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奧斯卡」,奧斯卡的遊戲規則是什麼?背後的盈利模式如何

又一年奧斯卡頒獎典禮落下帷幕。

《綠皮書》獲得最佳影片,阿方索·卡隆憑《羅馬》獲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獎,拉米·馬雷克獲影帝,奧利維亞·科爾曼分收穫影后大獎,《波西米亞狂想曲》獲四獎成最大贏家。

揭秘「奧斯卡」,奧斯卡的遊戲規則是什麼?背後的盈利模式如何

每年年初都在說奧斯卡,那麼奧斯卡到底是什麼?奧斯卡得遊戲規則是什麼?奧斯卡又是靠什麼盈利?接下來就細說一下。

奧斯卡的遊戲規則是什麼?

奧斯卡作為全球電影行業殿堂級的獎項,其浩大聲勢絕不亞於美國總統選舉,那它的評選規則又是怎麼玩的呢?

揭秘「奧斯卡」,奧斯卡的遊戲規則是什麼?背後的盈利模式如何

  • 什麼影片有參選資格?

凡是從1月1日到12月31日之間在美國城市正式公映的影片均可參選,採用初選加複選的“二級制”。

  • 提名名單如何生成?

“學院”成員從上百部影片中選出五部,只能投自己的行業,即演員投演員,導演投導演,美工投美工。

只有最佳影片是所有人都需要投的。從這些選票中,用一個繁複的公式計算出每個種類的前五名,這就是提名名單,一般在2月中旬公佈。

  • 評委如何產生?

奧斯卡也叫“學院獎”,這裡面的學院是指“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

”,屬於電影業的行會組織。

該學院目前共有近6000名成員,代表了美國電影業的各類工種,必須“有所成就”的人才能加入“學院”。

  • 遊說制度是怎麼樣的?

提名名單公佈後,電影學院會組織提名影片的“內部觀看”活動。則就不得不提其中牽涉的“遊說制度”,須知美國是唯一個有《遊說法》的國家

要想打動數千名評委的心,單靠電影本身的吸引力是不夠,還需要有人“吹吹枕邊風”(畢竟電影這種精神層面的藝術,不是每個人都能看懂看透的,有專人“剖析”就不一樣啦,這也能更好地呈現電影的內涵)。

最後將由著名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全權負責寄送和統計選票的工作。

獲獎電影有哪些特點?

揭秘「奧斯卡」,奧斯卡的遊戲規則是什麼?背後的盈利模式如何

  • 電影,首先是好電影,能夠獲得大眾的好口碑,並且在各大評分網站獲得高評分;
  • 傳統的純粹的商業大片並不能獲得青睞,清新正能量文藝範的電影獲青睞較多;
  • 基調得符合美國精神:歌頌愛情、反映社會、種族問題,充滿正能量;
  • 自身所需要維持“政治正確”。

奧斯卡背後的價值

奧斯卡“小金人”的真實價值其實並不高,價值大概在500美元,但奧斯卡背後衍生的商業價值卻難以估量。

  • 贊助+廣告,每分鐘都是“燃燒的”百萬美元

從2002年開始,奧斯卡開始有了固定的頒獎地點——柯達劇院。柯達公司耗資7400萬美元獲得了劇院20年的冠名權,此外,每年還要向劇院所有者CIM集團支付360萬美元。柯達公司破產後,又與杜比實驗室公司簽訂了長達20年的冠名合同。

這幾年來,奧斯卡的廣告價格和時長也一路高走。據鈦媒體報道,2015年,奧斯卡30秒廣告位的平均價格是183萬美元,整場廣告收入為1.1億美元;2016年ABC電臺通過奧斯卡頒獎禮賺得的廣告收入為1.02億美元,如果加上紅毯秀則達到1.15億美元;ABC電臺給出的30s廣告報價甚至達250萬美元。

  • 直播權高達七千萬美元,平均有將近五十個國家轉播

奧斯卡靠什麼賺錢?首推天價轉播權。

雖然近年來有數據顯示,奧斯卡的收視率正在逐年下降,但它依然是不失為舉世矚目的電影盛宴,越來越多的視頻網站正在爭奪奧斯卡的轉播權。

  • 電影票房、明星口碑的“長尾效應”

奧斯卡對於參選電影最重要的吸引力就是——帶著奧斯卡標籤的電影總能獲得良好的後續票房收益。

據媒體報道,在過去的5年間,奧斯卡獲獎影片的平均製作成本為1700萬美元,而在票房表現方面,平均可收穫8250萬美元,投資回報率高達395%。一個奧斯卡最佳演員獎可以讓獲獎演員的下一部片酬至少提高20%。

綜上所看,奧斯卡不僅是電影屆的盛大聚會,更是賺錢大會。但不可否認,無論奧斯卡本身是帶有多少的商業目的,都不可否認因為它的存在,更多優秀的電影和臺前幕後的工作人員得以出現在觀眾的視線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