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樣的人生才算自律?我從這本書裡找到了答案

在看文章時,我們常會看到這樣標題的文章:“自律的人生到底有多爽?”、“自從我自律後,人生都開掛了”、“自律的人生才自由”。

那到底什麼是真正的自律呢?早睡早起、堅持運動、注意飲食、持續努力的行為就是自律啦?我從《少有人走的路》裡找到了想要的答案。

到底什麼樣的人生才算自律?我從這本書裡找到了答案

《少有人走的路》是由M·斯科特·派克所著的一本文學類書籍。這本書在出版後沒有做任何宣傳,但經過人的口口相傳,在美國暢銷榜上連續暢銷了20多年。

書的開篇就提到了人生苦難重重,消除人生苦難的首要方案是自律。所謂自律,就是以積極而主動的態度,來解決問題。

局部的自律只能解決局部的問題,完整的自律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我很認可作者M·斯科特·派克的說法,一個人成不成熟的主要表現在於他是否自律。自律不是牛人的標配,而是一個成熟人的標配。

自律不是單一的行為,它包含以下了四個方面:

1.延遲滿足感

說到延遲滿足感,我們會想到著名的棉花糖理論,它的核心觀點是如果小孩子能夠忍住不吃眼前的一塊糖,等上一刻鐘,他們就可以得到兩塊糖。

到底什麼樣的人生才算自律?我從這本書裡找到了答案

具有延遲滿足感的人,他會放棄暫時的安逸和承受當前的痛苦,通常,他的回報也更大。

同樣都是一個不喜歡當前工作的人,A選擇了下班後瘋狂玩耍來彌補上班的不開心,B選擇了痛苦的看書學新技能以找到更好的工作。

相信不出幾年,A還在不喜歡的崗位,備受煎熬。而具有延遲滿足感的B會找到自己更喜歡的工作,內心充盈。

2.承擔責任

這幾年“原生家庭”的概念盛行,不少成年人把自己的問題都歸結為原生家庭,因為父母對小時候的自己怎麼怎麼樣,導致自己心理缺陷,在成年後,有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

原生家庭固然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可如果把這一切都歸為父母的責任,而不是自己承擔起責任,那就是逃避問題的表現。選擇逃避,問題依然在,甚至會愈演愈烈。

到底什麼樣的人生才算自律?我從這本書裡找到了答案

我很喜歡這麼一句話:二十歲的容貌是父母給的,四十歲的容貌是自己給的。一個人的容貌從父母那遺傳而來,好與不好,我們無法選擇,可如果我們選擇承擔自己的責任的話,我們可以通過努力學習服裝搭配、化妝技術、增加見識、多多讀書來讓自己的面貌變更好。

這就是古人說的,相由心生。

3.尊重現實

現實是什麼?《把時間當作朋友》中說,現實是速成絕不可能,現實是完美並不存在,現實是未知是永遠存在的,現實是現狀無法馬上擺脫。

一個人寫了幾篇文章,就開始質疑自己沒有寫作的天賦;一個人努力了一個月,就覺得自己已經夠努力了,可現實還是沒有改變,自己沒有變得更厲害。

到底什麼樣的人生才算自律?我從這本書裡找到了答案

類似這種想法,都是不尊重現實的表現。只有認清了客觀的現實,才會靜下來來,花費時間,打磨自己,等待花開。

4.保持平衡

“保持平衡,意味著確立富有彈(性xìng)的約束機制。”保持平衡,實際上是一種人類為了生存必須擁有的反饋體系。

以生氣為例,當我們的心理或生理受到冒犯時,遇到傷心事時所產生的一種負面情緒。這是人類為了生存,而留在基因裡的一種必不可少的反擊方式。

刻意壓制自己,不讓自己生氣的情緒釋放出來,反而會讓這股氣傷害到我們的心理。必要的生氣是我們的保護色。

到底什麼樣的人生才算自律?我從這本書裡找到了答案

人生苦難重重,為了消除痛苦,我們必須要自律。學會延遲滿足感 、學會承擔責任、學會尊重現實、學會保持平衡。

這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很難走,但堅持下去了,迎接我們的勢必是一條充滿花開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