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望式攝像頭市場研究及投資機會分析

一、潛望式攝像頭實現高倍長焦,技術不斷升級革新

(一)潛望式技術持續發展,相對傳統攝像頭優勢明顯

近兩年,智能手機攝像頭產業鏈的主要發展重點從提升像素轉變為功能創新。 隨著消費市場對不同距離的物體清晰度要求提升,手機攝像頭的變焦功能顯得尤為 重要。變焦分為數碼變焦和光學變焦,其中數碼變焦是通過數碼相機內的處理器, 增大圖片內的每個像素面積而達到放大目的;光學變焦是通過鏡頭中鏡片的移動, 改變鏡片之間的距離而改變鏡頭的焦距實現變焦。智能手機採用數碼變焦和光學變 焦相結合的變焦方式。

相較於通過前鏡片組和後鏡片組移動變焦的外變焦,內變焦可以保持前後鏡片 之間距離不變,在機身內部完成變焦,也是手機實現光學變焦的主要方式。但由於 智能手機厚度有限,水平放置的攝像頭只能有較小的變焦空間,所以潛望式攝像頭 的光學設計方案應運而生。截至目前,已有眾多手機廠商搭載潛望式攝像頭方案實 現高倍率變焦。

潛望式攝像頭市場研究及投資機會分析


潛望式攝像頭市場研究及投資機會分析

設計原理上,潛望式攝像頭將長焦鏡頭橫向排列,與廣角鏡頭形成垂直佈局, 利用稜鏡折射實現成像。在保證手機超薄外觀的同時,大幅增加攝像頭焦距,更好 的實現光學內變焦,有效解決智能手機厚度不足導致無法支持高倍長焦攝像頭的問 題。

設計結構上,潛望式攝像頭與傳統攝像頭相似,均含有感光芯片、鏡頭組、紅 外濾光片、音圈馬達。不同之處在於潛望式攝像頭含有1-2個光線轉向元件,由稜鏡 外殼、稜鏡、稜鏡座、支承軸套、支承軸、支承卡座組成。

潛望式攝像頭市場研究及投資機會分析


潛望式攝像頭市場研究及投資機會分析


(二)潛望式攝像頭技術升級,多反射方案引領潮流

與傳統潛望式攝像頭的單稜鏡不同,雙稜鏡潛望式反射技術可以在手機厚度不 變情況下,提升傳感器尺寸,提高成像質量。根據華為2013年申請專利“潛望式鏡頭 和終端設備”,此方案使得光線兩次反射後射入平行於手機平面的傳感器,可以在為 了提高成像質量而使用更大尺寸傳感器和採用OIS防抖技術導致傳感器周邊尺寸增 大時,保證潛望式鏡頭的終端設備厚度較薄。

潛望式攝像頭市場研究及投資機會分析


潛望式攝像頭市場研究及投資機會分析


隨著技術持續進步,多反射潛望式長焦方案出現,其可以在不改變攝像頭模組 長度情況下,增加光程,延長焦距。根據OPPO 2020年申請專利“潛望式攝像頭模組”, 對透鏡組件和圖像傳感器之間光線的傳播路徑的距離進行調整,通過橫向拓展和多 次反射實現焦距大幅延長,並且縮短攝像頭模組在透鏡組件光軸方向的長度。此外, 華為P40 Pro+的潛望式攝像頭也採用此設計,通過光路摺疊實現5次反射光路,光 程比上一代提升178%。

潛望式攝像頭市場研究及投資機會分析


潛望式攝像頭市場研究及投資機會分析


二、市場需求拉動滲透率提升,手機廠商推動技術發展

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放緩,潛望式攝像頭出貨量呈現增長態勢,滲透率不斷提 升。隨著拍照功能逐漸成為智能手機核心競爭力,潛望式攝像頭對高倍數的變焦技 術的實現使其市場需求形成增量拉動。根據TSR數據統計,預計2019年潛望式攝像 頭出貨量將為1300萬顆,滲透率為0.9%;2023年出貨量將增長至8000萬顆,滲透 率達到5.3%。根據TSR數據統計,潛望式攝像頭模組ASP預計為30~40美元,具體 價格隨攝像頭像素和尺寸而變化。

