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學飛行,80歲登阿爾卑斯山,是什麼支撐這位猶太人活出精彩?

德國納粹曾在二戰期間修建出奧斯維辛集中營,他們在此地監禁了幾百萬人,並殘忍屠殺了110萬人,其中猶太人是最大的受害者。


67歲學飛行,80歲登阿爾卑斯山,是什麼支撐這位猶太人活出精彩?


一名叫弗蘭克爾的猶太年輕人也不幸被抓進集中營,更不幸的是,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在集中營中被毒死。

面對這樣沉重的人生打擊,弗蘭克爾並沒有被打倒,而是奇蹟般地活下來了。


他心中一直堅信著尼采的那句:


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67歲學飛行,80歲登阿爾卑斯山,是什麼支撐這位猶太人活出精彩?


上文提到的年輕人弗蘭克爾來自奧地利,後來成為了受人敬仰的著名心理學家。


他的一生不僅沒有被集中營那段苦難歲月打敗,反而活出了極大的生命熱情。


67歲時他開始學習飛行駕駛,並在數月後獲得飛行駕照。


80歲耄耋之年,他勇登阿爾卑斯山,用行動證明了什麼叫熱情與勇氣。

67歲學飛行,80歲登阿爾卑斯山,是什麼支撐這位猶太人活出精彩?

阿爾卑斯山


他把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那段沉痛的經歷與心理學相結合,發明了“意義療法”這個著名的心理學流派,並寫出了《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

67歲學飛行,80歲登阿爾卑斯山,是什麼支撐這位猶太人活出精彩?

《活出生命的意義》


《活出生命的意義》曾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評選為最具影響力的十本著作之一,書中詳細陳述“意義療法”的始末,並給出幫助人們找到生命意義的建議。


弗蘭克爾想通過《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告訴抑或承受重大苦難的人、抑或因找不到人生目標而迷茫的人一個道理:

即使在看看似毫無希望的境地,即使面對無可改變的厄運,人們也能找到生命之意義。”

67歲學飛行,80歲登阿爾卑斯山,是什麼支撐這位猶太人活出精彩?


茫茫人海中,有人覺得自己的人生毫無意義,有人抑鬱寡歡而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有人碌碌終日卻是為了擺脫內心的空虛。


但也有人只因為找到了生活的意義,從而活出了生命的勇氣與熱情。


按照弗蘭克爾所提出的“意義療法,我們可以通過三種方式去發現生命的意義:


一是通過創立某項工作或從事某種事業。

二是通過體驗某種事情(如真善美)或去愛某個人。

三是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採取某種態度[。


下面我們就對這三種發現意義的方法進行一一解讀。

讓工作變成人生意義的修行所

意義療法對找到人生意義的第一個建議便是創立某項工作或者從事某種事業,因為工作以及事業能使我們獲得成就甚至成功。


當一個人從自己的事業中獲得成就感後,他就傾向於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也就愈發有動力去繼續努力追尋更大的成就。

被譽為“日本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先生年輕時一度是一個找不到人生意義、不知道該怎樣有價值地度過一生的人。


67歲學飛行,80歲登阿爾卑斯山,是什麼支撐這位猶太人活出精彩?


他畢業後不幸進入了一家瀕臨破產的企業,便經常在背地裡滿腹牢騷。身邊的同事相繼找到更好的工作並離開,稻盛和夫本想另謀出路卻被家人斷然阻止。

直到這山窮水盡的地步,年輕的稻盛和夫幡然醒悟:因為感覺不滿就辭職,今後的人生也未必會一帆風順。


從此,開始“極度認真”地工作,把抱怨的精力全都花在如何讓工作變得更出色上。


於是當時年僅25歲的他就變成了科研領域的明星,他更是從工作中找到了人生的意義,稱“工作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67歲學飛行,80歲登阿爾卑斯山,是什麼支撐這位猶太人活出精彩?


悠閒度日、無事纏身想必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狀態吧?然而這卻不一定是最好的狀態。


2020年年初的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讓很多人困在家裡,不能出門工作。一開始還會有人慶幸可以多放幾天假,但時間久了,便開始有些懷念以往工作的日子。


因為好好工作、認真做事是能夠給我們帶來意義與成就感的,每天無所事事反而最消磨人的意志.


