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遺失的認真:電影《大贏家》觀影有感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認真你就輸了。聽得久了,這句話彷佛成了真理格言一般。於是,我們習慣了做事情只要還可以、過得去,領導滿意就好;我們習慣了與人溝通交流時察言觀色,不要弄得對方不高興就好。而大鵬在頭條在線首映的新電影《大贏家》,卻用幽默卻又堅決的態度告訴我們:不認真,才是真的輸了。

找回遺失的認真:電影《大贏家》觀影有感

認真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是嚴肅對待,不苟且。正如大鵬飾演的主人公嚴謹一樣,在電影中正是因為嚴謹對於本來應該“走過場”的銀行防盜演戲完全沒有當做兒戲,才引發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整個電影的矛盾點在於,嚴謹認為凡事就怕認真,凡事就要認真。而他的同事們卻都認為,凡事量力而行,適可而止就好,沒有必要因為一件小事而惹怒領導,勞煩同事。在電影開始的十幾分鍾裡,我甚至覺得是不是為了塑造角色的需要,故意把嚴謹的人物性格設計地如此“軸”,如此不近人情?現實中怎麼會有這樣的人?但是隨著劇情的推進,我慢慢領悟到男警察在大巴車裡那句話的深意:一個單位,有 一個這樣的人就夠了;一個單位,要是沒有這樣的人,還真不行。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同樣認為,社會上如果沒有嚴謹這樣的人,真的不行。

認真的人專業能力更強

任何專業技能,無論是金融、法律還是計算機、機械加工,想要掌握地更加深入,都離不開認真二字。大部分職業技能的學習曲線,基本上也都符合二八原則。即只需要花 20%的精力就可以掌握這項技能80%的知識。每個人只要稍微下點功夫,就可以做到。而真正能夠決定一個人是否站在專業頂端的,恰恰是剩餘的那 20%。想要站在專業技能的頂端,就要付出剩餘的 80%精力去認真鑽研才可以。

找回遺失的認真:電影《大贏家》觀影有感

說到這裡,其實當年我曾恰好遇到大鵬拍攝《屌絲男士》中的一場公交站臺的戲,當時客串女主正是在德國已經家喻戶曉的屌絲女士瑪蒂娜·希爾。其實這場戲很簡單,就是希爾從無意到有意不斷使勁狂踩大鵬的腳。那場戲我記得很清楚,每一腳都用盡了力氣,每次踩完大鵬都會一瘸一拐地回到監視器前看效果,檢查自己表情是否到位,就這樣重複了四五次。其實作為只有幾秒鐘的喜劇鏡頭,大可不必如此認真,只要表情足夠誇張就可以讓觀眾開懷大笑。但是大鵬卻沒有這樣做。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認真的積累,才有了大鵬在《受益人》中不輸實力派的炸裂演技。

找回遺失的認真:電影《大贏家》觀影有感

著名鋼琴演奏家郎朗,大家自然都不會陌生。作為國內鋼琴演奏領域裡面站在金字塔的男人,他的成就同樣來自於三十年如一日認真嚴謹的練習與鑽研。為了讓郎朗專心學琴不分心,他的母親周秀蘭在長達八年的時間裡都和父子二人異地生活,如果孩童的他有意思鬆懈,便不會有現在這個享譽全球的“天才”演奏家,而“天才”二字,其實使用認真與努力換來的。

找回遺失的認真:電影《大贏家》觀影有感

再說回筆者自身的生活感受,疫情過後,百廢待興,在為公司項目不斷面試招聘的過程中,我驚訝地發現許多工作八、九年的工程師掌握的技能深度,甚至還不如剛剛工作兩三年的開發者。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認真二字。如果只是滿足於完成本職工作,而沒有認真鑽研一門技術底層的東西,那麼十年工作經驗,也只是將一門技術重複用了十年而已。

所以,認真與否,決定了一個人專業能力的上限。

認真的人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

他總是問我或是給我發短信,從11:30一直到凌晨2:30,問我關於假動作、訓練的問題,有的時候是關於三角進攻。在一開始,這對我來說是一種負擔,但是到後來這轉變為一種激情。

這段話是在科比追悼會上,喬丹的致辭。喬幫主說了心裡話,且不說是如此成功的喬丹,即使是你我這樣的普通人,誰會樂意在半夜 2 點收到別人討論問題的短信?但漸漸的,喬丹因為科比的執著與認真所感動,又重新激起了曾經在賽場上的自己,於是他也投入了激情與科比去討論這些問題。

找回遺失的認真:電影《大贏家》觀影有感

阿泰斯特、巴蒂爾、巴恩斯,每一個防守悍將在賽場上都對對位的科比厭惡至極,然而隨著一場比賽一場比賽的繼續,他們發現原來科比並不是對他們有敵意,他只是渴望勝利,於是他們慢慢開始尊重科比,尊重他為了贏得勝利所付出的努力,於是他們成了科比的朋友甚至是隊友,因為他們知道,跟隨科比可以贏得勝利。

這像極了電影《大贏家》當中同事對於嚴謹態度的轉變。從一開始厭惡嚴謹因為太過認真而耽誤大家下班,到後來因為嚴謹對待演戲付出的認真與努力而感動,再到最後每個人都被激發了心中對於執著和認真的追求而幫助嚴謹揭穿行長。

