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奴制下一場基於母愛的謀殺

評《寵兒》 託妮·莫里森著

首先我想在這裡需要說明一下,評論的這本書由美國女作家託妮·莫里森所著,英文名字是Beloved,在1998年曾經翻拍過以該原著為基礎的電影。如果你用漢語“寵兒”可能會搜到另一部電影,那個是講的歐洲宮廷生活,跟今天要評的這本書是兩碼事的。

《寵兒》這本書基於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叫瑪格麗特的女性黑奴,她計劃帶著孩子逃離位於肯塔基的農場。當他們逃到俄亥俄州的時候,農場主還是追了過來。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回到農場,受到做奴隸的折磨,瑪格麗特便親手殺死了孩子。

黑奴制下一場基於母愛的謀殺

圖為受壓迫的黑奴

書中的母親塞絲,就是以瑪格麗特為原型的。她被賣到一個叫“甜蜜之家”的農場,在這裡遇見了她的丈夫黑爾,並和他育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這農場的主人本是一對慈祥的老夫妻,他們對待黑奴們都很慈善,還經常幫助他們。但這農場的男主人患病去世後,女主人傷心過度不再打理農莊,而把它託付給了自己的兩個侄子,書中稱他們是“學校老師”。學校老師對黑奴們極其兇殘,塞絲決定獨自去投奔黑爾在俄亥俄州的母親。學校老師最終還是找到了塞絲,在最後關頭,塞絲殺了自己的三個孩子。只是兩個兒子沒有真正被殺死,只有最小的女兒死去了。在為小女兒舉行葬禮的時候,塞絲讓人在女兒墓碑上刻上“beloved"(寵兒)這個詞,當做女兒的名字。

而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在黑奴製取消後塞絲一家的生活情況。如今的塞絲和女兒丹佛生活在一起。他們住的房子經常鬧鬼,有不少人猜測,這就是寵兒的冤魂。有一天,一位自稱是“寵兒”的漂亮姑娘昏倒在塞絲家門前,塞絲便收養了她,鄰居們都猜測這是寵兒冤魂化身過來的。塞絲和丹佛都對寵兒極其依戀,像布偶娃娃一樣被寵兒擺佈,心情隨著寵兒心情的變化而變化,不能自拔。最後,寵兒在一場混亂中消失在人群裡,塞絲躺在床上毫無希望地等死。

黑奴制下一場基於母愛的謀殺

對我而言,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塞絲殺自己孩子的片段。試想一下,當時的塞絲該有多麼的無助與絕望啊。當母愛在孩子身上成了負擔,當母親對孩子最基本的撫養都很難以實現的時候,一位母親可以絕望到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受非人的折磨而親手殺死他們,而這樣的時代,又是怎樣一個讓人心痛的時代啊!

縱觀整個黑奴制時期,為了所謂的資本積累,一批又一批的黑人被迫離開了自己的家鄉,淪落為奴。值得慶幸的是,現在我們的社會再也不是一個“人吃人”的社會了。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已讓我們感到了生活的幸福。但是現在我們看起來匪夷所思的事情,在那樣一個時代卻是血淋淋的現實。

重複歷史本沒有用,只有直面歷史,真正瞭解它的來龍去脈,並能從中有所反思的時候才算真正的有用。一場浩劫過後,不應該支取拯救已成廢墟的家園,更重要的是,應去拯救那些墮落的靈魂。

黑奴制下一場基於母愛的謀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