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喊著辭職一邊繼續加班,這部劇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近日,一部名為《我,到點下班》的日劇迅速成為了觀眾們熱議的話題。

在國內,有關“996”工作制的討論甚囂塵上,而《我,到點下班》則反其道而行之,描繪出了在職場中的另一種“普遍”現象。


一邊喊著辭職一邊繼續加班,這部劇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我,準點下班》劇照


在劇中,吉高由裡子飾演的東山結衣是一名互聯網公司的職場女性,她推崇並貫徹“到下班時間就回家”的理念。

雖然在工作中努力且高效,但是卻更重視自己的私生活,下班後會盡情享受生活、不再過問工作。

這和996的工作理念形成了鮮明的反差,也難怪當我們忙不迭地去討論國內公司為何陷入加班泥潭時,此劇會又一次觸碰到了觀眾們敏感的神經。


一邊喊著辭職一邊繼續加班,這部劇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女主角的“工作宣言”


然而,本文並不想針對“996”做出什麼討論,也不是單純《我,準點下班》的單篇劇評,而是想和大家聊聊一個經久不衰的問題:

為什麼日劇總能觸碰到我們的“痛點”?

近些年,在幾部優秀日劇作品的影響下,國內觀眾對於日劇的關注度也水漲船高,去年熱映的《我是大哥大》、《非自然死亡》更是掀起了一陣日劇熱潮。


一邊喊著辭職一邊繼續加班,這部劇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我是大哥大》甚至在國內掀起了一陣“沙雕、雷人”的網紅劇審美


但這些僅僅是日劇的一個部分、一扇窗戶,若要完整了解日劇,摸清房間構造,就應該熟悉其本身包容多變的話題,以及對社會問題的多維度剖析。

誠然日漸低迷的日劇市場或許難以再現當年的輝煌,但其“造梗”以及“抓熱點”的能力還是值得我們去好好聊聊的。

一邊喊著辭職一邊繼續加班,這部劇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符合當下,反應時代

一邊喊著辭職一邊繼續加班,這部劇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日劇總是有各種各樣的辦法,來探討這些社會問題。說起加班文化,日本相比起我國也是不遑多讓。

《我,準時下班》就是以此為切入點,來重新審視當今年輕人對於生活、企業、工作等有關切身利益的事情。

“996”工作制在日本老一輩中司空見慣,他們為了工作拼上了自己的精力、身體、甚至生命。這些都被年輕人看在眼裡,但之後的結果呢?

與其拼盡全力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還不如從現在開始享受人生,這種“無慾望”狀態普遍在年輕人中蔓延。

所以說《我,準點下班》是在痛批加班文化,不如說它僅僅是描繪了部分年輕人的所思所想而已。


一邊喊著辭職一邊繼續加班,這部劇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我,準時下班》女主調侃加班


這種符合時代,反應當下年輕人生活狀態的日劇著實不少,2016年《寬鬆世代又如何》可以說是反映時代的代表作。

這部劇由岡田將生、松坂桃李、柳樂優彌主演,講述了人稱“寬鬆世代”的三名男子因事業、家庭、友情而一直奮鬥的故事。展現了當代都市青年初入職場的困惑與迷惘:與前輩比起來,他們有著自己努力的步調,也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


一邊喊著辭職一邊繼續加班,這部劇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所謂“寬鬆世代”是指1987年以後出生的小孩,因其考試不發表排行榜成績,奉行寬鬆的教育方法。但寬鬆世代真的寬鬆嗎?

“為了緩和自己對下一個世代的恐懼,最方便的詞彙就是寬鬆世代了。”被問及拍攝《寬鬆世代又如何》的初衷時,宮藤官九郎笑著說道。在他看來,寬鬆世代不是沒有努力,他們只是在嘗試用自己認可的方式努力。


