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人民幣一塊“勞力士”,也曾不被認可

眾多富人對勞力士趨之若鶩,有些是通過它來彰顯身份,有些則僅僅只是單純的收藏。往往是這些收藏者們能夠欣賞到勞力士的真正含義:它是精美的藝術品,而不是財富或權力的象徵。多數人都有一張自己的購物清單,等自己變得有錢後會逐一將它們放進購物車,勞力士往往就是清單中的第一個選項。如果僅僅是因為貴而欣賞勞力士,而忽略它深厚的品牌底蘊,就太不應該了。

  • 早年歲月

追溯起來,勞力士公司實際上是由一個叫做漢斯 · 威斯多夫的德國人在英國創立的。漢斯出生於1881年3月22日,兄妹3人,漢斯排行老二,有一兄一妹。

30萬人民幣一塊“勞力士”,也曾不被認可

漢斯幼年全家福,前排右一為漢斯

他12歲就失去了雙親,叔叔處置了雙親的遺產,這樣孩子們就不需要為生活而到處求人了,之後他的叔叔嬸嬸把三兄妹送到了科堡的一所聲譽良好的寄宿學校讀書。漢斯在那受到了健全的教育,英語和數學尤其出色。漢斯從父母的遺產中繼承了數額不小的財富,但當他年紀還不大時就這些錢就被盜了,之後他不得不自力更生。漢斯的職業生涯起步於一家珍珠出口公司,他的銷售組織遍佈全世界。後來又去了一家位於瑞士的鐘表公司。這家公司的名字叫庫諾·科騰(Cuno Korten),是當時瑞士最大的鐘表出口商之一。在此期間,漢斯學到了大量有關鐘錶製造和各國鐘錶特點的知識。也是在這,漢斯接觸到了製表業內非常有影響力的人物,赫爾曼•艾格勒(Hermann Aegler)就是這個時候認識的。艾格勒的父親去世後留給他一家大型鐘錶半成品加工廠。

  • 發力腕錶

1903年,漢斯前往倫敦定居,為一家制表公司供職。用漢斯的話說,這家優秀的公司有兩個特點:一是優秀的商業能力,另一則是在製表上並不專業。這給了漢斯信心,並於1905年獨立創建了一家鐘錶公司,名叫“威斯多夫 • 戴維斯”。

30萬人民幣一塊“勞力士”,也曾不被認可

威斯多夫 · 戴維斯商標牌

戴維斯是漢斯的姐夫,也是公司背後的金主。創業後,漢斯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進口的鐘表找到銷路。當時腕錶並不受歡迎:腕錶所需的工藝太精密了,所以非常易碎,而且多數是女性在佩戴。上層男士更喜歡懷錶,當時人們覺得懷錶更耐用,可以代代相傳。

30萬人民幣一塊“勞力士”,也曾不被認可

24歲的漢斯,1905年拍攝於瑞士

漢斯是這樣描述自己大舉佈局腕錶時的情形的:

整整14年,我都在負責公司的財務和管理工作。所以從一開始,我們的成功就得到了保證,因為我們的基本政策是隻經營專業鐘錶產品,特別是新產品。

我們的第一個專業產品是旅行手錶,也被叫做組合表,採用最優質的皮革製成。這一系列立即大量投放市場,範圍涵蓋了所有可能的款式和設計。然而即使是那麼關鍵的時刻,我最關心的還是腕錶,我把我所有的青春和樂觀精神都毫無保留地奉獻在了腕錶上。

不過在那時,腕錶並不受歡迎,實際上,它還是被嘲笑的對象:把表戴在手腕上不符合當時的男子漢氣概。當時,世界各地的鐘表製造商也對它的前景持懷疑態度,認為這個新奇的東西不可能成功。

他們反對腕錶的理由如下:

首先,這種表所需的機械裝置必須小巧精緻,因此無法承受手臂的劇烈動作。

其次,即使構造承受住了劇烈運動,灰塵和潮溼的空氣也會迅速破壞機械裝置。

第三,體積太小,裡面的機械裝置無法精確而規律的運行。

即便如此,我還是對腕錶充滿信心,並且下定決心要在英格蘭這個優秀運動員輩出的國家做出些東西來。在我看來,在這裡,我成功的機會才是最大的。

我所承擔的使命意味著要克服巨大的困難。到今天,經過了40年的不懈努力,我們做到了。不僅僅做到了,而且超越了前輩們。我確信,我們的所作所為也為整個鐘錶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漢斯如此看重腕錶的前景,不單單是因為工藝的考量,還有深刻的商業洞察:

