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聰明的父母不強迫他專注,幫他駕馭多種興趣

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聰明的父母不強迫他專注,幫他駕馭多種興趣

孩子興趣太多?不怕!他可能是多面向發展的文藝復興人。

閨蜜陳曦的兒子淘淘今年8歲,學東西很快,但總也沒有長性。從小到大,光是興趣班就換了五六次。

5歲的時候,淘淘自己提出來想學畫畫,陳曦便給他報了繪畫班。可是,才只上了6次課,淘淘就不願意去了,他又說他想學圍棋。陳曦想著孩子難得喜歡,就花錢又給報了個圍棋班。

然而,圍棋班才開課不久,淘淘又改主意了,說他想學葫蘆絲……陳曦想著葫蘆絲倒也不貴,就又順著淘淘的心意交了錢。

這次,陳曦學聰明瞭,她跟培訓學校商量了下,沒有直接按季度繳費。果不其然,學了沒幾次,淘淘又喜歡上了跳街舞。

雖然淘淘每一門課都學得有模有樣的,畫畫一看就是有底子的,圍棋也下得頗有章法,可孩子學什麼都三分鐘熱度,陳曦怕他以後哪個都會一點,卻哪個都不精,淪為平庸之才。

其實,陳曦完全不用焦慮,淘淘這種追求很多興趣的表現,恰恰是他人格里最棒的特質之一,說明他是一個“

多面向發展的文藝復興人”。

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聰明的父母不強迫他專注,幫他駕馭多種興趣

孩子跳街舞。

一、什麼是“多面向發展的文藝復興人”?

(一)多面向發展的文藝復興人的含義

國際知名興趣導師瑪格麗特·羅賓絲婷在她的《從三分鐘熱度到一萬個小時》一書裡把追求多種興趣的人稱之為“多面向發展的文藝復興人”。

“多面向發展”很好理解,就是指興趣廣泛,在很多個領域都有所發展。那“文藝復興人”是什麼意思呢?

“文藝復興人”這個詞來源於意大利藝術理論家亞伯提出的“只要有心,人皆全能”理論,他認為多才多藝的人即是“全能之人”,而“全能之人”這個詞在史籍中,一直被稱為“文藝復興人”。

在羅賓絲婷看來,文藝復興時期是一個藝術成就令人目眩神迷的時代,這時候的人們勇闖迷境,解鎖了一項又一項的新技術,更關鍵的是,他們都像達·芬奇一樣,興趣廣泛,且在各行各業都有所建樹,所以,她便將多面性發展的人稱之為是“文藝復興人”。

像陳曦的兒子淘淘,對繪畫、圍棋、葫蘆絲、跳舞等事情都有興趣,就是典型的多面向發展的文藝復興孩子。

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聰明的父母不強迫他專注,幫他駕馭多種興趣

孩子在畫畫。

那麼,像淘淘這樣的多面向發展的孩子有哪些特點呢?