高高在上的前輩,無休無止的加班,每天猶如倉鼠般,在格子間不停奔忙,原來我們一出生就活在了社會的偏見中。


一邊喊著辭職一邊繼續加班,這部劇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寬鬆世代又如何》臺詞


不論名字簡單直接的《我,準點下班》,還是相對有門檻的《寬鬆世代又如何》,都會用一些屬於自己的形式,剖析社會問題,有時幽默諷刺,有時殘酷無情。

儘管形式只是手段,但我們也可由此看到,日劇的未來,正在這群年輕人的手裡。

一邊喊著辭職一邊繼續加班,這部劇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直面黑暗,經久不衰

一邊喊著辭職一邊繼續加班,這部劇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如果說《我,準點下班》等作品是抓住了年輕人所思所想,試圖通過共鳴引起觀眾“痛點”的話,那麼以《白色巨塔》為代表的職業劇則是以另一種形式戳中了觀眾們的心。

在日本,正統的職業劇不在少數,這其中頂尖的既有講述醫療黑暗的《白色巨塔》,又有講述銀行家爾虞我詐的《半澤直樹》。

但無論是醫生還是銀行家,這些職業都需要極強的專業性和嚴謹性,一點也馬虎不得。所以它們最大的特點就是“穩”:穩定的質量、穩定的主創班底以及穩定的觀眾群。


一邊喊著辭職一邊繼續加班,這部劇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半澤直樹的大結局收視率曾創下驚人的42.2%


與此同時,無論是什麼類型的職業劇,其中都會有對當時熱門社會問題的一些映射和反思,有時甚至會將真實發生的社會新聞融入其中。

這樣既拉近了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又能讓這些偏硬核、生澀的職場劇,對於年輕人有著刺激和科普的作用。

可以說,日本的職業劇不僅直指了一些社會的陰暗面,而且還通過專業和嚴謹的精神讓觀眾更瞭解那些“光鮮亮麗”的行業,相比起我國拿著職業劇的幌子談戀愛的劇作,更具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邊喊著辭職一邊繼續加班,這部劇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題材多元,具體細化

一邊喊著辭職一邊繼續加班,這部劇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除了上述的兩種類型之外,日劇在針對具體市場的劇集也非常細緻多元。就拿主打女性為主的電視劇為例:有探討兩性關係的《晝顏》、《最完美的離婚》,有主打職場女性的《東京女子圖鑑》、《賣房子的女人》,也有主打強勢戀愛的《大戀愛》、《高嶺之花》等等。

可以說這些劇集對女性如何看待自己、解救自己、揮霍自己、釋放自己有多維度的解讀,不管你屬於那個層級的受眾,總有一款能夠戳中你的內心。


一邊喊著辭職一邊繼續加班,這部劇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然而這些電視劇從表面看來是關照女性,但其實也在一定程度上也映射出了日本社會嚴重的性別不平等,比如生育問題,家庭事業衝突等等。

或許正是通過這些不平等的矛盾,才誕生出了一個又一個有趣而又現實的劇作出來,而去年最有意思的愛情故事,當屬《大叔之愛》。


一邊喊著辭職一邊繼續加班,這部劇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這部試水性質強烈、看上去品相不佳的日劇由2016年末的同名短片衍生而來,但可誰曾想到正是這樣一部看似偏離主流題材的作品最終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大叔之愛》講述的是諸事不順的普通公司職員同時受到同性上司和後輩追求後發生的有趣故事。將如此題材以一種平和有愛又理所當然地呈現,並配上日式雞湯和毫無偏見的戀情向觀眾娓娓道來時,便有了一種很奇妙的觀感。

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叔之愛》也算女性向或者是細化之下的作品,但它也會傷害某些直男的“痛處”吧。


一邊喊著辭職一邊繼續加班,這部劇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住手,不要為了我而廝殺了!”《大叔之愛》的臺詞讓人忍俊不禁。


一邊喊著辭職一邊繼續加班,這部劇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寫在最後

一邊喊著辭職一邊繼續加班,這部劇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每一年似乎都可以聽到類似“日劇的巔峰時期早已過去”這樣的言論,但同時我們看到,日劇創作者在內容創新上從未停止腳步。

可以預見的是日劇正一步步走出“圈子”,受到越來越多觀眾的認可。但在向日劇取經的同時,我們也不應妄自菲薄。

3月份播出的《都挺好》就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它也反映了很多關於當下的社會問題,讓人看到了國產劇的進步。所以真的可以期望,今後國產劇中的能有更多元化的呈現。


一邊喊著辭職一邊繼續加班,這部劇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都挺好》“第一男星”倪大紅老師


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

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時的不滿意,就灰心,因為更好的劇在未來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