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蘭屯的杜鵑(二)

沿一人工斧鑿的石階攀援而登,人們躬身匍匐,手腳並用,汗流浹背,氣喘吁吁。

坐下來休息的;半路退卻的;照相留念的;繼續勇敢攀登的……摩肩擦踵,人流如織。

終於,爬到了山顛的花盛處。

扎蘭屯的杜鵑(二)


腳下軟綿綿的,剛剛泛綠的塔頭墩草與嫩綠的牛毛氈草一簇簇一叢叢,擠擠挨挨地生長在山坡鬆軟的沙碩土層上。身高六七十釐米的灌木杜鵑花樹安逸地生長開放在這綠草的懷抱中。

塔頭墩草與牛毛氈草根系發達,能網絡成團塊,防風固沙,蓄水保溼。起到了防止水土流失養護杜鵑花樹的奇功異效。

可能就是這得天獨厚的一方環境,才成就了這寒地杜鵑生長的天堂!而山前水量豐沛的雅魯河水的蒸騰,又為其提供了充足的水分。

再看毗鄰,背對著河流的山坡,風化的碎石雖然已經形成了沙土層,但只零星地生長著幾莖衰草,幾棵伶仃的小灌木,沒有塔頭墩草與牛毛氈草的植被表層。

杜鵑花兒們已經綻滿了枝株!仔細看,杜鵑花溜圓的花朵直徑約2釐米,由五片兒粉嫩的花瓣兒構成,中間伸張著一束針狀的紅黃相間的雄蕊雌蕊。再每由五朵花朵攢成一個個的花團——空透的毛絨團球。

花團們晶瑩剔透,笑臉迎人,靚麗俏皮,珠聯璧合;花球們團團錦簇,別有一番神采!

扎蘭屯的杜鵑(二)


花團們綴滿枝頭,像鳳仙的瀟灑,像蒲公英的欲飛,像牽牛花的奔放,像扶桑的熱烈,像矢車菊的頑強,像女俠客獨闖江湖的豪爽——十足的山野氣息呢!

意態從來勝容顏,金烏正午,春風吹拂,陽光沾裳。再仔細瞧,杜鵑花兒們變得像文靜的少女,羞羞澀澀,典典雅雅,高傲矜持,超凡脫俗;可能爭春太早,略顯冷僻,孤傲;但她只向著太陽,做著甜美的青春的夢幻;又像一位賢淑志氣的美才女,雅稚豐滿,冰潔玉潤,孤芳自賞,鬥風凌寒;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冰冷香中抱膝吟,不屑與凡夫俗子為伍呢!

遊人川流不息,徜徉於花樹小草間,我真心痛啊!腳下的植被有的地方已經碾踏鬆散,個別的地方竟然像被耕耘了一般,有的地方淺層的岩石已經裸露——竟然僅僅只是十四五釐米厚的土層啊!

扎蘭屯的杜鵑(二)


草兒們真可憐,根鬚被踢踩暴露的,折葉飄零的,分身枝解的,連根拔起來的,橫屍沙場的……株株片片,滿目瘡痍!

如果荼毒了草兒們,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接著,杜鵑花們也要慘遭滅頂之災了。真擔心,這一瞥驚鴻的北國的花精靈也絕塵而去啊!

應該立即建立保護性的機制!

被人類屠戮絕滅的自然的美好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社會在進步,旅遊開發也要及時地人性化與人文化啊!

當地的主宰的肉食者們想到了嗎?

哪怕建設及其簡單的人行甬路與護欄。

我再不想登此杜鵑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