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抗疫日記(17)那些漲價的口罩最後總是要還的

4月8日 晴 9-18度


身體狀況:佳


疫情動態:紐約市公佈新冠死亡患者族裔比例初步統計數據,亞裔最低,西裔非裔最高,白人次之;紐約降半旗向所有在新冠疫情中死去及犧牲的人致哀;佛羅里達州向紐約捐贈2400臺呼吸機,捷藍航空免費運送;達美、美聯航、捷藍航空免費運送馳援紐約的醫護人員;紐約州發放100萬瓶免費免洗洗手液至62個郡。截至今日晚9點,美國新冠確診病例達43萬零376人,死亡1萬4739人,治癒2萬3707人;紐約新冠確診病例達15萬1061人,死亡6268人。


有朋友問我昨天為什麼沒有推送,其實推送了。昨天一位同事失聯,失聯前有新冠症狀。事出緊急,所以立刻發帖尋人。幾小時後,獲悉人在醫院,已有好轉跡象,所以將原貼刪除,避免繼續流傳。由於每天只能推送一條消息,所以昨日就沒有更新日記。謝謝各位的關心,也希望同事能夠早日康復。


經過76天,武漢終於解封了。雖然許多市民還沒有回到疫情前的正常生活,但相信這座城市會慢慢恢復生機。還希望解封后出城的武漢人、湖北人能得到其他地方的人的善待。


天還想講講一條大快人心的消息。自紐約市爆發疫情後,紐約市紐約州都下發了文件,嚴厲打擊對必要或重要物資漲價的行為。相信大家在疫情初期想要購買口罩、免洗洗手液等物品時都見識過某些無良商家瘋狂抬價的行為。


紐約抗疫日記(17)那些漲價的口罩最後總是要還的

3月初想要購買口罩詢問了多個微商,價格都讓我望而卻步

今天紐約市長和消費者和工人保護局宣佈,向3家多次哄抬物價的商家提出違反消費者保護法的指控,共計罰款10萬1500美金。其中,位於曼哈頓唐人街Hester街的香港超市是被罰得最慘的一家,因有共計139項涉及口罩、手套、消毒紙巾和洗手液的違規行為,被罰款6萬9500美金。另外兩家被罰的商家則是分別位於皇后區和曼哈頓的藥房,各被罰款1萬2000美金和2萬美金。


在3月初,紐約疫情變得越來越嚴峻時,我和同事曾想前往唐人街的藥房或超市再補充採購一些口罩和消毒用品。但進入店中後,被令人咋舌的價格又嚇了出來。當時是3月10日左右,我們進入一家藥房詢問普通醫用外科口罩的價格,收銀員熱情介紹道,“50元一盒,一盒50只。”


“什麼?”我和同事面面相覷。要知道,半個月前也就是2月中旬,我的同事在當地門店購買的一盒20只的N95口罩才24美金左右。一個月前也就是1月底2月初,我在網上買的非醫用N95口罩一盒20只才10美金左右。1月23日武漢封城那天,我在亞馬遜上買了口罩想到貨後寄給爸媽,當時100只的外科口罩才7美金。


“那N95呢?”我問。“80美金一盒,一盒20只。”“啊?這麼貴?”我脫口道。“再過兩天想買都沒有啦!”收營員說。


這價格也太坑了。“走走走,我們再看看別家去。”我拉著同事進入不遠處的另一家藥房。結果那裡賣得更貴——一盒50只醫用外科口罩賣100美金,N95一隻5美金。


“原來前一家店還算是’良心賣家’啊!”我不由對著同事苦笑了一下。


洗手液、酒精擦片等其他消毒產品更不用說。一瓶8盎司的Purell免洗洗手液2月底我買的時候大約4塊5美金一瓶。我同事告訴我韓國城“一心堂”64盎司的才賣9美金。我當時抱著”不要囤太多,夠用就行”的想法沒有立刻去買。結果就是三天後唐人街某些藥房裡8盎司的免洗洗手液漲到了10美金。


我2月底在亞馬遜上買的3美金出頭的200片裝的酒精擦片,3月中旬香港超市賣到了20美金一盒,價格漲了大概7倍。


3月17日,我去香港超市買菜,一進門就看到了一個專門的口罩專櫃,散裝的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外科口罩、N95口罩應有盡有。有的美國人上前詢價,聽完價格搖搖頭就走了。我的同事告訴我,那裡的N95最高的時候賣到了195美金一盒。


紐約抗疫日記(17)那些漲價的口罩最後總是要還的

更不用說微信裡不敢明碼標價、只敢展示口罩、消毒液等貨品的華人微商了,詢問過幾家,都是比原價翻了至少兩三倍。一盒國內淘寶上賣14元的連花清瘟膠囊,某微商賣到了25美金一盒,而且這藥在美國還沒有通過食品藥品監督局認證。


時勢造英雄,也造奸商。


微信上一邊是堅守在一線的醫院和醫護人員缺乏物資的求援信息,一邊是昧著良心的商家們為發新冠財的大力吆喝;一邊是熱心的華人們捐款捐物馳援前線,一邊是昧著良心的商家們為發新冠財的大力吆喝;一邊是用各種自制口罩遮掩口鼻或乾脆無口罩可戴的市民,一邊是昧著良心的商家們為發新冠財的大力吆喝;一邊是慈善商家為一線人員送去熱菜熱湯,一邊是昧著良心的商家們為發新冠財的大力吆喝;


這些商家沒有想過他們的漲價行為可能讓一些無法負擔高額價格的人缺乏應有的防護,變相地成為疫情擴散的幫兇;這些商家沒有想過,他們的做法損害了華人的形象,將那些出錢出力將重要物資送達一線人員手中的華人的努力白白抵消;他們更沒有想過,這樣高漲的價格讓前來自費購買物資的醫護人員寒了心。


當然這種囤貨奇居的行為也不止存在於華人社區。FBI 4月2日就查封了一個位於布魯克林的猶太人的住所,在那裡繳獲了13萬隻外科口罩、59萬8000個醫用手套、防護服、消毒產品等。這名猶太人以原價7倍的價格向一名新澤西的醫生出售了1萬2000元的包括1000只N95口罩在內的醫療物資。由於這名猶太人還有拒捕行為,最終因襲擊及提供虛假證詞分別面臨最高1年監禁、10萬元罰款,5年監禁和25萬元罰款的處罰。


有的財發之前先摸摸良心和膽子,畢竟漲價的口罩總是要還的。


小貼士:如果遇到哄抬物價的情況,大家可以登陸nyc.gov/dcwp提交投訴或撥打311說出“overcharge”關鍵詞進行舉報。紐約市消費局規定,如果發現有商家就防止或減緩新冠傳播或治療新冠所需的任何個人或家庭用品、服務向消費者多收10%或以上的費用,將被視為違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