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紅:恢復高考後,北京首位文科女狀元,作文登人民日報

2008年汶川地震,川內一些地方延遲高考,今年因為疫情,再一次推遲了高考,在大家激動驚訝的同時,想必還有一種想法,那就是見證歷史了!

其實相比較高考延遲,我覺得恢復高考那一年是更加具有跨歷史般見證意義的。恢復高考制度,不是說增添了一種考試類型,人才篩選更加嚴格這樣淺顯的意義。

它改變了數代人的命運,可以說也改變了中國。想要騰飛,一定少不了人才和文化,高考, 的確是考試製度,是硬性的考核,可根據它的性質,高考為我們的飛躍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儲備了人才力量。

劉學紅:恢復高考後,北京首位文科女狀元,作文登人民日報

品學兼優,被迫下鄉

如今大部分的青年從出生起就註定會參加一場高考,才能進入下一個人生轉折點。面對高考,我們會有自信滿滿的時候,有驕傲有焦慮的時候,不管我們是否通過它躍了門龍,至少那段奮鬥的時光不會褪色消散。

所以恢復高考如此重要。

回溯最初,恢復高考帶來的好消息還有很多,比如當年的北京文科女狀元,語文考了99分,作文還登上人民日報,後來她發展如何呢?

這位了不起的女生名叫劉學紅,時代原因,品學兼優的她並沒能一路朝上,順利升學,找工作,開闢事業。

1975年,劉學紅中學畢業,作為知識青年,她和許多年齡相近的朋友、同學被迫下鄉。離開自己的家庭,故鄉,去往一個陌生的環境進行陌生的勞作,劉學紅心中難免忐忑。

在密雲縣高嶺公社四大隊裡面,劉學紅正式開始自己的“改造”。從早到晚,劉學紅的勞作任務讓她基本無暇休息,這是身體上的折磨,不過最讓劉學紅壓抑的還是精神上的閉塞。

下鄉,可能會阻擋她一輩子的發展。

劉學紅家中沒有權勢更不富裕,想要出人頭地唯有靠讀書。所以一直以來,劉學紅的成績都是班級裡數一數二,可是突然的下鄉中止了她的“萌芽”。

那些家中有背景的人也許還能尋求一份好工作,或者繼續出國留學。每次想到自己的未來,劉學紅都是一片迷茫。

劉學紅:恢復高考後,北京首位文科女狀元,作文登人民日報

恢復高考,重燃希望

1977年,恢復高考的消息通過廣播傳到每個鄉村,得知消息的時候,劉學紅正在地裡勞作。沒錯,為了中國的後續發展,廢除的高考即將復興,這是中國的希望,也是青年人的希望。

劉學紅自然激動不已,知識改變命運的時機到來了,她看到了曙光。不過想通過高考走出去不是易事,那一年是高考大年,各個地區的年輕人甚至中老年都踴躍報名參考,所以想要拔得頭籌或者說脫穎而出不簡單。

劉學紅:恢復高考後,北京首位文科女狀元,作文登人民日報

況且劉學紅已經有兩年沒有進行系統的學習了。

壓力倍增的她沒打算放棄,同公社裡有將近十一人都對高考躍躍欲試,摩拳擦掌了,所以大家一起報了名,平時一起復習互相幫助。

從得知消息到舉行高考,期間有兩個月時間來複習。劉學紅把自己中學的所有課本翻出來,從頭到尾做了細緻的複習,因為沒有教輔資料,他們想要勝券在握的走進考場還需要下功夫。

大家四處搜尋了往年的高考試題,摸清考試題型,又幾乎把教材書上的知識點都背得滾瓜爛熟才稍微定心。

九月份高考如期而至,劉學紅滿懷激動走入考場,雖然心情有些緊張忐忑,但是翻開試卷後便放鬆下來,因為那年考試題目並不難,而且大部分的試題都是劉學紅練習過多次的!

考試以後,大家焦慮的想要知道成績和錄取院校,但其實當年並沒有對外公開成績,只是根據排名,各大高校錄取了對應級別的考生。

那為何劉學紅會知道自己的語文成績,還是文科狀元呢?

劉學紅:恢復高考後,北京首位文科女狀元,作文登人民日報

文科狀元,事業有成

原來劉學紅在語文考試裡寫了一篇作文取名《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文章大致內容都是她下鄉勞作的有感而發,因為筆觸細膩,文字感人,讓閱卷老師讀了都眼眶溼潤,所以只扣了一分!

通過老師的推薦,這篇作文刊登上了人民日報,群眾們閱讀了她的文章,都讚不絕口,並且很快劉學紅又收到了北京大學寄來的錄取通知書。

劉學紅:恢復高考後,北京首位文科女狀元,作文登人民日報

要知道當年高考作文登上人民日報的有且僅有兩名考生,劉學紅佔其中之一,聯繫到她能被北京大學錄取,大家便自然而然的認為劉學紅便是當年的文科狀元了,但其實,我們並不知道總分上劉學紅是否是狀元。

劉學紅在北京大學就讀的也是中文系,和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打交道。而且劉學紅一直感恩高考給她帶去的轉折,每當有人問起她語文只差一分滿分的事蹟,她都會感嘆,感謝高考,感謝沒有輕言放棄的自己。

那麼當年的文科狀元,如今發展得如何?

中文系畢業以後,劉學紅在中國青年報任職編輯和記者,工作充實也獲得不少收穫與經驗。因為自己的文學功底,踏實的工作態度,劉學紅的事業蒸蒸日上,不久擔任了青年在線的總經理。

現在她已是傳媒新聞行業裡獨當一面的女強人了。

劉學紅:恢復高考後,北京首位文科女狀元,作文登人民日報

大家在聽聞劉學紅的故事後,都會感慨她的勵志和自強不息,靠著自己的能力與努力爬出泥潭,為自己推開新世界的大門。

而還有一個層面就是高考,雖然是剛剛恢復高考,就已經吸引了不少文化人前去報考,這說明中國的知識青年需要這樣選拔式的考試,才能讓寒門弟子公平公正的走出家門走出困境,於任何人來說,高考沒有捷徑,你付出的多少努力,換取多少成績。

在看別人的故事激動之餘,如何把這樣的精神融入自己便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