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春秋”五城爭雄,德陽能否成為“成渝第二城”(上)

要聊德陽能否成為“成渝第二城”,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東西,所以,小哥我將內容拆分成幾步,今天我們要先來擺哈,

成渝城市群。

剛接觸到城市群這個概念的時候,小哥我是一臉懵的。城市我曉得,群我也曉得,城市群是啥子呢?小哥我趕緊去惡補了下,啥子是城市群以及城市群的優勢國家為啥那麼重視等。


四川“春秋”五城爭雄,德陽能否成為“成渝第二城”(上)


下面小哥就來拋磚引玉聊聊國內的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

說到我們國家的城市群,就一定會說到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城市群。對這三大城市群不熟悉的朋友,怕是要被你初中地理老師瘋狂diss。


四川“春秋”五城爭雄,德陽能否成為“成渝第二城”(上)


所以,小哥就不在這裡詳述。現在,我們要關注的是,成渝城市群。

我們先對成渝城市群要有個大體瞭解,再來說,成渝城市群劍指成為中國城市群第四極(重要增長極,前三分別是: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之後,“成渝第二城”到底有啥子意義。


四川“春秋”五城爭雄,德陽能否成為“成渝第二城”(上)


成渝城市群

地域:

城市要成為群,主要在於其地理分佈,是否有多個距離不遠的城市集中分佈。在這方面,成渝地區有一定的條件。以成都重慶為中心畫一個橢圓,基本可把主要城市囊括其中。

西部雅安、成都、德陽、綿陽、廣元處於一條線;

東部瀘州、重慶、達州基本處於一條線。


四川“春秋”五城爭雄,德陽能否成為“成渝第二城”(上)


這從谷歌地圖上可以得到解釋。西部一條線城市和東部一條線城市均分佈於盆地邊緣。而且同一線城市就處於同一條地震斷裂帶。


四川“春秋”五城爭雄,德陽能否成為“成渝第二城”(上)


經濟:

2018年四川各市州GDP


四川“春秋”五城爭雄,德陽能否成為“成渝第二城”(上)


2019年第一季度四川各市州GDP


四川“春秋”五城爭雄,德陽能否成為“成渝第二城”(上)


預計2019年成渝GDP上千億城市


四川“春秋”五城爭雄,德陽能否成為“成渝第二城”(上)


人口:

成都重慶一帶,人口非常稠密。在重慶直轄之前的1996年,當時的四川省人口就過億。現在的四川加重慶,總人口超過11000萬。南充一個市人口就超過香港。大家從人口密度圖上可以看到,成渝地區人口密集分佈範圍,比珠三角地區面積更為廣闊。


四川“春秋”五城爭雄,德陽能否成為“成渝第二城”(上)


人口密集成為了成渝城市群較為獨特的區域優勢:

一是人作為生產要素,降低成本,這對於發展製造業是有利的。實際上現在也是這麼做的。重慶是全球最大的筆記本生產基地,成都是全球最大的平板電腦生產基地。

二是人作為消費者,人口密集就意味著市場前景廣闊。目前國外一線奢侈品牌爭先恐後進入成都重慶,都是看中其廣闊的消費市場,以及快速增長消費能力。

瞭解了成渝城市群的大體情況,下面,小哥就來和大家擺哈今年年初發改委下發的通知。

在今年春節後,發改委下發了一份關於放寬乃至全面取消落戶限制的消息,引發了熱議。這裡小哥就來著重聊聊有關成渝城市群的部分。

加快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紮實開展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實施情況跟蹤評估,研究提出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長極。

這是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之後出現,且明確定位為“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長極”,是國家層面對成渝城市群第四級地位的確認。也預示著成渝很有可能成為繼前三大城市群后,又一個國家戰略級的城市群。

今年又恰好是西部大開發20週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要“制定西部開發開放新的政策措施”,中央也出臺了《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

這些新的政策指導,是基於西部大開發20週年的現狀和基礎,以及新的區域發展趨勢。

趨勢:

近年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長三角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先後上升為國家戰略,則預示一種新的區域發展思維,即從大區版塊共同發展轉向為切口相對更小、重點更突出的城市群、都市圈崛起。圖因此,西部要打開新的開發開放格局,將成渝城市群上升為國家戰略,顯得順理成章。

就眼下一些經濟指標而言,成渝在很多方面並不佔優,但是從區域平衡和戰略地位看,三大城市群之外,恐怕沒有哪一個城市群可以超過成渝。所以,成渝城市群真正強起來,不只是區域發展需要,更是國家需要。

現狀:

西部大開發20年,成渝城市群的綜合表現,在整個西部,都處於相對靠前的狀態。當然, 不管是從政策力度還是經濟基礎,這都是應該的。

不過就現狀而言,以兩核為例,需要突破的瓶頸還不少。

重慶,目前所遇到的新舊動能的轉換問題,去年以來已經表現出來。雖然說,也有主動擠水分的原因,但是總體上,產業的升級、動能的轉換,是遲早的事。

成都,作為強省會,所佔據的各方面的政策、資源優勢,是顯著的。但去年四川提出的“一干多支”戰略

已經釋放出信號,川內一枝獨秀的城市格局,要有所改變。於此背景下,成都在更進一步的發展上,同樣有自己的煩惱。

四川“春秋”五城爭雄,德陽能否成為“成渝第二城”(上)

成渝城市群內部的其它次一級城市,眼下仍處於比較弱的狀態,與雙核的聯繫強度和產業協作能力,都需要加強。但如果沒有新的政策的整合、盤活,要改變這一現狀,並不容易。

如果說當年重慶恢復直轄,是以競爭的方式成全了成都和重慶兩大西南雙子星,那麼,未來兩座城市要走得更遠,則需要確立新的競合關係,攜手打開更大的發展空間。

最後,我們在來聊聊,城市群升級所帶來的好處:

四川“春秋”五城爭雄,德陽能否成為“成渝第二城”(上)

1、人口和產業

最近幾年,全國各大城市放寬落戶政策,尤其是一線以及超一線城市開始“搶人”,成渝的優勢就已經被大大削弱。當然,這裡不僅是政策影響,地域,經濟等等因素都有。

成渝城市群,目前就缺乏整體性的區域吸引力,它為人才提供的選擇是有限的。如果能夠打通產業、公共服務、交通等多方面的合作、協同障礙,形成一個可以容納人口自由流動、擇業的城市生態,成渝的人口吸引力必將上升一個臺階。人口吸引力夠了,產業的發展自然有更多可能性。升級、轉型、融合都會有更大的空間。

2、基礎設施建立

基礎設施網絡不完善,依然是整個西部的短板,成渝城市群也是如此。

如果在高鐵、產業配套、出海通道、對外平臺建設等方面,建立協同機制,就能夠避免“內耗”,整個區域的發展效率和層級都會大大提高。


四川“春秋”五城爭雄,德陽能否成為“成渝第二城”(上)


3、政策資源整合,擴大對外影響

成渝城市群,擁有兩大國家中心城市,兩大自貿區,還包括多個國家級新區,且又是“一帶一路”的重點對接區域。

這些分散於單個城市的政策和機遇,如果能夠放在共同發展的大框架下做好整合,必將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2019年,對於西部而言,都將是具有重大標誌性意義的一年,新的西部大開發週期已經到來。對於德陽而言,機遇和競爭並存。

下期,七樓侃房再來和各位觀眾老爺擺哈德陽能不能成為“成渝第二城”,好處在哪裡,缺點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