與其他國家相比,瑞士製表業因這種新產品的推出而受益匪淺,因為它能更好地跟上現代時尚的崛起和發展速度。

通常來說,腕錶必然會給這個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銷量會自發增加,不僅因為它新穎,而是它本質上需要更頻繁的更新替換。

腕錶比懷錶更易損壞,它就沒辦法作為代代相傳的“傳家寶”。此外,戴在手腕上,它就比以往的表類增加了時尚配飾的屬性,成為需要服從於變幻莫測的時尚潮流的一件配飾。也就是說,當腕錶具備了時尚配飾屬性以後,就需要它不斷的提供變化和多樣性。

再強調一遍,腕錶相較其他表類,會從有一個就行,變為想要多個的物品。不僅男人如此,女人也是如此,她們會希望根據場合的不同,來佩戴適應工作場合、社交場合或其他場合的不同腕錶,或者僅僅是為了與自己的著裝保持協調。

我很早就意識到了腕錶的無限可能性,並且確信它們會實現,於是我就毅然決然的上路了。所以,勞力士能比其他還堅持把懷錶作為主要產品的同行要領先幾年。

漢斯在其中發現了腕錶的潛力,所以他聯繫了他的朋友赫爾曼 · 艾格勒幫忙生產高質量的腕錶,漢斯把這些腕錶進口到英國賣給當地的零售商。“威斯多夫•戴維斯”早期發展非常順利,主要的功勞是瑞士製造的腕錶品質優良。

  • “勞力士”登場

漢斯對市場營銷也有獨到的判斷,他很快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漢斯想讓人們一看到腕錶就想到他的公司,而不是經銷商。所以在1908年,他註冊了自己的品牌:勞力士(Rolex)。勞力士的英文名很短,容易記住,所以漢斯給所有錶盤都印上了公司商標。為了給“勞力士”這個名字增加信譽,漢斯還聯繫兩家計時機構:1910年,勞力士被授予瑞士計時精度證書;1914年,勞力士成為歷史上第一塊被倫敦喬城天文臺評為“A”級精度的腕錶。

30萬人民幣一塊“勞力士”,也曾不被認可

一戰中戴腕錶的英國士兵非常罕見,攝於1917年

真正推動勞力士腕錶流行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士兵的標配裝備中沒有腕錶。當時士兵和軍官多戴懷錶,查看時間需要解開外套從懷中掏出來再看,看完時間還得再放回去,這一過程除了不便以外,還可能因為動作過大被敵人發現。勞力士的腕錶最終成為了軍方的寵兒。一戰使“勞力士”的質量和耐用性廣為人知,但公司接下來的發展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英國政府戰時對包括腕錶在內的所有奢侈品徵收33%的進口稅。這對漢斯的生意打擊很大,所以1919年他把公司搬到日內瓦,在那成立了“蒙德雷斯 · 勞力士”(Montres Rolex )公司。這家新公司的重點是對已經普及了的腕錶做出新的突破,這一階段的勞力士解決了一個重大的難題:防水。

防水錶其實早就有了,成型的防水錶最早可以追溯到1851年。不過,它們都是定製的,從未在商業上取得過成功。1926年,勞力士發佈了“蠔式”防水腕錶,改變了這一現狀。不論“蠔式”還是其他防水腕錶,在製作時有兩件事至關重要:一是密封錶殼,而是防止錶冠彈開。(多說一句,錶冠就是表側面的小針,可以用它調整時間。)瑞士艾格勒工廠的工程師們經過艱難的攻關,最終找到了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法。1931年,他們還發明瞭自動繞線裝置。在此之前,你必須每天用錶冠給你的腕錶上弦,不然它就罷工了。

30萬人民幣一塊“勞力士”,也曾不被認可

防水技術細節,該技術專利於1925年提交於瑞士

  • “蠔式”與美人魚

不得不說,漢斯 · 威斯多夫是個營銷上的天才。聽說有一位叫梅賽德斯 · 格雷茨的年輕女孩想要橫渡英吉利海峽時,漢斯贊助了她一塊兒“蠔式”腕錶,1927年,她成為第一位橫渡英吉利海峽的英國女性。但是人們當時懷疑這一成就的真實性,所以格雷茨決定再遊一次。她第二次也差點就成功了,可惜由於水溫太低未能完成,在距離終點7英里的地方被海岸警衛隊救起。這兩次橫渡英吉利海峽,她都戴著“蠔式”腕錶,“蠔式”在水中一般陪伴著格雷茨,運行準確。

