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讓梨到底怎麼讓

孔融讓梨的故事早早就紮根了我們的童年,漫天的誇獎引導著我們崇拜的模仿,傳統美德在掌聲裡閃閃發光。當時也沒覺得有什麼,反正都是課文讀會了,聽懂了,考試的時候知道懂事地寫謙讓的答案,剛學過以後還真發揚過風格,真心讓了好幾回。時間長了,跟兄弟該爭還爭該搶還搶,也沒什麼感覺。可是長大後,有孩子了就重視起來了,發現這個問題在現實裡有點碰撞。我教孩子謙讓,可是總有小朋友好像沒學過孔融讓梨一樣,各種爭搶,然後勝利了沾沾自喜,我家孩子只會委屈地訴苦,也不習慣爭取,我看著好心塞。調停一兩次還行,經常這樣怎麼辦,或者只有孩子們在一塊兒的時候怎麼辦。然後就說,以後你想玩什麼不用總讓讓的,拿著玩就得了,玩煩了再想辦法商量交換,後來什麼效果我也糟心得懶得看了。有一次我兒子又委屈了,說老師不是說哥哥要讓著弟弟妹妹嗎?那哥哥怎麼不讓著我呢?他自己一直坐那兒玩遊戲,不讓我玩。我簡單地說,因為他是姑姑家的表哥,不是親的哥哥,所以不知道讓你,他家沒弟弟,就他一個,你一個一年級的玩什麼遊戲!然後我兒子不滿意地走開了。這樣的事情太多了,我忽然覺得小孩的世界裡也有很多問題。還有一次,我兒子孝順得端了一盤水果讓我吃,我本來就喜歡吃水果,吃著挺甜的,就忙著緊吃了幾口,結果我兒子驚恐萬分地說,媽媽,我就是讓你嚐嚐。嚐嚐倆字特別強調,我當時就住口了,明白嚐嚐不是吃吃的意思,讓原來如此。一下子明白了,哦哦哦哦,孔融讓梨就這意思,禮節性地讓讓,是一種禮貌,不是貨真價實地讓,別不知廉恥地接受,實實在在地受用,原來是虛的,現代人都實在,這麼玩真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