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火的一部短劇《我叫餘歡水》,由郭京飛主演,短短十二集,講述了一個油膩、愛撒謊的中年男人,遭遇了人生各種打擊之後,在意外中獲得重生的故事。
本來這部劇口碑很高,豆瓣評分高達8.5,最近卻因為大結局中的幾句臺詞,引發了爭議,有人惡意去刷一星,把這部劇的評分降到了7.4。
原來最後一集中,綁匪綁架了一行人,讓他們每人說出一個釋放自己的理由,其中一位女性說自己是女性,是弱勢。但綁匪懟道:不是說男女平等嗎?天天哭著喊著要女權,我給你!
就是這句話,刺痛了一些人,這些人認為這是這部劇在汙名化女權主義,在向男權主義討好。
在我看來,這句臺詞的確不妥,所謂的女權主義,是指為了結束性別主義、性剝削、性歧視和性壓迫,為了讓女性獲得和男性同等的權利。
也就是說,女權主義是追求和男性共同的權利,但綁匪所說的所謂平等,卻是在死這個層面上,讓男人和女人都一樣。這是典型的胡攪蠻纏。
電影《泰坦尼克號》中,發生了海難,還會喊著讓婦女兒童先走,難道這不是男女平等了嗎?
綁匪所說的話的確無理,但是,他是綁匪啊。這是劇中的反派角色啊,難道反派的一句話也要如此當真嗎?
1 影視鑑賞,應知人論世
在文學批評中,有一個文學鑑賞的方式叫做“知人論世”。
所謂知人論世出自《孟子·萬章下》:“ 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
它的意思,是說讀一個人的詩,不能不知道他這個人,不但要知道他這個人,還要看他所處的時代,這樣才能和古人交朋友。
放在今天文學鑑賞和影視鑑賞中,其實同樣適用,不管是不是古代的,只要是藝術作品,我們要去了解它,都要去了解它所處的時代,才能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意思。
比如電視劇《火舞黃沙》,這個電視劇的背景發生在民國期間的黃土高原,由佘詩曼飾演的家春分,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陝北姑娘,沒讀過書,也不是大戶人家的孩子,而且還是個斷掌,在他們這裡,流傳著斷掌女一生命運坎坷、無兒無女、家破人亡的傳說,因此家春分一直都嫁不出去。
後來好不容易有一戶人家宋家願意娶她做小妾,她高興得不得了,一心想著為宋家大少爺生孩子,結果她發現宋家大少爺根本生不了孩子。
宋家婆婆看春分可憐,找了個藉口趕她走,沒想到家春分豁出命來也要留在宋家,不斷哀求宋家婆婆。
後來,家春分遇到了自己的真愛,可是她又覺得這是自己紅杏出牆,對不起自己丈夫,但最終她還是越過了雷池,跟隨了本心。
之後她順利懷上了愛人的孩子,沒想到遇到了馬賊,馬賊欲姦汙她和另一位良家婦女,那位婦女無法忍受失去貞潔,於是自盡而亡,而家春分為了保護肚中的孩子,也為了打破自己斷掌的命運,毅然決然主動解開了衣衫。
多年後,已經年老的家春分重新回到了那個令她愛恨交加的寨子裡,看到物是人非的場景,她露出了歷經滄桑的微笑。
看這部劇時,假如不能結合當時的風土人情和社會環境,會發現有很多不能理解的地方。
比如家春分改變自己命運的方式,不是離開這個寨子去往更現代化的城市,而是拼死也要留下,和這裡的人和事鬥到底。
比如她明明是受委屈的那個,在宋家和丈夫有名無實,追求真愛卻自責地認為是自己紅杏出牆。
比如她的一生原本可以有很多方式去改變命運,可她卻認為打破斷掌傳言,結婚生子和丈夫白頭偕老就是一種成就。
以現代的觀念來衡量,你會無法理解這個女人,可是放在當時當下,結合她是個沒讀過書、沒見過世面的普通農村婦人,便可以理解她的做法了。
同樣的,《我是餘歡水》中,能做綁匪的人三觀能正到哪裡去?別說什麼男女平等了,他可能根本不知道女權是什麼意思,我們用一個這樣的角色說出來的話,斤斤計較整部劇,難道不是鑽牛角尖嗎?
2 脫離整體揪著細節毫無意義
學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人想必都知道整體和部分的關係。
整體是由部分構成,但部分不能代替整體。學習這個,就是為了讓我們能從整體的角度出發,用統籌全局的眼光去看問題。
我們既不能只看整體忽略部分,也不能只看部分忽略整體。
而揪著這幾句臺詞的人,不正好就是忽略了整體看部分的人嗎?
這部劇的整體核心,從來都不是探討什麼女權的問題,而是一箇中年失敗男如何涅槃重生的過程。
在餘歡水身上,我們能看到自己,也能看到身邊一些人的影子,但這部劇告訴我們,只要活著,人生總會發生轉機,它在用巧妙的意外和戲劇衝突告訴我們人生應積極向上的道理,而並非是要探討什麼女權不女權的問題。
照這些打一星的人的邏輯,那麼美劇《破產姐妹》簡直是三觀歪到不能再歪的一部劇了。
劇中的主角是兩個來自不同身份背景的姑娘,一個是從小生活在貧民窟的麥克斯,她的父親很小就拋棄了她,她的母親也相當不靠譜,反正沒人管她,她有很多壞毛病,家裡環境非常骯髒、常年欠債,還會吸食大麻。在餐廳裡當服務員還會對著客人發脾氣。
而另一個姑娘卡洛琳是落難的富二代,她的父親本來很有錢,但不幸捲入一場騙局鋃鐺入獄家道中落,卡洛琳從小接受最好的教育,名牌大學畢業,曾經是社會上流人物,但由於父親的緣故,她不得不來到麥克斯所在的餐廳打工掙錢,最後還和麥克斯住在了一起。
在劇中,很多時候麥克斯對卡洛琳是諷刺的態度,絲毫不把她的話放在心上,而其他角色對待落難的卡洛琳也並沒有很寬容,住在她們樓上的蘇菲第一次見卡洛琳就表現出不喜歡的態度。
難道我們要說,這是一種“我窮我有理”“富人都是腦殘”的心理在作祟嗎?