潛望式攝像頭市場研究及投資機會分析


OPPO、華為和三星是潛望式攝像頭的主要應用廠商,推動智能手機光學設備 創新發展。根據TSR數據統計,華為是潛望式攝像頭第一大應用廠商,2019年佔總 出貨量77%,其次為OPPO,2019年佔總出貨量15%。三星預計在2020年進入潛望 式攝像頭領域,與華為並列第一。

三、產業鏈集中度提升,龍頭廠商持續受益

(一)技術壁壘較高,競爭格局逐漸由分散轉為集中

潛望式攝像頭技術升級將帶來一輪新的產業鏈格局變化。攝像頭產業鏈包括上 遊的光學鏡頭、音圈馬達、圖像傳感器、紅外濾光片、稜鏡等零部件,中游模組端, 以及下游手機終端。與傳統攝像頭不同,潛望式攝像頭需要增加一組鏡片和折射稜 鏡,結構和算法複雜度、元件精度要求大幅提升,小型廠商無法持續投入資源創新 技術。因此,行業龍頭企業憑藉規模、技術以及客戶優勢,使得行業集中度進一步 提升。

 模組

相較於鏡頭、CIS行業,攝像頭模組行業集中度較低,市佔率分散,行業前五大 龍頭廠商各佔10%左右。當攝像頭技術向潛望式等高端技術升級創新後,手機品牌 集中帶動產業鏈,資源向一線龍頭廠商進一步傾斜。同時,由於零部件複雜程度提 升,導致潛望式結構模組對技術精度的要求更高,二線模組廠難以突破技術壁壘進 入潛望式攝像頭模組行業。

 鏡頭

潛望式結構對透光性要求的提升以及對鏡片厚度的限制,使鏡頭廠需要重新設 計鏡頭組合,並且對鏡片進行進一步工藝處理。同時,由於潛望式鏡頭中加入玻璃 材質的轉向稜鏡,需要鏡頭廠商對玻璃鏡頭的光路設計、製造有一定技術儲備。鏡 頭行業龍頭大立光憑藉專利優勢以及先進的製造工藝,在高端市場佔高份額,未來 鏡頭龍頭廠商將繼續把握高端市場,凸顯技術優勢。

 稜鏡

稜鏡是潛望式攝像頭在傳統攝像頭上新增的零部件。由於稜鏡有很多面,所以 鍍膜加工和切割難度較高。亞光科技佔據稜鏡市場40%-50%的份額,中光學、水晶 光電緊隨其後,行業集中度較高,但良率普遍較差,ASP約為10-20元人民幣。預計 隨著華為進一步追求10-20倍光學變焦,稜鏡模塊在2020年將有比較明顯的增量。

(二)國內廠商在潛望式攝像頭的佈局和進展

 水晶光電

水晶光電是從事光學影像、LED、微顯示、反光材料等領域的研發與製造企業, 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光電元器件及解決方案提供商。目前,公司是華為P30 PRO 和OPPO RENO變焦版稜鏡模塊供應商,具備量產稜鏡的能力。

 舜宇光學科技

舜宇光學科技是光學產品製造領先企業、國內光學器件龍頭廠商。業務範圍覆 蓋鏡頭、攝像模組、光學儀器等多個領域。公司鏡頭、攝像模組等產品市佔率位於 全球前列。目前,公司已經開始大規模量產潛望式結構鏡頭和稜鏡,是華為P30 PRO 潛望式結構鏡頭和稜鏡模塊的供應商。

 歐菲光

歐菲光是攝像頭領域龍頭企業。公司於2016年研究與開發潛望式攝像頭的變焦 倍率提高、防抖效能增強與尺寸縮小等方面,自主設計潛望式長焦鏡頭和VCM,擁 有關鍵零組件開發能力,為後續持續發展潛望式攝像頭打下良好基礎。

四、投資建議

行業龍頭將受益於潛望式攝像頭帶來的行業增長。建議關注韋爾股份(收購的 豪威科技為CIS龍頭企業)、水晶光電(潛望式攝像頭的反射稜鏡)等的投資機會, 同時建議關注聯創電子、中光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