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水月的我,是我非我;撥開水鏡,還原本我,一切如願

常言說,人貴有自知之明。

道理大家都懂,但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這並不是一件你說理解、懂了就能做好的事情。

多少人奔波一生,追求無數,有名利雙收,有錢權在手,但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認識自我、自知之明?

細想而來,原來我們對於自己,其實只是一個陌生人,或者還有另外一個更為耳熟的說法:一個熟悉的陌生人。

鏡花水月的我,是我非我;撥開水鏡,還原本我,一切如願

讀了《對於自己,你只是個陌生人》一書,原來我才發現:我自以為熟悉的自己,原來有可能是一種假象。

《對於自己,你只是個陌生人》的作者是高莉娟,是著名的心理諮詢師、沙盤遊戲治療師,從業五年來幫助眾多心理患者走出人生困境。作者喜歡文字,於是她細心留心生活、傾聽心理患者的大大小小的心事、剖析和總結職業的真實案例、再融合生活的各類大小事,最後有了《對於自己,你只是個陌生人》這本書的面世,通過文字與這個世界保持真情溝通。

第一次發現:原來我們自己才是自己的陌生人,自以為了解自己有可能是一種假象。

說到陌生人這個詞,我們一般都會想到是別人,一個我們從來沒有見過或聽說過的人,我們才會稱呼他為陌生人。那為什麼我們自己也會被稱為一個陌生人?一天24個小時,一年365天,每時每刻都在一起的自己,為何被作者冠上了“陌生人”的頭銜?

鏡花水月的我,是我非我;撥開水鏡,還原本我,一切如願

閱讀《對於自己,你只是個陌生人》這書,在作者的筆下,不同角度和層面來描述為何你只是個陌生人,還是屬於你自己的陌生。認識到陌生的原由,才有機會去正視問題,尋找解決的方案,最後找到自我,做一個熟悉自我的人。

對自己的定位認識不清。

不信?你靜下心想一下這些問題:我是誰?人生定位是什麼?如何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如何做到擁有幸福美滿家庭、以及事業有成的雙贏?家庭與事業起衝突時,又是如何解決呢?

然而人生,並不是只有以上提到那幾點問題,會有更多錯綜複雜、防不勝防的問題突襲而來,你是否能清楚地給出定位呢? 或者當問題來臨時,是否能及時反應是哪個問題,問題發生的契機和原因呢?是否能及時想到應付的方案或方法呢?

鏡花水月的我,是我非我;撥開水鏡,還原本我,一切如願

是以生活的力不從心,都是有緣由的。對自己的清晰定位,分清角色的邊界,才能從紛擾煩雜的選項中抽絲剝繭,選出最佳選項。

認識自己,信念轉變。

奧普拉•溫弗瑞說過“史上最偉大的發現就是,一個人只要改變了態度,就能改人生。”

我們大多數人或許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自己在努力一件事,例如考大學、考各類證書、工作上各種任務或者人生道路各個關卡,但結局卻不如人意,你會不會產生“我就是這個樣子”、“這就是命呀,怎麼也改變不了”、“我一輩子就這樣沒出息的”等一些消極想法呢?

其實這個想法就是我們所說的信念、態度,如果我們一直都被這種消極的想法所控制,不改變態度、積極掌握自己的主動權,最後的結局或許還真如上所述。

事情沒有對錯。讓你難受的是你對這件事的看法、在意程度。

如書中提到一個例子,作者的閨密過年回婆家,帶的東西有點多,就打電話給她公公來火車站接送。到家後又跟婆婆說要做一床棉被,說婆婆做的棉被比商場裡的上千塊的蠶絲被還好。

鏡花水月的我,是我非我;撥開水鏡,還原本我,一切如願

在我們看來,到車站接送和做一床棉被,是多麼小的一件事。作者閨密之前的想法:這麼簡單的事,自己都能做到,為什麼還要麻煩老人家來操這心。原來替人著想、不麻煩別人的好意卻在背後被說是一家人不是一家人,那是多傷人。

直到後來,作者閨密的想法轉變,就多多麻煩兩位老人家,反而獲得了好處,也讓老人家有了真正一家人的實感,雙方其樂融融。

一生之中,我們一直都在追求,追求豐厚的物質條件,實現自我價值、理想。但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很重要的前提:認識自我。

鏡花水月的我,是我非我;撥開水鏡,還原本我,一切如願

《對於自己,你只是個陌生人》一書,對於渴望打破生命極限,改變自我的每個人,都是一本床頭必備讀物。詳讀這書,在“為什麼”“是什麼”“如何做”這三方面,作者進行適當的展開,理論與案例的相結合,讓那專業心理知識簡易化,更容易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