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平均工資數據新鮮出爐,網友:抱歉,拖大家後腿了

2018年已經過去了5個多月,但它的傳說還一直都在,比如房價升了多少,每個行業工資平均多少。據最新消息公佈,2019年5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18年平均工資數據。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和小編一樣,好奇心四起。

到底18年大家平均工資達到了多少,自己是不是又拖後腿了?哪些地方平均工資遙遙領先?哪個行業工資增長最快?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2018年平均工資數據新鮮出爐,網友:抱歉,拖大家後腿了

5月14日,2018年平均工資數據出爐。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

2018年,我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82461元,比上年增長11%,增速比上年加快1個百分點;

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9575元,比上年增長8.3%,增速比上年加快1.5個百分點。

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8380元。(規模以上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

哪些行業平均工資最高?

分行業門類看,城鎮非私營單位方面,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47678元,金融業129837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23343元,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79倍、1.57倍和1.5倍。

這三個行業的月平均工資已經超過1萬元大關,位居“平均月薪萬元行業”之列。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年平均工資首次突破14萬元,佔據各行業平均工資水平的首位。這是繼2016年首次超過金融業後,IT業平均工資水平連續第3年繼續力壓金融業。

城鎮私營單位方面,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也是這三個行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76326元,金融業(主要是各種保險代理、典當行和投資諮詢公司)62943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61876元,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54倍、1.27倍和1.25倍。

哪些地方平均工資最高?

分四大區域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由高到低依次是東部、西部、中部和東北,分別為93253元、75755元、68969元和65411元,同比名義增長率分別為10.0%、10.9%、12.7%和9.9%。最高和最低區域的平均工資之比為1.4,與上年持平。

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由高到低依次也是東部、西部、中部和東北地區,分別為55230元、43842元、41047元和37071元,同比名義增長率分別為9.2%、6.3%、8.8%和6.9%。

哪些行業工資增速最強勁?

除了要看工資絕對水平外,還要看工資的增長趨勢,那麼,哪些行業的工資上漲最快?

從增長速度看,城鎮非私營單位方面,年平均工資增速最高的三個行業依次為採礦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以及批發和零售業,增長率分別為17.2%、14.4%和13.1%。

城鎮私營單位方面,年平均工資增速最高的三個行業依次為金融業,衛生和社會工作以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率分別為20.4%、10.7%和10.2%。

哪些行業平均工資最低?

年平均工資最低的行業分別是農、林、牧、漁業36466元、住宿和餐飲業48260元、居民服務、修理和其它服務業55343元,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44%、59%和67%。

哪些行業工資增速最低?

城鎮非私營單位方面,增速最低的三個行業依次為農、林、牧、漁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以及住宿和餐飲業,增長率分別為-0.1%、4.6%和5.5%。

城鎮私營單位方面,增速最低的三個行業依次為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以及農、林、牧、漁業,增長率分別為3.3%、3.9%和6.1%。

看了以上2018年的平均工資數據,大家有何感想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