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印象尉州-第NO.04期-蔡莊鎮

策劃:在線君、51、趙奔四

顧問:暢國良、陳亮、胡貴軍、劉蘭昌、朱紀昌、朱朝輝

攝像/後期:51

劇務:朱偉 監製:李超

製片人:李超、史繼遠

合作電話:15937883358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航拍下的蔡莊鎮


蔡莊鎮位於尉氏縣的偏西南邊陲,南瀕雙洎河與長葛、鄢陵兩縣相望,北和門樓任、大橋鎮毗鄰,東與南曹鎮相連,西和朱曲鎮接壤。鎮境南北長13.5公里,東西寬6公里,總面積65.39平方千米,佔全縣總面積的4.88%。轄留石寺、貊寨、大新莊、北街、西街、東街、南街、水臺、夏莊、高莊、時、呂莊、北孟莊、鄭坡、鹿、前王、宋莊、東庵頭、西庵頭、劉莊、後黃、隗、馬灣、高廟寨、灣孫、泥張、三樓、大朱、香王、胡新莊、尚莊、瑤臺、孟樓、羅莊、舍茶崗、蠻楊、大張、小張、南孟莊、郭莊、劉拐41個行政村。


蔡莊鎮

尉氏縣西南部

從縣城出發,開車的話

也就十五分鐘左右就能到達蔡莊街裡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航拍下趕會的人


蔡莊街裡的會是農曆的二、五、八

臨近春節,不少人都返鄉了

我們去的時候是臘八

趕會的人明顯比平時多了不少

這才像一個鄉鎮集會應有的樣子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一位大哥正在出攤


在鄉鎮集會上做買賣

不需要華麗的櫥窗

地上鋪塊布,擺上商品

就可以開張了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賣香和黃表紙的大姐


可能是天氣太冷了

大姐圍著自己的攤位來回走動

時不時朝遠處張望一下

或許是在期盼著今天趕會的人趕緊來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賣香料的大爺


年關了,家家戶戶都要做肉

賣香料的大爺也算是迎來了生意的旺季

秤還是老秤,人也是老人

只是動作不再像年輕時那麼嫻熟

甚至連挺直腰都有些困難

但大爺說:

不偷不搶,靠自己努力吃飯,踏實!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結伴趕會的阿姨們


像這樣結伴趕會的情況很常見

一個人不想出門

幾個人一塊

別管買不買東西

出去逛一圈,圖個熱鬧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崩爆米花的大爺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崩爆米花的大爺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崩爆米花的大爺


隨著時代的發展

這種傳統方式的爆米花越來越少了

整個會就見到這一位

旁邊的三輪車上擺滿了新崩出來的爆米花

剛開始我還擔心大爺賣不出去多少

後來下午又路過的時候

車上已經賣完了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年畫


雖然才臘八

但是會上已經有人開始賣年畫了

現在的年畫做的也好看

不像以前,自己買紅紙

然後裁好了,自己寫上字

現在已經很少有人那樣做了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賣貓頭鞋的大娘


看到我們的攝像機

大娘顯得有些緊張

鞋都是大娘手工做的

猶記的以前的娃娃們幾乎都要穿這個

現在少了,就算是有

也是象徵性的穿兩天就不穿了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賣衣服的大姐


衣服,從來都是緊跟時代的腳步

時代不同,衣服的款式也在變

但不變的

還是那往架子上掛衣服的姿勢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一對上了年紀的夫婦在買衣服


大娘跟大爺說:

這衣服不賴,也不貴,添身新的吧!

大爺摸了摸料子說:

不用買,又不是沒有衣裳!

這是鄉鎮集會上常能聽到的對話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熱鬧的集會


逛了一會,人漸漸多了起來

甚至出現了交通擁堵

三輪車是農村人趕會的首選

不僅能坐人,還能拉貨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賣粉條的大爺


出攤太早,還沒上人

大爺坐在路邊的凳子上睡著了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果子


有人說叫果子,有人說叫糖角

別管叫啥,反正現在不多了

記得以前,這是過年走親訪友必備

用紙一包,繩一捆,就是一份禮品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補鍋的手藝人


農村不缺手藝人

只是顧客越來越少了

拿著鍋來補的也都是上歲數的

年輕人寧願買個新的,也不願費事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雞蛋糕現場加工


小的時候

吃上一次雞蛋糕比過年都難

現在隨便在街頭都能見到

不少人買回去當零食

半晌餓的時候充飢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蔡莊—尉氏的公交車


公共交通的發展帶來了不少方便

司機一大早就上班了

返鄉的人越來越多

這個春節,司機勢必會很忙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蔡莊街裡的現代大化超市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蔡莊街裡的現代化大超市


以前縣裡也沒個大超市可逛

現在鄉里都有了

而且看這規格,並不比縣裡的差

生活嘛,總是向著好的一面發展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修表師傅


別看天冷的伸不出手

師傅修起表來可一點都不抖

我問師傅修過最好的表是什麼

師傅說:勞力士我也見過,但是沒敢修

我們幾個都笑了!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操作筆記本的大爺


一副老花鏡

還有那戴了帽子也遮不住的白髮

就是這樣一位大爺

在用筆記本給他的夥伴下載戲曲

有人說自己上歲數了不會玩智能手機

但是看看這位大爺

你就能深刻體會到什麼叫:

