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生而為魔,我很抱歉

說一段神話

話說,那麼一家

這家夫妻倆

生了個怪娃娃

...................


哪吒之魔童降世——生而為魔,我很抱歉

出走半生,歸來仍少年,仍負滿腔孤勇。

本來上週是打算去看銀河補習班的。

如果說父愛和母愛來比的話,父愛更深沉,更容易讓人流淚。

這樣的題材,想必拍出來應該不會差。

結果打開淘票票一看,上週的榜首居然是哪吒。

意外之餘,又非常開心。

看來到了2019年,國漫終於不再是低幼化的代表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生而為魔,我很抱歉

先來講一下我所認知的哪吒吧。

想必熟悉封神演義,或是看過封神榜相關電視劇的朋友們都知道哪吒這個角色的一些故事。

而對我這個老年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兩個版本。

一個是當年央視八套的《哪吒傳奇》。


哪吒之魔童降世——生而為魔,我很抱歉

一個是tvb的電視劇《忠義乾坤》。

哪吒之魔童降世——生而為魔,我很抱歉

其實電視劇版的是童年陰影,畢竟是tvb的劇,當時的道具和化妝都很厲害。猶記得當年比干挖心的那段,晚上睡覺都有點害怕。

其實《封神演義》作為一個古代神話的大IP,這些年一直被陸續翻拍,絲毫不亞於《三國演義》等名著。

其中哪吒的故事,更是一個大IP,似乎代表了一切頑皮的孩童。

那麼在書中哪吒是個什麼經歷呢?其實按現在的話來翻譯一下,哪吒是個官二代。

哪吒他爸是陳塘關總兵,按我的理解差不多是個市長,但是市長帶兵權,整個陳塘關靠他爸守護。他還有兩個哥哥,金吒木吒,也都十分厲害。

而哪吒,就更是傳奇,書中記載,哪吒為靈珠轉世,哪吒之母殷氏懷了他三年零八個月,誕下他那天,天降異象。

後來的故事大家應該也都知道了,哪吒天生神力,鬧龍宮,抽龍筋,龍王大怒水淹陳塘關,哪吒剃肉還母,削骨還父,此後蓮花鑄身,參悟道像,隨父效力於周朝,榮登封神榜。

哪吒之魔童降世——生而為魔,我很抱歉


每個人,其實都是哪吒。

在《魔童降世》中,哪吒本該為靈珠轉世,卻被申公豹設計,魔珠入體,成為人見人怕的妖怪。

他在所有人的誤解中,學會了自閉自我保護的本領。

他冷漠,假裝自己無所謂,不在乎。

其實,不僅是哪吒,每一個孩子都渴望被認可。

哪吒,與我們一樣,也是在現實生活中不斷被衝擊著,不斷磨平稜角,在妥協中成長,逐漸成為每一個“成熟”的大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生而為魔,我很抱歉

在電影中,哪吒一出生就在承受著別人的錯誤,世人的孤立。

如何在成見中生存,倔強的活下去,是哪吒思考的問題。

孩子哪有不頑皮的,哪吒也不意外。

沒有夥伴的童年,是不完整的童年。而孤獨,又是滋長一切的溫床。

哪吒之魔童降世——生而為魔,我很抱歉


龍王說:“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都休想搬動。”

龍族世代服務於天庭,結果卻是被鎮壓在海下。

妖,就是妖。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龍王的話,似乎是嘲諷著這個冷漠的世界。

國際形勢一片大好,暗地裡各國都在勾心鬥角。而我們呢,最喜歡給別人貼標籤。作為垮掉的90後,覺得自己最自豪的一點,就是沒有以調侃的語氣說過“扶不起的00後”。

現實世界中,到處都是惡意。

18歲沒考上好大學

28歲不結婚

30歲沒有穩定工作

50歲穿的花枝招展。

紋身,染髮。

會被當成異類,被圍觀滿身的紋身,被嘲笑異色的頭髮,被指指點點的“奇裝異服”。

總有人喜歡定義別人的人生來獲得自我滿足,判決一個人的所有。

法官尚且不能,你又算個什麼東西。

我命由我不由天,我是誰,我自己說了算。

哪吒之魔童降世——生而為魔,我很抱歉

在電影中,哪吒的生命,只有三年。

元始天尊為摧毀魔丸,下了一道天雷咒。三年後天雷匯聚,滅魔丸。

也許天尊定下的惡,就是惡。如同那塊補天石一樣,須鎮壓在山下500年。

而哪吒,連改過自新的機會都沒有。

哪吒的父母,相信大家也都知道。父親是托塔天王李靖,母親是殷素知。

兩口子為了讓孩子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不斷鼓勵哪吒,引導哪吒。

李靖更是用符咒將天雷引到自己身上,瞞著妻子與哪吒。

以命相護,即使自己的孩子是魔丸,仍然是自己的孩子。

父慈母愛,也許是哪吒最大的幸運。

兩個人,就給了哪吒活下去的勇氣,即使不被世界認可,父母也認可你。

哪吒之魔童降世——生而為魔,我很抱歉


電影以一種偏執的方式,在批判著所有的父母。

還記得太宰治的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也許這句話的本意用在這裡不恰當,但是這句話的表意,真的很讓人心痛。

父母對孩子的漠視,對孩子的不信任,是摧毀一個孩子的最大武器。

電影又以低沉的方式,在讚賞著善良的孩子們。

當哪吒知道李靖願意用生命保護他,哪吒主動的帶上了乾坤圈。

那句“我最大的遺憾,就是還沒跟您一起踢過毽子”

我們與父親之間,總是遺憾大過快樂。

哪吒之魔童降世——生而為魔,我很抱歉

劇中哪吒只有一個朋友,龍王之子,敖丙。

這次他沒被哪吒剝皮抽筋,挺好的。

哪吒是魔珠,敖丙,是靈珠。

申公豹利用龍族對天庭的怨恨,培養敖丙。達成自己成為十二金仙的目標。

敖丙生性溫和,彬彬有禮,二珠相互吸引,他與哪吒成為了好朋友。

敖丙揹負著整個龍族的復興,要陷害哪吒,活埋陳塘關,殺哪吒父母。

但最後,卻選擇保護哪吒,同生共死。

也許在成年人的世界裡,一切都有利益準則,但是在這兩個孩子的世界中,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我錯了,我就認,我們還是最好的朋友。


哪吒之魔童降世——生而為魔,我很抱歉

國漫,站起來了一半。

在中國,動畫一直都是低幼的代表。長輩在你看動畫的時候難免會說一句“這麼大的人了,還看動畫片”,多可笑啊,又一個標籤被貼上了。

從《大聖歸來》到《魔童降世》再到《姜子牙》。其實動畫只是用自己的方式來演繹一段故事。

我在看《魔童降世》時,忍不住三次落淚。因為故事的純粹,讓我感動。

這個孩子終於不用殘害自己來獲得世人認同。就如國漫,再也不用以低幼化的特質來討好市場。

成年人,一樣看動畫!

哪吒之魔童降世——生而為魔,我很抱歉


也許這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也代表了動畫創作者對國漫的熱情吧。

我的文字功底有限,表達出的東西不足十分之一。相信每一個人對電影都有自己的理解。也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閱讀這篇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