愛的力量,常能化腐朽為神奇

弗蘭克爾在談及愛的本質時這樣說:


愛是直達另一個人內心深處的唯一途徑。只有在深愛另一個人時,你才能完全瞭解另一個人的本質。只有通過愛,才能使你所愛的人實現他的全部潛能。

電影《美麗人生》也講述了一個猶太家庭遭到集中營迫害的故事。


猶太青年基多逅了女教師多拉並對之一見鍾情,在經過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後,基多與多拉組成了一個美好的家庭,並有了一個健康可愛的兒子。


67歲學飛行,80歲登阿爾卑斯山,是什麼支撐這位猶太人活出精彩?

《美麗人生》劇照


不幸的是,基多一家遭受法西斯政權迫害,被關進了猶太人集中營。然而,生性幽默樂觀的基多卻用愛與智慧來保護幼小的兒子與美麗的妻子。


他告訴兒子整個集中營都在玩一個遊戲,遵守遊戲規則且贏得遊戲的人會獲得一輛坦克。


他不顧生命危險偷溜進集中營廣播室告訴妻子“早安!公主”,只為讓妻子在集中營中能感受到愛與快樂。


即使在死亡來臨之前,他都裝出滑稽的模樣讓兒子相信一切都只是一場遊戲。

67歲學飛行,80歲登阿爾卑斯山,是什麼支撐這位猶太人活出精彩?

《美麗人生》劇照


在那個大街上貼著“猶太人與狗不得入內”標語的時代裡,身為猶太人的基多是通過什麼找到他人生的意義的呢?答案是他對妻子、孩子令人動容的愛。


因為愛,他讓兒子的心靈世界成為一片純淨的樂園;因為愛,他讓一家人悲慘的集中營生活透露著溫暖的光輝。

所有苦難背後都是精心包裝的禮物


傳統意義上,苦難是一個消極的詞彙,也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事情。


然而意義療法確認為:


人主要關注的東西不應該是獲得快樂或是避免痛苦,而是要看到苦難對於生命的意義。


67歲學飛行,80歲登阿爾卑斯山,是什麼支撐這位猶太人活出精彩?

苦難背後是禮物


有些人生苦難我們無法避免,但為自身的不幸而感到萬分痛苦是更糟糕的一種處境。

我的大學好友桑妮童年的生活很不幸,她兩歲時父母就離婚,本來她要跟著父親一起生活,結果父親兩年後失蹤,至今都未找到。


桑妮的爺爺奶奶不喜歡孫女,把兒子失蹤的過錯報復在年幼的桑妮身上。


5歲的桑妮有一次放學後趁大家不注意,偷偷跑到隔了幾座山的外婆家,才從此過上了正常孩子的生活。

大學裡的桑妮很愛學習、愛閱讀,整個人看上去特別陽光正能量,被朋友們譽為“溫暖的小太陽”。


直到有一次聊天,她才跟我們講起小時候的這段經歷。


67歲學飛行,80歲登阿爾卑斯山,是什麼支撐這位猶太人活出精彩?


在朋友們都為她的經歷感到難過的時候,她說:


我從來不恨那些曾經拋棄我的人,相反,這段經歷讓我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那麼多愛我的人。這讓我更加想要好好活下去,去感恩我遇見過的所有愛。

我們誰都沒有辦法避免痛苦,卻都有從苦難中尋找到意義的能力。


心靈暢銷書作家張德芬曾說:“所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個經過仔細包裝的禮物”。而想要獲得這個禮物,我們首先要轉變的就是對苦難本身的看法。


結語

每個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奇蹟,說放棄很簡單,但好好活著才是最需要勇氣的。


人們在遭受生命不可承受的苦痛時,抑鬱難平很容易,從苦難中站起來反而是需要智慧的。

人生海海,生活時而平靜,時而波濤洶湧。但不管生活怎麼變化,只要是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也即找到生命意義的人就能好好活下去。


67歲學飛行,80歲登阿爾卑斯山,是什麼支撐這位猶太人活出精彩?


一份令人心潮澎湃的事業、一份深沉而細膩的愛、一種看待苦難釋然的心態都能拯救我們於苦難的水火之中,重新找到好好活下去的勇氣。

弗蘭克爾在《活出生命的意義》中說:

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願你我在人生這場旅途中都能找到好好活下去的意義,即便在最黯淡無光的日子裡,也不要放棄選擇積極面對生活的權利。


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定會不辜負歲月,活出屬於自己的生命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