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釣魚技巧

臨近冬天,這氣溫是越來越低,釣魚的朋友們一定要注意身體哦。今天要和大家講的是,如何在深秋初冬這段時間垂釣。首先由於氣溫的不斷下降,一些深水區太陽已經不易曬透,水溫也就不易升高,魚兒們便本能地遊向溫度較高的淺水區和背風向陽的岸邊;而且由於淺水區水溫上升,浮游生物也十分活躍,故也吸引眾多魚類前往這一“寶地”,正如魚諺所說的“秋釣邊”。在河道中選擇水草稀疏點,有倒樹、凹凸不平處或其他有障礙物處垂釣,漁獲要比其他釣點要好的多,因為這些都是樂意逗留之地。

初冬釣魚技巧

到了深秋季節,時常不定的有小魚,陰天多晴天少,所以天氣好的時候出釣是好漁獲的必要因素。當然有雨的天氣也是較好的出釣時間,秋雨綿綿,細小雨點不時地飄落在水面上,雖使水錶溫度有所降低,但對底層溫度影響不大。相反,因雨水的作用增加了水體的溶氧量, 活動十分活躍,食慾也會隨之增加,所以這個時候的魚也好釣。

當然最好的天時地利,莫過於連續下3~5天雨,然後在放晴3天后出釣。因較長時間下雨,使整個水體溫度大幅下降,此時鯽魚活動頻率減低,食慾相對較差。待到天氣晴好幾天後,水錶和淺水區在陽光照射下,水溫逐漸回升後,鯽魚就會本能地向此處遊弋覓食。這段時間便是出釣的黃金時機了。

初冬釣魚技巧

在出釣時間上,我們也要適當的改變,應當避開早晚釣中午,以上午9時至下午3時為佳。因為過早,淺水區水溫低;晚了,因光照不強,淺水區水體降溫快,魚類會躲入深水。

大家都知道入冬開始,便是一個“重”窩的季節,因氣溫較低,在餌料的配製上就顯得十分重要。應做到投魚所好,色彩較豔、香味濃郁、鮮活可口。因氣溫明顯下降,鯽魚活動範圍和活動量日趨減少,因此做窩時用餌量要少,但可多做幾個窩點,一般做3~5個。一來可輪番垂釣,二來可選擇上魚頻率較高窩點重點垂釣。誘餌可用菜籽餅粉炒至有香味,玉米粉用沸水燙之與丁香酒浸泡過的大米、碎大米、小米任一種摻和,使之投餌後很快形成霧化區;釣餌以紅蚯蚓、紅蟲為首選,素餌次之。

初冬釣魚技巧

在垂釣中以引逗鯽魚咬鉤為主,可每間隔1~2分鐘將鉤餌輕輕提起,再緩慢放下,提起高度以10~20釐米為宜,反覆多次必有魚咬鉤。

值得注意的是:因所溫低,鯽魚咬鉤很謹慎且慢,其攝食速度遠不及夏季和初秋時。在浮漂上下點動或平移時,不可匆忙提竿,應稍等3~5秒鐘後提竿,這樣中鉤率高。否則,因魚未咬牢,提竿多是空鉤,“美味”正好被魚從容地銜在口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