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丨曹汛:《中國造園藝術》

新書推薦丨曹汛:《中國造園藝術》

新書推薦丨曹汛:《中國造園藝術》
新書推薦丨曹汛:《中國造園藝術》新書推薦丨曹汛:《中國造園藝術》

曹汛

《中國造園藝術》

北京出版社,2019年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曹汛,遼寧蓋縣人。1935年6月28日生。建築學家、園林學家、文史學家,兼善繪畫與建築畫。1961年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曾任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級建築師、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特聘教授、臺灣樹德大學建築系特聘教授,20世紀90年代在北京林業大學教授《中國園林史》,現為北京建築大學教授。

已發表學術論文數百篇,涉及建築、園林、考古、藝術和文學等諸多領域。

治學嚴謹,尤精於史源學、年代學考證,擅長攻解學術難題和考斷無頭公案,代表作如《嵩嶽寺塔建於唐代》、《李誠本名考證》、《姑蘇城外寒山寺:一個建築與文學的大錯解》,及本書收錄的《陸游的錯解錯傳和紹興沈園的錯認錯定》、《石濤疊山“人間孤品”:一個媕淺而粗疏的園林童話》,材料翔實,證據充分,糾正了流傳數十年、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歷史大錯案。

“破舊”之外更長於“立新”,本書收錄的《略論我國古代園林疊山藝術的發展演變》,及對計成、張南垣、葉洮、李漁和戈裕良等造園名家的研究,展示了中國園林藝術“千巖競秀、萬壑爭流”的蓬勃氣象,議論精湛,見解高妙,從中可領略一代學人“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淳雅古風。

內容簡介

本書共收錄文章十二篇,分為上下兩編。最早的《略論我國古代園林疊山藝術的發展演變》發表於1980年,最晚的《走出誤區,給李漁一個定論》發表於2007年,時間跨度近30年,較為全面地呈現了曹汛先生在園林領域的研究內容和學術貢獻。

上編的主題為園林藝術,收錄六篇文章。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第一篇《中國造園藝術概說》為總論,首先拈出中國園林藝術的特質,繼而從園林藝術的發展、疊山藝術的發展、詩情畫意的影響三個方面進行剖析,最後闡述中國園林在東亞和歐洲的國際影響,提綱挈領地論述了中國園林的歷史脈絡、藝術特徵和國際地位。

第二篇和第三篇分別對疊山藝術的三個階段和詩情畫意的三個階段展開詳細論述,其中許多論斷已成為今天學術界的共識,奠定了風景園林歷史理論的基礎。

第四篇和第五篇通過陸游與紹興沈園,石濤與揚州片石山房,剝繭抽絲般揭示出這兩大歷史誤區的產生過程,展示了作者敏銳的學術洞察和深厚的治學功力。

上編的前三篇為“立”,第四、五兩篇為“破”,最後一篇則有破有立,通過網師園這座精品小園,展示瞭如何撥開重重疑霧,對歷史名園做出精確的鑑定和評價。

下編的主題為造園名家,收錄六篇文章。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明末清初的蘇州疊山名家》介紹了許晉安、周秉忠、周廷策等9位在蘇州設計過園林的疊山家。

《計成研究》和《造園大師張南垣》分別為紀念兩位造園大師誕生400週年而作,計成為明代最重要的造園理論家,張南垣為明代最重要的造園實踐家,兩人構成明代造園藝術的兩座高峰。

《走出誤區,給李漁一個定論》和《葉洮傳考論》一反一正,前者梳理了李漁的疊山作品和園林著作,剝除了李漁身上名不副實的光環,後者則考證了葉洮的生平和作品,將這位清初第一流的山水畫家與疊山藝術家推薦給讀者。

全書最後一篇是《戈裕良傳考論》,戈裕良是與張南垣並列的造園大師,他生活的嘉慶道光年間,因為有他的疊山作品而成就了中國園林史最後的輝煌。戈裕良之後,中國古代的造園疊山藝術也就終結了,進入到近代時期,因此以此篇作為全書壓軸。

此外,本書還精選了10幅曹汛先生的建築園林繪畫手稿,讀者可通過作者獨特的取景、色彩和筆觸,走進不一樣的園林世界。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目錄

