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來的報復性消費,賺錢攢錢才是共識

報復性消費的最大難題:沒錢

​以餐飲業為例,2003年SARS的爆發,也曾重創餐飲行業,在最嚴重的時候整個行業的增速最高下降了30%。直至當年9月,餐飲行業才回到前一年的水平。歷史經驗中並沒有所謂的報復性消費。

​還有一點,2003年和2020年沒發比,2020是全國封城,2003才封了幾個地方?2003年還是2G時代,都用的功能機,別說短視頻,就是網都不能上,疫情的事也就是偶爾看看電視新聞,90%的國人生活照舊如常。哪像現在草木皆兵,關門閉戶,工廠停產,店鋪歇業。

哪來的報復性消費,賺錢攢錢才是共識


​原因很好理解:當疫情席捲大多數行業,大家的工資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影響,甚至銳減。“比起報復性消費,我更需要報復性存錢和賺錢。”這是疫情後大多數普通人的共識。這無疑也給了企業一個警醒:大家都不容易,你不能粗暴地把自己的損失,通過漲價讓消費者買單了。

​大家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