《我是餘歡水》:“我當你是朋友,你當我是傻子”

最近被身邊朋友瘋狂安利的一部劇《我是餘歡水》。


昨晚懷著好奇的心情點開了播放,不自覺就看到了凌晨。


中間掉了幾滴淚,也哈哈大笑了幾場,在安靜的深夜中久久不能睡去。


其中有一段劇情格外令人扎心。


餘歡水把媽媽留他治病的13萬元,借給了朋友呂夫蒙。


5年後,餘歡水想給妻子買輛車,證明一下自己的能力時,找到呂夫蒙想把錢要回來。


這哥們爽快答應,讓餘歡水去選車。


《我是餘歡水》:“我當你是朋友,你當我是傻子”


可當餘歡水帶著妻兒選好車,付款時,朋友呂夫蒙卻玩起了人間蒸發。


妻子因此在4S店丟了面子,在孃家人面前丟了裡子,本來就覺得餘歡水窩囊,索性帶著兒子回了孃家。


當餘歡水在街頭偶遇遠在“非洲”的呂夫蒙時,質問他:“為什麼騙我?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朋友?”


呂夫蒙沒有絲毫愧疚地說:“我就是騙你了,怎麼了?錢我會還你的,不過得看我的心情。”


《我是餘歡水》:“我當你是朋友,你當我是傻子”


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情或許很多人都曾經歷過。


和餘歡水一樣的憋屈,你住小破房,人家住高檔樓盤,你騎自行車,人家開豪車,人家明明不差錢,可就是不還錢。


你拿人家當朋友,人家卻把你當傻子。你所在意的那些友誼,在人家眼裡其實一文不值。


後來,被誤診癌症的餘歡水來到朋友開畫展的地方,撕破臉皮砸碎酒瓶,才終於要到了自己的錢,呂夫蒙盯著餘歡水惡狠狠地說:


“從此,你是你,我是我,咱們再也不是兄弟。”


《我是餘歡水》:“我當你是朋友,你當我是傻子”


有人說,決心借錢給朋友時,就不要奢望有歸還之日,更要做好失去這個朋友的心理準備。


有時不借錢其實不是因為自己小氣吝嗇,而是擔心因此少了一個朋友。


在猶太人關於友誼的七大黃金法則中,不能隨便借錢給朋友便是其中一條。


結束友情的方式縱然有許多種,但最徹底的一種就是借錢不還。


借錢這件事其實是人之常情,畢竟誰都不能保證自己的生活會一直平平坦坦,沒有波瀾。


但在這一來一往,一借一還中,暴露出太多世故人情。


在今年的肺炎疫情中,今年已經年近70的影視演員鄭則仕,為武漢捐款50萬元。


《我是餘歡水》:“我當你是朋友,你當我是傻子”


相信很多人對“肥貓”都不陌生,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曾因投資失敗,宣告破產,變賣家產卻資不抵債。


親戚朋友因為害怕受到拖累,紛紛遠離。


患難識朋友,當鄭則仕住在貧民區,最窮困潦倒的時候,只有劉德華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幫他介紹工作和邀請他拍戲。


鄭則仕感恩劉德華的幫助,不斷努力工作拍戲,用了近10年把債務還清了。


《我是餘歡水》:“我當你是朋友,你當我是傻子”


關於借錢這件事,看過李誕的一段視頻。


李誕說:“很多朋友都是借錢借沒的,銀行那麼多,為什麼非得跟朋友借錢?”

後來想通了。


因為跟朋友借錢不還,你會失去朋友;跟銀行借錢不還,你會失去自由。


金錢,雖不是衡量友誼的標準,卻可以看清很多東西。


俄國作家克雷洛夫曾說過:


“當你遇到困難時,把朋友們找來,你會得到各種好的忠告。可是,只要你一開口提到實際的援助,你最好的朋友也裝聾作啞了。”


真心假意一試便知。


很多關係走到了盡頭,一不是因為時間,二不是因為距離,更多的是因為現實擺在那裡,最終取決於錢。


借錢看人心,還錢看人品。


錢有時像一面照妖鏡,照出人心,照出人品,照出人性。


因為錢,一段友誼戛然而止。


同樣因為錢,一段友誼綿綿細長。


大千世界,各色人等,借一次錢就可辨真偽。


人這一生有三五知己實屬不易,餘生漫漫,且行且珍惜。

<code>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公眾號:墨上小築/<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