上編

  • 中國造園藝術概說

  • 略論我國古典園林詩情畫意的發生發展

  • 略論我國古代園林疊山藝術的發展演變

  • 陸游《釵頭鳳》的錯解錯傳和紹興沈園的錯認錯定

  • 石濤疊山“人間孤品”,一個媕淺而粗疏的園林童話

  • 網師園的歷史變遷

曹汛建築手稿欣賞

下編

  • 明末清初的蘇州疊山名家

  • 計成研究——為紀念計成誕生四百週年而作

  • 造園大師張南垣——紀念張南垣誕生四百週年

  • 走出誤區,給李漁一個定論

  • 葉洮傳考論

  • 戈裕良傳考論——戈裕良與我國古代園林疊山藝術的終結

精彩書摘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造園藝術與繪畫藝術確有相同之處,山水園與山水畫都是以再現大自然的山山水水為己任的,但它們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分科,各有特點,繪畫只是二度空間的表現藝術,造園卻是三度空間的表現藝術,如果再加上游人觀賞隨時轉移而不斷展現的空間流動,用世界現代建築界的時髦說法,是“四度空間”,因而就成了一種更為艱難的表現藝術。造園要通於畫理,但精神繪畫只是精通造園的一個必要條件,但卻不是充分條件,這一點,只有在園林藝術達到成熟,出現了職業技巧極為純熟、藝術造詣極為精湛的造園藝術家,使一般畫家覺得不可企及的時候,人們才能有所認識。

——《略論我國古典園林詩情畫意的發生發展》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大好園林說網師”,網師園原來是乾隆年間江南園林極盛時期的一個精品。梁章鉅說,“園中結構極佳”,還是在李鴻裔父子局部改建之前,保持著宋宗元、瞿兆騤以來的全貌。李鴻裔父子在東南部改建豪宅高樓,平掉西部水面,給網師園造成很大的硬傷。但是中部主體還保留著瞿氏網師園時的面貌,西部雖有改造,尚不甚俗惡,已經是很不容易了。和網師園同時建造的陸錦涉園,六易其主,今為耦園,乾隆年間的面貌一概無存。網師園雖然已經不是十全十美,但主體部分依然是一個精品。這個情況有點像《紅樓夢》,後四十回乃狗尾續貂,前八十回則人人叫好,讀之心醉。也有點像《浮生六記》,後二記遺失不傳,有好事者妄為補足,偽作很快遭到唾棄,盛行不衰的還是老湯老味的前四記。

——《網師園的歷史變遷》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張南垣的造園疊山作品,質量最高,數量也最多,沒有人能超得過。黃宗羲《張南垣傳》稱“三吳大家名園,皆出其手。”戴名世《張翁家傳》稱“東南名園大抵多翁所構。”大體都是事實。遺憾的是,張南垣的造園疊山作品,至今一處也沒能留存下來,我曾按著文獻中查到的材料,用多年的時間斷續訪查過十幾處遺址,比較像樣一些的遺蹟也不多了,但是張南垣之子張然所造的南海瀛臺、玉泉山靜明園,張南垣之侄張鉽所造的無錫寄暢園,還都存在,此外頤和園諧趣園中的一處假山,疊成“平岡小坂”“陵阜陂陀”,雖然沒有查到作者,但一見即知是“張氏之山”。

——《造園大師張南垣》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我國的造園藝術,博大精深,尤其是左右造園大局的疊山理水,更叫人覺得莫測高深。在有限的空間內,模山範水,再現出意境無限的山林氣勢,“眼中忽見山峰青,一朵芙蓉落庭際。”其高而大者,磅礴瀏漓,有拔起千尋之勢,令人愕眙惶恍,彷彿雷電交作,不可逼視,及夫斂險就夷,一歸平淡,“陵阜陂陀”、“曲岸回沙”,又如空山鼓琴,沉思獨往,蕭寥曠遠,煙火盡絕。疊山藝術的創作要進入這樣的境界,達到出神入化,沒有高深的素養,沒有遊歷過一些天下名山而又下過一番鎔鑄概括的工夫,沒有長期的鑽研和磨鍊,那是絕對辦不到的。疊山通於畫理,但是遠比山水畫為難,因此疊山藝術家往往比畫家成熟為晚,這也是人們一致公認了的。

——《戈裕良傳考論》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曹汛

《中國造園藝術》

北京出版社,2019年

購書鏈接

京東

噹噹

天貓旗艦店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新书推荐丨曹汛:《中国造园艺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