(二)多面向發展孩子的四個特點

特點一:可以同時對許多事情感興趣,但往往難以在其中做出抉擇

比如淘淘,在喜歡繪畫的同時喜歡上了圍棋,圍棋還沒完全放下又喜歡上了葫蘆絲,興趣一直在換,但卻一直決定不了應該在哪個興趣上下苦功夫。

特點二:熱愛新挑戰,但在成功了之後容易感到無聊或者焦躁

我同事王媛的兒子,是個出了名“考級狂人”。現在才五年級,已經拿到了鋼琴八級、圍棋一級和素描五級的證書,聽他媽媽說,最近又在籌備什麼劍橋少兒英語的考級。

我們都覺得王媛這樣下去會把孩子逼壞,可王媛很委屈地跟我們說,“這哪是我們要求的啊,他每次考完級都覺得無聊,非得催著我們幫他報下一個才能好起來”。

特點三:害怕一輩子困在同樣的事業或活動裡

陳曦在淘淘又一次提出換興趣班時專門和他談過一次,小小的孩子,嘴裡說出來的話卻讓陳曦驚呆了。

他說:“媽媽,老是做一件事挺煩的,我不想長大後像你個爸爸一樣,一份工作幹到老”。

特點四:習慣於對多種興趣迅速投入,有時候學習成績不盡如人意

和閨蜜陳曦一樣,我老家一個姐姐也有著相似的苦惱。可淘淘至少學習成績還過得去,姐姐家的孩子就沒那麼幸運了,成績起起伏伏,在班裡勉勉強強只能算箇中等。

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聰明的父母不強迫他專注,幫他駕馭多種興趣

多面向發展的孩子,有時候學習成績不盡如人意。

二、社會對多面向發展的孩子存在三個誤解:

擁有多面向發展特質的孩子,雖然常常被人認為是興趣廣泛,但由於專一、專注才是這個社會對孩子的主流認定,人們往往覺得興趣太多的孩子未來難以成功。

誤解一:多面向發展的孩子不專心

有些父母在發現自家孩子對很多事都感興趣時,總覺得孩子是不專心。事實真的如此嗎?並不。

多面向發展的孩子雖然會興趣廣泛,但並不是不專心,恰恰相反,由於真的喜歡,他們在學習時會更加全神貫注,注意細節。因為,他們更注重成長和發展

再說了,著名的文藝復興人達·芬奇就是典型的多面向發展人,可他既畫出了人人皆知的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還研讀地理、水利、音樂、雕塑,建造了運河,設計了腳踏車、樂器、戰鬥武器等,更神奇的是,他還對人體解剖有研究,你能說他不專心嗎?

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聰明的父母不強迫他專注,幫他駕馭多種興趣

達·芬奇。

誤解二:多面向發展的孩子對學習沒有長性

由於不喜歡拘束,從來不會按照父母或者老師規劃行事的多面向發展孩子便被誤認為是對學習沒有長性。

事實上,多面向發展的孩子雖然不會按部就班,但這不代表他們對學習沒有長性。

他們只是喜歡迎接無限可能,不希望受制於計劃

普通人在成功或者完成後會努力讓勝利的果實長得更大,可在多面向發展的孩子看來,成功就意味著結束,“經歷過就不想再做”是多面向發展人最愛說的話

並且,多面向發展的孩子並不是對這個東西感興趣一會後立馬轉移目標,他們一般是在某件事已經“成功”或者“完成”的前提下,才會轉移興趣點。就算是同時喜歡多個事情,他們也能做到完美平衡

羅賓絲婷在形容多面向發展孩子的人生軌跡時,將它形容成一棵向著四面八方伸展枝葉的大樹,有些樹枝會重疊,有些樹枝會交纏,有些則只管歡欣地迎向陽光。

也就是說,他們只是不想受束縛,想隨性而為,想長出更多的可能,不能因為他們不想延續成功,就覺得他們沒有長性。

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聰明的父母不強迫他專注,幫他駕馭多種興趣

多面向發展孩子的人生軌跡,像一棵朝著四面八方伸展的大樹。

誤解三:多面向發展的孩子是“膽小鬼”

回憶一下,在你小時候,有沒有因為想要去參加學校裡的運動會彩排或者文藝匯演排練而被父母訓斥“你就是想逃避學習”過,反正我有。按我爸媽說的話,我就是因為害怕學習,才去參加那麼多的興趣小組。

真的是這樣嗎?並沒有,喜歡就是喜歡,跟逃避學習完全是兩碼事。

按照“學習曲線”理論,剛開始學習一件事,學習曲線會陡然上升,但隨著知識的沉澱,曲線會漸漸平緩。真正膽小的孩子,往往最害怕攀爬那段曲線高峰。而多面向發展的孩子卻正好相反,最喜歡挑戰

比如美利堅開國三傑之一的富蘭克林,他的一生都在不斷地進行挑戰,不斷地開發新職業。他草擬了《獨立宣言》,發明了避雷針,提出了電荷守恆定律,設計了郵局大樓,還出版了書籍《窮小子理查德年曆》……

這樣的人是膽小鬼嗎?顯然不是!