餐廳的老闆李憨,是個矮個子的韓國人,劇中所有人對待他都是冷嘲熱諷,時常對他進行人身攻擊,有各種方式諷刺他的身高。
難道這是對亞洲人的歧視嗎?
並非如此,劇中這樣安排其實是一種美國式幽默,劇中人物每個人都有自己鮮明的性格,而麥克斯就是一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她喜歡諷刺每個人,不管別人是對是錯。
卡洛琳理解麥克斯這種性格,所以她非但沒有計較,還很感謝麥克斯收留自己,並且和她開始共同創業,改變兩人的命運。
而作為老闆的李憨,只能說作為老闆,全世界的老闆都逃不過被員工罵的命運。
正因為有了這些尖銳的臺詞,這部劇才多了很多笑料,但主創要表現的,並非是希望我們把它理解為“仇富”“歧視亞裔”,而是想要傳達一種社會底層人物在社會上艱難打拼、努力奮鬥的價值觀。
3 一部作品只有一個主題,但並非只有一個立場
一部完整的作品,就如同一個被許多柱子頂起來的房屋,所有的柱子不能只超一個方向,它必須是每個方向都有,才能撐起整個房屋。如果一個房屋只有一根柱子,這個房屋是會倒塌的。
一部影視劇也一樣,它必須有多個立場,這些立場會產生矛盾不斷交鋒,最終邪不壓正,才是大快人心,而不是要求整部劇只有一種聲音,如果是那樣,這部劇該有多麼乏味無趣。
那最近熱播的《龍嶺迷窟》來說吧,最近正演到胡八一他們下窟。
假如是要演盜墓,只讓摸金校尉下墓就可以了,為什麼還要加上馬大膽這群人呢?
就是因為需要襯托、需要趣味性。馬大膽這幫人是一群為了錢不要命的黑社會,他們挾持了胡八一等人,和他們一起下墓,胡八一等人是專業的,探墓自然不在話下,但假如沒有了馬大膽他們,卻又少了很多趣味性,也缺乏對比。
正因為馬大膽們的無知和膽小,才襯托出胡八一的有勇有謀,因為馬大膽們的莽撞自私,才襯托出胡八一的英雄氣概。
在上一部《怒晴湘西》中,我們發現也有同樣的角色,其中陳玉樓雖然高傲自大,但心繫弟兄們,鷓鴣哨外表冷漠,但卻是其中最專業、最厲害的人物,而且外冷內熱、重情重義。
和他們一起進山的軍閥羅老歪,在劇情前期是個最讓人討厭的人物,見錢眼開又好色,還特別沒素質,進了墓還喜歡亂動亂摸,是典型的豬隊友,但正因為有羅老歪在,在讓陳玉樓和鷓鴣哨的形象越發光輝高大。
到後期,遇上了比羅老歪更過分的軍閥,此時羅老歪為了救人最終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一對比,羅老歪前期的過分也開始變得令人懷念了。
又如電視劇《香蜜沉沉燼如霜》中,男一旭鳳和男二潤玉之爭。
旭鳳和女主角錦覓兩情相悅,私定終生,但潤玉和錦覓卻有婚約,而且從小自卑缺愛的潤玉和錦覓相處過程中覺得錦覓善良溫柔,也很喜歡錦覓。
於是潤玉為了留住錦覓,做了很多小動作,處處阻止錦覓和旭鳳在一起,最終錦覓發現了這一切,她直言潤雲並不懂愛,這全是自私。然後毅然決然去找旭鳳。
但她又何嘗不自私呢?愛本來就是自私的,只是她不愛這個人,於是這個人做的就都是錯的。
潤玉或許方式不對,可他對待錦覓的那份心,誰能說不是真愛呢?
最終當上天帝的潤玉看到錦覓心有所屬,實在不忍強求,放了旭鳳和錦覓而去,自己則成了天界最孤獨的人。
主角們立場不同,我們就能直接說誰是好的誰是壞的嗎?
從潤玉的角度來看,他所做的一切也並沒有什麼錯,從錦覓的角度來看,她所做的一切也挑不出問題。
最終旭鳳和錦覓在一起,自然是人心所向,但不意味著,潤玉就是錯誤的導向。
寫在最後:
小時候,大人總會告訴我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為的是讓我們樹立正確的三觀。
長大後,才知道,很多事兒從多元宇宙出發,不同的角度居然有不同的見解,評價一個人一件事於是變得慢慢中立客觀。
小時候,總以為世界就是黑白兩色,沒有中間地帶。
長大後,才知道想問題最忌諱的就是輕易下結論、走向極端和片面化。
那些不分青紅皂白就要說《我是餘歡水》汙化女權的人,恐怕從來都不是真正的女權主義者,甚至連合格的觀眾也不算。
閱讀更多 秦伊楚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