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容器製造——熱處理(二)

焊後(消除應力)熱處理

一、壓力容器焊後熱處理的目的

廣義的講,焊後熱處理是指焊後能改變焊接接頭的組織和性能,或降低殘餘應力的熱過程。這包括:焊後消除應力熱處理,拼焊板熱衝壓封頭,搪瓷過程,筒節熱校圓等過程,其熱作用會改變容器焊接接頭的性能。美國ASME Ⅷ-1規定,這些熱過程不包含碳素鋼和低合金鋼焊件低於900°F(482℃)的加熱處理;也不包含高合金鋼低於600°F(316℃)的加熱處理。

壓力容器製造——熱處理(二)

在壓力容器製造行業中,通常所說的焊後熱處理是指為改善焊接接頭的組織和性能,消除焊接殘餘應力等影響,將焊接接頭及其臨近局部在金屬相變點以下均勻加熱到足夠高的溫度,並保持一定的時間,然後緩慢冷卻的過程。該過程實際上是加熱溫度低於Ac1線以下的退火,稱為“消除應力退火”或“消除應力熱處理”(在壓力容器製造的生產活動中有時俗稱“回火”就是指這類熱處理)。在壓力容器技術文件和標準中的焊後熱處理,主要指“消除應力熱處理”。

壓力容器製造——熱處理(二)

機械製造行業中的“回火”一般在空氣中或油中冷卻,而“消除應力熱處理”則是在爐內冷卻,兩者是有區別的。

壓力容器製造——熱處理(二)

焊後熱處理可以鬆弛焊接殘餘應力,軟化淬硬區,改變組織形態,減少含氫量,尤其是提高某些鋼種的衝擊韌性,改善力學性能。但是,如果焊後熱處理的溫度過高或保溫時間過長,反而會使焊縫金屬中碳化物聚集、粗化,或脫碳層厚度增加,從而造成力學性能、蠕變強度及缺口韌性的下降。

壓力容器製造——熱處理(二)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