活到老,學到老!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撈魚


年年有餘

以前吃魚的少

現在都能吃得起了

雖然才剛剛出攤

但是已經開張了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老市場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老市場


曾經的老市場現在只剩一個“場”

裡邊停了不少車

還有兩隻鵝在撒歡

擺攤用的預製板還在

但做買做賣的身影已經遠去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蔡莊棉花廠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蔡莊棉花廠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蔡莊棉花廠


棉花廠也是變了大的模樣

老舊的警衛室在訴說這那段歷史

幾近荒廢的辦公樓述說著曾經的輝煌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大朱村·漢蔡中郎墓


說起蔡中郎—蔡邕

這個得好好給大家介紹介紹


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 東漢時期名臣,文學家、書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早年拒朝廷徵召之命,後被徵辟為司徒掾屬,任河平長、郎中、議郎等職,曾參與續寫《東觀漢記》及刻印熹平石經。後因罪被流放朔方,幾經周折,避難江南十二年。董卓掌權時,強召蔡邕為祭酒。三日之內,歷任侍御史、治書侍御史、尚書、侍中、左中郎將等職,封高陽鄉侯,世稱“蔡中郎”。董卓被誅殺後,蔡邕因在王允座上感嘆而被下獄,不久便死於獄中,年六十。


蔡邕精通音律,才華橫溢,師事著名學者胡廣。除通經史、善辭賦之外,又精於書法,擅篆、隸書,尤以隸書造詣最深,有“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有神力”的評價。所創“飛白”書體,對後世影響甚大,被《書斷》評為“妙有絕倫,動合神功”。他生平藏書多至萬餘卷,晚年仍存四千卷。有文集二十卷,早佚。明人張溥輯有《蔡中郎集》,《全後漢文》對其著作也多有收錄。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保留完整的清代民居


像這樣保留完整的老房子

確實不多見了

老房子地基很高

經過這麼多年風雨的侵蝕

依舊可以正常使用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靜靜流淌的康溝河


煙霧朦朧

再加上綠油油的麥田的映襯

冬日裡的康溝河顯得格外寧靜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蠻楊村文化廣場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後黃村·皓宇養老中心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後黃村·實驗幼兒園


不到村裡邊看看

真的體會不到時代的發展

蠻楊村的文化廣場

後黃的皓宇養老中心

還有一點也不輸縣裡的後黃實驗幼兒園

這些曾經村裡人想都不敢想的東西

嘿~!還別說,現在都有了!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蔡莊衛生院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蔡莊衛生院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蔡莊衛生院分院


以前農村人看病不方便

拍個片子都要跑到縣裡甚至市裡

現在的醫療條件提高了

多種現代化醫療設備

讓老鄉們看病不用再東奔西跑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瑤臺趙氏精神病專科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瑤臺趙氏精神病專科


說起瑤臺精神專科

十里八村沒有不知道的

別說周邊縣市

就連全國各地前來問診的都不少

趙氏精神專科還是咱縣

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注意看上邊證書,衛生部頒發的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鹿村·康溝河酒莊


如果有機會

強烈建議大家去康溝河酒莊轉轉

酒莊坐落在曾經的白鹿崗上

置身酒莊,彷彿置身歷史的深坑之中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

皆能聞到人文的氣息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玉石雕刻


玉石雕刻也是蔡莊的一大特色

遺憾的是當天去的是車間

沒有拍到雕刻的成品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雲成號


說起蔡莊瑰寶

雲成號必是其中之一

關於雲成號,有這樣一段簡介


雲成號創立於清末同治年間,主要製作木版年畫、木版佛畫、神碼(紙馬)版畫、古籍刻印、拓印佛像等,以木版年畫和木版佛畫見長。宋代孟元老撰寫的《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時節即印施佛像(卷三);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卷七);近歲節,市井皆印賣門神(卷十),皆印證了北宋國都開封即為中國木版年畫的發源地,同時木版佛畫及紙馬雕印的應用也一度極為繁榮。


在1984年,雲成號中斷40多年後,當年僅12歲的劉蘭昌成為第四代傳承人後,開始在父親劉長嶺的指導下,利用課餘時間來學習刻制木板佛畫雕版、圖章,並練習印刷木板佛畫,他起初從臨摹開始學習,由簡單的小版畫開始練習,逐步由簡到繁,到最終能獨立完成木板佛畫的雕版,期間他付出的辛苦與汗水只有自己才知道。經過4年的學習,他在16歲就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雲成號木板佛畫從繪稿、雕版、套色印刷、手繪填色等全套流程。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香王村制香工藝


未進其村,先聞其香

一點也不誇張

道路兩旁滿是制香的工坊

這些正在晾曬的香

不久後就要發往全國各地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蘭南高速與安羅高速交匯處


寫在最後

有吃有喝,無憂無慮的生活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願這份勤勞與質樸

指引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走的更好、更遠


不要私藏哦

放到圈裡讓大家看看

尉氏蔡莊街裡剛拍的,朋友都在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