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今年的高考備考,更加需要依靠同學們自主科學的計劃和實施。如何精準複習、找準關鍵,定製自己的私人複習計劃?又如何針對“新高考”進行學科的複習訓練呢?本期邀請兩位名師,給你高考化學學科的備考建議。
把握方向 迴歸教材
提高後期應考複習效益
王篤年
北京市十一學校特級教師
1.研究考題特點,找準複習與訓練的方向
今年沒有頒佈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但這並不意味著就沒有了引領方向的航標。
首先,3月初全市舉行了一次全面模擬測試,雖說成績不能作為各方面的依據,但是從各科的題型、題量等方面,還是可以感知一下風向。比如化學,綜合各方面的信息看,大概就是14道單選題加5道大題,5道大題所涉內容範圍也基本敲定。
其次,研究近3年北京高考真題及其變化趨勢。2017年國家頒佈了新的課程標準,2020年按“新課標”、舊教材進行高考。事實上,新課標關於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要求,在近年的高考命題中早已有所滲透。比如對化學學科“微觀辨析能力”的考查,三年中都是通過觀察微觀過程示意圖進行的;關於學科學習潛能的考查,則通過新文獻閱讀的工藝流程題、實驗探究題進行考查。
過去的經驗和教訓是,到了高三後期,新題基本被練完了,於是業已被訓練為“解題機器”的那些孩子,就去四處亂找一些不正規的題目來填補時間和心靈的空白,以求“讓內心充實”。結果是把自己的心緒練亂,把方向搞歪了,以至於模擬考試中找不到方向,甚至產生“越練越差”的錯覺。
2.迴歸教科書,查缺補漏
高考化學,考的是4年——從初三到高中的化學學習成果,而不只是高三。從本次北京模擬考試題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考題涉及的知識是非常基礎性的。
比如2019年考查到氧化鈣固體表面形成碳酸鈣覆蓋,阻礙後續反應,從知識角度考的是初中化學“酸性氧化物跟鹼性氧化物反應成鹽”,從能力角度看考的還是初中化學中對“不用稀硫酸跟大理石作用制CO2氣體”原理的理解。
另外,每年的選擇題中都會出現涉及教科書基本實驗示意圖的綜合題;而大題裡也常常出現基礎方程式書寫型的考點。
進入高三以來,同學們大都是在老師帶領下,通過模塊知識的回顧理解(一輪複習)、專題也好、套題也罷的解題訓練進行的,知識體系建構、基礎能力訓練比較到位,但是一些源於教材的基礎知識點卻未必覆蓋全面。
基於此,大多數學校後期都會安排一段專門的時間組織大家獨立閱讀課本,以便學生親自落實那些自己個別化的知識缺漏。同學們要對此持積極態度,用好這段時間,有問題及時跟其他同學討論或向老師請教。
3.“覆盤研究”大考試卷,把握細節,提高得分率
“只有在戰爭中才能學會如何打仗”。期中統考、期末統考、全市模擬、各區的一模二模,不但要通過這些考試查找到自己知識方面的漏洞,“亡羊補牢”,而且要從中尋找自己能力、考場時間運籌、各種題型答題策略等方面的問題,及時通過專項訓練加以彌補。
所以,建議大家把歷次大型考試的試卷積攢起來,作為下一次考前的複習資料,這樣可以發現自己上次考試的主要錯誤和問題,引以為戒。如果自己看不出來,可請求老師幫你分析。
研究發現,很多同學的失分往往不是因為知識漏洞,也非能力不足。而是策略運用不當、做題習慣不良所致。
比如,有的同學過去養成的單選題四個選項尚未讀完就敲定答案、不再細看後邊選項內容的壞習慣,在應對現在題幹較長、內容複雜的題型時,就常常失誤。有的同學優柔寡斷,在14道選擇題上花時間過長的問題,必須通過一次次訓練加以矯正。
對於大題,我們主張先從頭到尾通讀一遍大致瞭解題意,再逐段精讀、思考、書寫解答。必須改變從小養成的一遍讀完即寫完的動作定勢。因為那樣容易因信息掌握不全導致思維障礙,進而造成情緒波動。
另外,化學學科的一些問答題,是有“答題模板”的,模板中的各個要點,就是閱卷人給分的依據。比如“物質檢驗”“用平衡原理解釋……”“結合化學用語解釋……”等題型,你只是自己“心裡明”而不把前因後果寫完整,是會扣分的。這些內容,都是後期複習中訓練提升的要點所在。