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聰明的父母不強迫他專注,幫他駕馭多種興趣

學習曲線,如圖所示。

然而,要說多面向發展的孩子未來一定會很優秀,還會個個成為天才,當然也會讓人笑掉大牙。羅賓絲婷認為,“多面向發展趨勢只是人格里的一個重要特質,並不是人格的全部”。也就是說,想要培養出像達·芬奇和富蘭克林那樣的天才孩子,父母還要好好引導,趨利避害,將多面向發展的優勢最大化才行。

三、父母應該如何協助孩子趨利避害,駕馭多種多樣的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認為,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

所以,聰明的父母都會選擇尊重孩子的興趣,主動幫助孩子去駕馭多種多樣的興趣。

(一)幫助孩子“聚焦”興趣

前面我們也說了,多面向發展的孩子總是同時對好幾個事情感興趣,但往往難以抉擇在哪一件事上深耕。很多時候,選擇即意味著失去,因此,當孩子無法對多種興趣做出選擇時,父母可以幫助孩子聚焦興趣。

01.幫助孩子利用“四色冰淇淋”法聚焦最值得追求的興趣點

想象一下,我們帶孩子去買冰淇淋。因為口味眾多,孩子一時難以抉擇。正在此時,店員提醒孩子他們有四色冰淇淋,可以同時兼顧四種口味。這下,孩子好選擇多了吧。

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聰明的父母不強迫他專注,幫他駕馭多種興趣

“四色冰淇淋”法可以幫助孩子聚焦興趣點。

選出興趣組合後,父母還要引導孩子選出他認為最感興趣的興趣點。

生涯顧問專家在給人做職業生涯規劃時最喜歡用一個方法——自己給自己寫訃聞。因為,訃聞裡要對自己這一生做總結,會說自己是一個什麼什麼樣的人,而這樣的形容,其實代表著人內心的渴望和期待。

所以,可以選擇相似的,比如讓孩子的小夥伴給孩子寫生日祝福語的方法來尋找到最感興趣的興趣點。孩子們可能會這樣寫,“希望你夢想成真,成為未來世界頂級的鋼琴演奏家”“祝你畫畫得越來越好,成為國畫大師”等等。

當孩子的小夥伴的生日祝福語恰好撞上孩子最感興趣的某個點時,按照“皮格馬利翁效應”,孩子會在小夥伴的“暗示”之下,選定最喜歡的興趣。

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聰明的父母不強迫他專注,幫他駕馭多種興趣

讓孩子的小夥伴寫生日祝福語,可以幫助孩子確定最喜歡的興趣。

當然,對於多面向發展的孩子來說,只讓他們發展某四項興趣是痛苦的,父母可以告訴孩子,“等這個四色冰淇淋吃完了,我們再來買下一個不就好了”?

02.利用PRTSM測驗檢驗興趣焦點組合

由於多面向發展的孩子極容易受到誘惑,所以父母在孩子選定興趣之後,還需要給孩子做一個測驗——PRTSM測驗,也就是所謂的“稜鏡測驗。就像光線穿過稜鏡之後折射出色彩,這份測驗也能幫助孩子檢驗自己的興趣,確認最終的選擇。

具體說來,就是讓孩子以最精準的描述寫下興趣焦點,比如“我想寫小說,然後出版”,然後看興趣點是否包含以下五個要素:

P(Price)——代價

R(Reality)——現實

T(Integrity)——完整

S(Specificity)——明確

M(Measurability)——可測量

引導孩子思考:

寫小說出版需要付出多少代價,怎麼平衡?

當寫小說這件事與現實發生碰撞時如何選擇?