找回遺失的認真:電影《大贏家》觀影有感

這就是人類的本性,在幾年前的歷史文明更替之後,人們更加願意尊重那些擁有者強大精神力量的人,百折不撓的執著精神,正是人類被壓抑在骨子裡等待被點燃的那捧燭光,而點燃這捧燭光的,是科比,是嚴謹,是如他們一樣認真努力的人們。

認真的人更容易脫穎而出

回想自己初入社會時,總是幻想自己像駕著七彩祥雲的至尊寶,在萬眾矚目之下完成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而幾年的工作之後再看看自己,卻已然不知從何時起,已經悄悄泯然於眾人之中。公共場合的 C 位,永遠不屬於自己。其實這一些,都源於自己對待事物態度的轉變。

喧囂的籃球賽場上,因為一球只差都可以釀成兩隊之間的劇烈衝突,而寂靜的辦公室裡,卻不敢因為領導的誤會而出言反駁;熱戀時的你,為了博得女友芳心面對整棟宿舍高聲歌唱,而婚後的你,卻羞於在二人時刻說出那句曾經聯繫過無數次的我愛你;學生時代的你,為了活動策劃可以發傳單、拉贊助;踏入社會的你,卻不敢在群策群力的會議上舉手發言。

找回遺失的認真:電影《大贏家》觀影有感

乍看之下,這彷彿是因為我們懂得了什麼是低調、什麼是謙虛,但事實上,這些都是隱瞞真相的藉口與謊言。真相是什麼?是我們對待工作、對待感情、對待生活,已經沒有了當初那份認真。

如果我們足夠認真,就一定不會允許領導無緣由的冤枉自己,讓曾經付出的辛苦化為泡影;如果我們足夠認真,便會讓自己的愛人每天都能感受到來自自己的關心和愛意;如果我們足夠認真,就一定會在需要的時候積極發言,為公司、為項目提出自己日思夜想的建議。

正是因為我們不夠認真,在這些本應該被同事刮目相看、被愛人銘記在心,被領導青睞有加的時刻,我們選擇了多在“眾”人身後,變成了襯托他人的墊腳石。而如《大贏家》中一樣認真的嚴謹,便成為了在關鍵時刻值得同事信賴、值得領導誇讚、值得他人尊重的明星。

認真不等於一味堅持己見

一味地堅持己見,不叫認真,而是固執。固執與認真之間,外在相同,內在卻差之千里。好比一場比賽,認真的人只想努力參與,爭取贏下比賽,只要努力付出,即使失敗也沒有遺憾;而固執的人,卻一心想要贏得比賽,對於結果的偏執往往容易傷害他人,傷害自己。

找回遺失的認真:電影《大贏家》觀影有感

電影《大贏家》中,嚴謹與行長,便完美詮釋了什麼是認真,什麼是固執。嚴謹認真細緻地籌備演戲,即使在過程中數次面臨困境即將失敗,也並沒有表現出暴躁與憤怒,只有自己的努力沒有收穫的遺憾;而行長從一開始就固執的認為,演戲就應該是走過場,所有影響到銀行形象的行為都是不可原諒的,不可饒恕的,甚至最後用極端無恥的方式來逼迫嚴謹放棄。

找回遺失的認真:電影《大贏家》觀影有感

《射鵰英雄傳》中的歐陽鋒,武功登峰造極,不可謂不認真。但他卻沉迷於得到《九陰真經》,甚至不擇手段,最終因為錯練郭靖倒寫的《九陰真經》而走火入魔,死於華山之巔。如果他不是那麼固執,在感覺的一樣的時候能夠及時停止,也就不至於淪落到如此下場。可以說,認真與固執,就像沼澤的兩頭,向上則生,向下則亡。

認真不等於不知變通

電影《大贏家》中的嚴謹,在認真的執行演習計劃時,並沒有真的將同時和客戶捆綁起來,在孕婦臨產時也及時暫停演習保證母子平安。這說明嚴謹雖然認真,但卻不“軸”。我們經常說一個人“軸”,其實就是不知變通,雖然不如固執的危害那麼大,但卻同樣會讓一件事情事倍功半。而嚴謹在認真演習的過程中,充分利用現有的道具甚至還和柳巖飾演的角色裡應外合,這就是一種高智商、懂得變通的表現,誰說搶銀行就不能有人幫忙呢?

找回遺失的認真:電影《大贏家》觀影有感

現實生活和工作當中,認真之下的變通和投機取巧,就像一架精細的天平,往往稍不留神,變通就會變為投機。要區分這兩者,其實並不難。認真的目的,就是儘可能將一件事情做到 100%,即使使用了變通的手段,卻並不會影響事情最終的完成質量;而投機卻往往意味著避重就輕完成了表面工作,對整個事情的完成有百害而無一利。

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應該時刻捏緊這根準繩,否則的話,將會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寫在最後

最後以電影中嚴謹的話為結尾:努力沒有成果,那我們就更努力一點;認真沒有收穫,那我們就更認真一點。從今天開始,做一個更加努力認真的人,即便沒有回報,我們也終將收穫內心的那份充實與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