精準複習 找準關鍵
定製自己的私人複習計劃
李穎
北京市育英學校化學教師
海淀區學科帶頭人
1.熟讀精思教材
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熟讀精思教材,都是打好基礎的關鍵。如果教材中每一個反應原理,每一個實驗設計,每一個現象描述都能爛熟於心,那麼無論題目情境如何變化,也一定能夠找到問題與知識的關聯,靈活解決。
以最近的2020年北京市高中等級考試適應性測試中的第17題有機推斷為例,很多同學都覺得高分子化合物P3的合成原理很難理解,但其實如果能夠聯想到教材《選修五》中,有機物同時具有羥基和羧基的類酯縮聚的成斷鍵原理,思路一下就會變得非常清晰。再如,在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我們發現很多命題素材就是教材中的原型實驗和原圖,這也在提醒同學們回饋教材的重要性。當我們做題累了的時候,不妨翻看一下教材中的實驗裝置、資料卡片、圖例……想一想這些素材背後的化學原理,也是一種不錯的複習和放鬆方式。
2.吃透經典考題
高三這個階段,我們每天都會和題打交道。無論是統測試題,還是老師作業中佈置的習題,還是同學們自己額外的練習題,同學們一定記住:題不在多,而在於精、準、透!精——精挑細選;準——準確分析;透——研透精髓。只有做到這三點,才能讓我們遠離題海,做到“一覽眾山小”。
精和準主要由老師把關,同學們需要做的就是要帶著自己的思考,反覆研磨出題人的意圖,看透題目的邏輯脈絡,解題的思維模型。這個要求其實是相當高的,很多時候,老師面對一道經典高考題也要反覆研究很多遍,才能逐步其意自現,更何況同學們了。很多高考取得理想成績的同學在介紹備考經驗時都說過,經典題目要反覆多次的做,有的甚至要做到五六遍,吃透題目的內涵,慢慢積累,逐漸豁然開朗。
3.積累漏洞知識
考試中想取得好成績,主要有兩大要素,一是基礎知識紮實,無漏洞;二是思維體系完整,有邏輯。 後者主要依靠同學們在日常學習中有“悟性”,屬於無形的思維財富;而前者,我們則可以通過每天實實在在的積累,獲取一筆不菲的知識財富。北京高考化學試題從知識板塊劃分,主要包括:化學與生活、元素化合物(含氧化還原反應)、有機化學基礎、化學反應平衡和速率、化學能與熱能、電解質溶液(含離子反應)、化學實驗、元素週期律表、電化學、化學計算(含電子守恆計算)十個板塊。
建議同學們可以用活頁本將每次考試、每天作業中的知識性錯誤進行分類梳理,定期回顧複習,日積月累,這可是一個相當有內涵的複習資料呢,而且絕對私人定製。
4.深研實驗邏輯
化學是以實驗研究為基礎的學科,而每年高考的壓軸題——實驗探究都是拉開考分的關鍵所在。如何提高實驗探究能力,做好實驗題呢?其實一道好的實驗探究題就是一個完整有趣的故事,關鍵是讀懂題,要通讀全題(包括問題),做到總體明白探究邏輯。而實驗目的是實驗題的靈魂,所有的方案設計,操作現象,分析解釋都是為了達成實驗目的,我們要以系統分析、證據推理、變量控制為思想方法為工具,做到有序、有理、有據的思考。同時所有的化學問題都離不開物質變化,這是實驗題的骨架,我們要基於物質類別通性,價態氧還性和水溶液中的水解性質以及特性,多角度預測物質性質和反應,牢牢抓住核心物質與反應,基於反應速率和限度從原理上分析反應。只有做到抓“魂”推“骨”,那麼無論給實驗題穿上什麼樣式的衣服——情境,我們都能做到手到擒來了。
最後一段複習時光,希望同學們可以精準複習、找準關鍵,定製自己的私人複習計劃。預祝同學們高考取得好成績!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海淀教育內的文章,大部分是海淀教育記者的原創以及徵集資料的整合,除海淀教育授權外,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關責任。本公號榮獲2017年度、2018年度“首都教育新聞宣傳策劃創新力獎”和“首都教育新媒體傳播影響力”大獎!
優質 均衡 特色
海淀教育永恆的追求
閱讀更多 海淀教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