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放開了,生還是不生

文|師媛


隨著社會老齡化問題不斷嚴重,人口結構失調,國家適時開始實行二胎政策,希望能改善當今社會的人口結構問題。儘管身邊的二胎家庭增加,很多育齡家庭都加入到生二胎的大隊中,但是據統計,全國只有少部分家庭選擇生二胎,很大一部分家庭都不願意生二胎,主要考慮到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二胎政策放開了,生還是不生

一、是人力方面

照顧孩子需要專職的人,需要花費很大的時間精力,一個大寶已經讓人精疲力盡,如果再加上二寶,心理負荷超重,精神壓力太大。我有一個朋友,夫妻倆都在企業上班,孩子由父母照看,父母一邊接送大寶,一邊還要照看二寶,前兩天聽朋友說她母親生病了,醫生診斷勞累過度。瞬間,朋友感到很無助,不得不請假回家照顧老人孩子。小孩還沒斷夜奶,每天晚上至少起來一次,睡眠不好的她休息不好,白天沒有精力,還要接送大寶,輔導作業,整個人狀態很不好,夫妻倆也經常因為一些瑣事而吵架。

現在的80後、90後大多是上班族,如果有二寶,誰來照顧孩子就是很大的問題,老人年齡大了,還需要照顧,更別說替自己照顧孩子,僱保姆吧,又不放心,這時候一般都是女性放棄事業,迴歸家庭,成為全職寶媽。從懷孕到孩子上學,女人需要大概四五年時間在家看孩子,四五年之後,且不說她能否繼續之前的工作崗位,就是能否跟上社會發展的節奏都難說,畢竟現在社會發展太快,競爭太激烈。所以在沒有合適的人選照顧孩子的前提下,育齡家庭都選擇放棄二胎。

二胎政策放開了,生還是不生

二、是經濟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物價不斷上漲,生養小孩再不是添雙筷子,加個碗那麼簡單的事情。生孩子需要錢,養孩子更需要錢,孩子出生後,從母嬰店就可以瞭解到奶粉、尿不溼、衣物等都是不小的費用,如果孩子是全奶粉餵養,那麼一個月奶粉錢都要一兩千,再加上小孩有個頭疼腦熱,除去醫保,醫院的費用也不小。

二胎政策放開了,生還是不生

一個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研究生甚至更高的升造,學費生活費等各種開銷,對於一般家庭來說,確是不小的數目。而且現在除了學校費用之外,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小孩課後還要參加各種興趣班、學習班、補習班等,這些費用一般都比較高。

現在社會競爭激烈,大學畢業之後的就業問題也很棘手,研究生畢業在家待業的一大把,好不容易找到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又面臨結婚買房,現在房價這麼高,要想買一套房子,談何容易!

多一個小孩,多重經濟壓力,經濟負荷超重,讓人喘不過氣來。

三、是大寶的教育成長問題

二寶的到來一方面可以為大寶增加很多快樂,成為他的玩伴,可另一方面也會與二寶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現在的獨生子女,佔有心理都非常強。家裡突然有個小孩要分享自己的好吃的,好玩的,更重要的是,他奪去了爸爸媽媽對他的愛,他在心理上能不能接受,家長就要好好斟酌一下,應該以怎樣的方式讓大寶接受二寶的到來。

閨蜜家自從有了二寶之後,她說話的分貝都高了好幾個度。大寶拿什麼玩具,二寶也偏要,大寶不讓二寶,倆人天天吵,閨蜜就開始吼叫大寶,讓他多讓著點弟弟,可是大寶不理解,為什麼每次都需要他讓步,而不是弟弟,心理產生不平衡感,認為媽媽有了弟弟,就不喜歡他了。

很多家庭考慮到大寶的教育成長問題,畢竟有了二寶,勢必會分很多時間、精力去照顧他,而影響到大寶的教育。一個朋友在大寶考中學那年,家裡有了二寶,大寶寫作業時,二寶時常鬧騰,哭聲不斷,朋友就放下手中的輔導資料,照顧不開心的二寶,大寶的學業受到影響,沒有考上重點中學。

二胎政策放開了,生還是不生

現實中,很多客觀因素導致育齡家庭對二胎持“堅決不生”的態度。在二胎政策遇冷之後,2018年國家又推出二胎補貼政策。如生育津貼補助、免費孕檢、基礎護理假增加等,但生與不生,每個家庭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在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基礎上,讓每個孩子都有一個陽光健康、溫馨和諧的家庭,快樂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