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清暉園是一處始建於明代的古代園林建築

位於順德大良的繁華地帶

故址原為明末狀元黃士俊所建的黃氏花園

現存建築主要建於清嘉慶年間園內處處體現主人移山水之中

盡賞曲徑荷風之構想,得靈感於南朝名詩人謝靈運的名句:“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

因而取名為“清暉”

由於園內有點大,所以分兩篇文章來介紹

夜色下的清暉園

在燈光與霓虹燈的映襯下更顯古色風味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白天,則是觀賞園內亭臺樓閣的絕妙時間

樹木鬱鬱蔥蔥

很多樹木都有近200年的歷史

樹木下都有雕刻精美的陶瓷磚瓦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還有年代久遠的裝飾石

坐落在園內

與四周的園內屋子相得益彰

房間的門、窗都很有嶺南特色

與北京的故宮相比

更多了幾分活潑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磚砌的房間

可以使房間冬暖夏涼

屋頂還有去掉的磚瓦用玻璃頂替

可以在白天滲透進陽光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每一個小角落都有不同的特色

隨便一個轉角處

便看到了石頭雕砌的特色門——鬥洞

看似有點畫蛇添足

卻又覺得不可或缺

使園內少了幾分莊重

或許這就是主人的用意

居住起來更為舒適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磚牆上的窗戶做成桃子的形狀

經過風吹日曬

上面雖然有點掉漆

但也不失為顯示建築久遠的標誌

樓房外面還有石塊雕砌在上面

與房子外的湖面完美結合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每一個門都有各自的名稱

有的還放上對聯

可見房子的主人是多麼的心細

也自己居住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

細微之處也做得讓人眼前一亮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參天大樹跨橋而長

樹上結滿了大樹菠蘿

園內的植物也是非常講究

從種植的品種

到種植的位置

經歷多代人培育

煥發神采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園內還有小山

上山的樓梯有點像林中小道

兩邊長滿了樹木

假山山頂上還有休息的地方

可以看到四周的屋頂

屋頂上長滿了青苔

可見歷史的久遠

清暉園沒有著力營造假山

其為山之道

即在於遠借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園內還有狀元樓

介紹主人的生平

也感謝這位狀元的修建

才能留給我們那麼多具有觀賞價值的地方

留給我們對歷史進步的見證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不同的觀賞地點

都有像屏風一樣的磚牆隔著

但也並不是完全隔離

通過像扇子一樣的窗口聯通兩地

確實是智慧與美感的結合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沒有重複的門

每個門都不同的形狀

不同的牌匾

不同的寓意

真正做到了古風、現代、嶺南特色的完美結合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每一條小道

每一個轉角

每一個細節

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地方

聽著像是感覺凌亂

但其實是別有用心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不同顏色的玻璃

陽光投射進來

看到不同的顏色

有點西陽風味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清暉園作為嶺南四大園林之一

是嶺南園林的代表作

清暉園全園構築精巧,佈局緊湊

建築藝術頗高,蔚為壯觀

建築物形式輕巧靈活,雅讀樸素

庭園空間主次分明,結構清晰

利用碧水、綠樹、古牆、漏窗、石山、小橋、曲廊等與亭臺樓閣交互融合

集我國古代建築、園林、雕刻、詩書、灰雕等藝術於一身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明末狀元府,嶺南清暉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