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艦艇的水下之眼——聲納!

艦載聲吶主要用於探測潛艇和水下反艦武器。聲吶探測的原理與雷達相似,只是發射的是聲波而不是

​​ 艦載聲吶主要用於探測潛艇和水下反艦武器。聲吶探測的原理與雷達相似,只是發射的是聲波而不是電磁波。 由於作戰環境不同,水面作戰艦艇的聲吶系統大體按照一前一後的佈局配置。“一前”指首部聲吶導流罩內的綜合聲吶,“一後”則是指位於艦艉的拖曳聲吶。


盤點:艦艇的水下之眼——聲納!


盤點:艦艇的水下之眼——聲納!


首部聲吶位於龍骨以下並做成流線型,又稱為艦殼聲吶或球鼻艏聲吶,例如美國海軍裝備的SQS-53C聲吶。首部聲吶採用柱面陣作為佈陣形式,同一個基陣上集成了收發功能,柱面陣的孔徑根據艦體大小不同而差別較大,中小型水面艦艇如1 000~2 000噸級的護衛艦直徑可能只有1~2米,但大型水面艦艇如5 000~9 000噸級的驅逐艦的基陣直徑可能達到4米以上。首部聲吶一般具有主被動兩種工作方式。顧名思義,主動方式就是通過主動發射聲波並根據回波探測目標,探測精度較高但易暴露;而被動方式則是通過接收和處理水中目標發出的輻射噪聲或聲吶信號,而獲取目標參數,探測精度較低但更隱蔽。在良好水文條件下,大型艦艇正常速度航行時,首部聲吶對一般噪聲潛艇的被動探測距離不大於10千米,主動探測距離可達20千米。

拖曳聲吶位於艦艉,早期採用拖曳變深聲吶,即利用與艦艉特定裝置相連的拖纜拖行裝有聲吶基陣的拖曳體,對潛艇進行探測,並可以通過調整拖纜長度來調節聲吶深度。這種聲吶實際上是首部綜合聲吶的自然延伸,一般也採取柱面陣的佈陣形式和主被動的工作方式。其最大的優勢在於:一是工作位置距離艦艇較遠,背景噪聲較低;二是可以通過調節深度來匹配海洋水文條件,環境適應性較好。不過,由於在孔徑方面與首部聲吶大體相同,因此在良好水文條件下其作用距離也不會比首部聲吶更遠。


盤點:艦艇的水下之眼——聲納!


水面作戰艦艇採用首尾結合的簡單方式最大化利用了聲納的特性,形成了以自身為圓心、半徑最大達20千米的探測範圍。實際上,雖然世界各國海軍都在大力發展航空反潛力量,但水面艦艇的反潛能力依然不許小視。原因在於,水面艦艇噪聲一般遠高於同時期的潛艇,而且降噪比潛艇困難的多,在同樣採用被動聲吶的情況下,潛艇將先於水面艦艇發現對方。既然如此,水面艦艇就不用擔心主動聲吶易暴露的問題,反而可以肆無忌憚地使用主動聲吶,這種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水面作戰艦艇的首部聲吶和拖曳變深聲吶由於孔徑限制,最大探測距離有限,而且潛艇的噪聲在不斷降低,擴大探測範圍勢在必行,於是就產生了拖曳線列陣聲吶。這種聲吶是將有一定間隔的水聽器,以線列陣形式佈置到透聲保護導管內,並將管內充油調節密度到與水基本相同,再通過拖纜拖曳在艦艇尾部,猶如一條長長的“尾巴”。

拖曳線列陣聲吶的陣孔徑可長達數百米,較採用柱面陣佈陣形式的拖曳變深聲吶的探測範圍大幅擴充,當然,也正因如此,拖曳線列陣聲吶的擺動幅度較大、收放工序較為複雜,影響了艦艇機動。例如美國海軍“伯克”級導彈驅逐艦(Flight IIA型之前)上裝備的SQR-19型聲吶就是拖曳線列陣聲吶,其長達244米,拖纜長1 700米,拖曳深度可達366米。


盤點:艦艇的水下之眼——聲納!


拖曳線列陣聲吶解決了水面艦艇對水下目標探測距離不遠的問題,但由於只能採用被動工作方式,探測精度不算太高。於是,出現了將拖曳變深聲吶和拖曳線列陣聲吶各自優點結合起來的主被動拖曳聲吶。這種聲吶一般採用拖體主動發射聲波,線列陣接收的方式,同時線列陣也可以單獨的以被動方式工作。在主動工作方式下,主被動拖曳陣聲吶對潛艇的探測距離遠超過20千米,甚至可以達到40~50千米。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上述主被動拖曳聲吶對潛艇的發現半徑為40千米,那麼水面艦艇在航速18節的情況下,單艦每小時的掃海面積將達到7 600平方千米左右,多艘艦艇配合更可實現大區域無縫掃海,效果顯著。因此,主被動拖曳陣聲吶是未來水面艦艇聲吶的發展方向。

​​​​

感謝支持彈夾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