為什麼想寫小說出版?

寫小說的目標是什麼,出版之後呢?

準備花多少時間來完成這個小目標?

經過充分的思考,孩子會得到一個精準描述的、確定的、聚焦的興趣點,而這樣的興趣點,才是有可操作性的,孩子也更容易有所建樹。

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聰明的父母不強迫他專注,幫他駕馭多種興趣

通過PRTSM測驗,孩子可以得到可操作的興趣組合。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01.所列入的焦點選項必須是孩子真心熱愛的

父母不能干涉孩子的選擇,要讓孩子去選自己最熱愛的。

02.沒有唯一且正確的焦點組合

告訴孩子,這世上沒有唯一且正確的答案,選擇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就好。

03.無需把每一個興趣焦點都付諸行動

告訴孩子,四色興趣焦點組合只是反映了你內心的追求和期待罷了,無需把每一個興趣焦點都付諸行動。

(二)幫助孩子有效實踐興趣焦點

選定了興趣點,實踐也很重要,

高效的時間管理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平衡興趣。

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聰明的父母不強迫他專注,幫他駕馭多種興趣

高效的時間管理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平衡興趣。

01.用興趣焦點筆記記錄下想做的事情

讓孩子把想做的事記錄下來,形成“興趣焦點筆記”。

02.引導孩子分時段製作“行事曆”

引導孩子製作“行事曆”,即哪個時間做哪件事。

03.“兩者通吃法”幫助孩子留出興趣焦點時間

有的孩子習慣將興趣放在日常事務之後來做,可這樣一來,留給興趣焦點的時間可能就沒剩下多少了。這裡,羅賓絲婷給了一個極好的時間管理法則——兩者通吃法

簡單來說,就是先算出自己想要投注多少時間在興趣焦點上,再看還有多少時間可以處理其他事務,然後把兩者加以平衡。

04.引導孩子利用“四象限法”將更多的時間用在最重視的興趣上

時間管理裡有一個“四象限法”,也就是把事情按照重要、不重要、緊急、不緊急分別歸類到了四個象限裡。

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聰明的父母不強迫他專注,幫他駕馭多種興趣

做好時間管理,才能兼顧多種興趣。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將最珍視的興趣放在重要且緊急的第一象限裡,分配給它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至於其他興趣,就按照我們一開始排好的順序,依次來分配時間。

05.五個訣竅幫孩子免於被其他事務打擾

001.“地點,地點,地點!”法則

自己熟悉的地方容易分心,可以去父母臥室或者朋友家做事,這有助於提高專注力。

002.“不行,不行,不行!”法則

只要發現在興趣焦點時間裡做了別的事,就無條件停止,可以大聲喊“不行,不行,不行”,重要的話說三遍。

003.“絕無例外”法則

“絕無例外”法則來自於哲學家威廉·詹姆斯,他認為,只有“絕不接受例外”才能達到目標。著名的馬拉松作家村上春樹在寫作和跑步這兩件事上均取得了極好的成績,也是得益於此法則。

所以,原則制定好後就要不打折扣執行,絕無例外!

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聰明的父母不強迫他專注,幫他駕馭多種興趣

一心多用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004.在一個方向上“一心多用”

和小夥伴玩耍時可以鬥舞,排練情景劇時可以幫忙彈奏背景音樂,有時候,“一心多用”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005.及時獎勵

及時獎勵是孩子上進的一大法寶,但是獎勵也是有講究的,一定要遵循“獎懲效應”,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的比例嚴格遵守5:1。

總而言之,作為父母,在面對一個興趣廣泛的孩子時,真正要做的不應該是壓抑扼殺,而應該是尊重引導。幫助孩子趨利避害,駕馭多種興趣,比讓孩子陷入怨懟,從此對任何事都失去興趣要來得理智和明智。

要知道,可能你一個不小心,就扼殺了下一個達·芬奇,或者富蘭克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