30萬人民幣一塊“勞力士”,也曾不被認可

雖然格雷茨一直戴著勞力士,但是方式比較奇怪,不是戴在手腕,而是掛在了脖子上

勞力士的這次營銷堪稱經典,20世紀30年代他們一直在利用這一事件做廣告。

30萬人民幣一塊“勞力士”,也曾不被認可

梅賽德斯 · 格雷茨的宣傳海報

勞力士是第一個利用名人來宣傳腕錶的,嚐到甜頭後他們就開始尋找更多的名人:克萊茲代爾勳爵(也叫道格拉斯-漢密爾頓)於1933年成為第一個飛越珠峰的人,他戴著一塊勞力士錶;馬爾科姆·坎貝爾於1935年成為第一個在陸地上駕駛賽車達到時速300英里的人,他也戴著一塊勞力士錶;1960年,裡雅斯特號成為第一艘到達馬裡亞納海溝底部的載人船隻,它的外表附著著一塊勞力士錶;等等。漢斯 · 威斯多夫非常善於維護自己的品牌,他的類似傑作還有很多。

30萬人民幣一塊“勞力士”,也曾不被認可

馬爾科姆 · 坎貝爾達成紀錄後的宣傳廣告

但是漢斯並不滿足,他還希望擴大公司的客戶群,因此在1946年創立了“帝舵”(Tudor)品牌。帝舵的腕錶在可靠性方面與勞力士相當接近,但是它們更便宜,面向的是高級中產群體。

30萬人民幣一塊“勞力士”,也曾不被認可

  • 歷經危機

漢斯 · 威斯多夫逝世於1960年,勞力士的一個時代也因此終結了。漢斯去世後,公司的所有權轉移至漢斯 · 威斯多夫基金會(Hans Wilsdorf Foundation),這傢俬人家族基金會至今仍然擁有該公司的控制權,並且將把公司的一部分收入投入慈善事業的傳統延續至今。漢斯的離世也使他避免親歷一段難捱的時光,因為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鐘錶業興起石英革命,用電驅動的石英鐘錶對瑞士機械鐘錶市場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來自日本和美國的廉價石英鐘錶充斥全球市場,到1983年底,三分之二的瑞士鐘錶製造商破產。機械腕錶很難與重量輕、精度高的石英鐘錶競爭,大多數機械錶都失寵了。

30萬人民幣一塊“勞力士”,也曾不被認可

以日本精工公司(SEIKO)為代表的石英錶企業攻城掠地

勞力士憑藉其品牌和聲譽在石英革命中倖存下來。勞力士機械錶是否運行的足夠精確並不重要,因為在一定程度上它不僅僅只是看時間的工具,它是奢侈品。奢侈品另有其規律。機械錶在製作和組裝的工序中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手工完成,所以其產量有天然上限。這個特點在日常消費品領域是個缺陷,但在奢侈品上就變成了優勢。當石英鐘錶可以做到無限供應時,它們就可以在日常消費品領域所向披靡,但是當稀缺性消失時,也就意味著石英錶基本自絕於奢侈品市場了。

  • “勞力士”的新時代

生產一塊勞力士腕錶需要一年多的時間,而且勞力士從不將生產外包出去。對勞力士來說,質量就是一切。勞力士對高標準的要求,保證了自己腕錶藝術品的口碑。勞力士是現今世界最大的單一高端腕錶品牌,以全球腕錶1%的銷量佔據著全球1/4的腕錶銷售額。

30萬人民幣一塊“勞力士”,也曾不被認可

溫網比賽中,勞力士計時器的露出鏡頭

勞力士在品牌合作上也成績斐然:在2018年拿下法網官方計時合作關係後(正式合作於2019年巴黎紅土賽開始),實現了網球4大滿貫法網、澳網、溫網、美網的“全滿貫”。在高爾夫球上,則是4大滿貫賽事中英國公開賽和美國公開賽2個賽事的官方計時合作伙伴。它還是國際汽聯一級方程式(F1)錦標賽和“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官方計時品牌。一百多年來,勞力士一直保持著奢侈腕錶業的領先地位。它已經不僅僅是昂貴的腕錶了,對於自命不凡的富家子弟和有權有勢的人來說,勞力士就是財富的象徵。

1.《RolexMagazine》網站

2. Youtube《Business Casual》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