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新要素紛至沓來 青島財富管理金改區“吸金力”漸強

金融新要素紛至沓來 “試驗田”效應更加突出

青島財富管理金改區“吸金力”漸強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金融新要素紛至沓來、“試驗田”效應更加突出、配置金融資源的效率不斷提高……記者自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獲悉,作為唯一以財富管理為主題的國家級金融綜合試驗區,青島財富管理金改區獲批六年來,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持續完善多元化財富管理機構體系,推動財富管理相關金融改革創新“加速跑”,努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與層級,“吸金力”不斷增強,正逐漸成為我國金融改革開放重要試驗平臺。

去年以來,青島財富管理金改區在培育多元化財富管理機構方面創造多個全國“第一”:光大理財公司成功落地,是全國首家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已成為青島主動承接國家資管行業改革先行先試、落實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要求、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重要戰略平臺。2020年2月,青銀理財公司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獲批籌建,對於青島進一步完善財富管理機構體系具有重要意義。由意大利聖保羅銀行獨資設立的青島意才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獲批基金銷售業務牌照,成為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宣佈擴大開放舉措以來首家獲批的外資商業銀行全資設立的基金銷售機構,體現了國家對外開放繼續往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走的堅定信心。

數據顯示,2019年我市新引進金融機構14家,總數達到273家,比試驗區獲批前增加80家,法人金融機構從試驗區獲批前的15家增至30家,外資金融機構由26家增至34家,對多元化財富管理機構體系建設進

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是青島財富管理金改區聚集資本的重要途徑,2019年我市新增上市及過會企業9家,居全國第6位;2019年我市上市公司市值同比增長69.1%,增幅居全國第一位;全市上市公司總數達到51家,比試驗區獲批前增加27家。新增新三板掛牌公司3家,總數從2013年末的5家增至92家;青島藍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從2014年的131家增至1535家,其中青島地區企業1250家。

我市還搶抓全球創業風險投資加速流動的有利時機,吸引各新興資本,截至2019年底,青島市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從試驗區獲批前的40家增至271家,2019年增速位居全國第一;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備案產品553只,同比增長33.6%,是全國增速的3.5倍;實繳管理規模達到821億元,同比增長28%,是全國增速的近4倍。

只有建設豐富的財富管理要素市場,青島財富管理金改區才會“財”可理,為此我市堅持改革試點與本地特色相結合,在發展多功能財富管理市場發展上積極探索可複製推廣的經驗。青島財富產品交易中心於2018年底設立,在穩健合規基礎上,探索開展以供應鏈金融為特色的財富產品交易,業務規模近10億元。青島國富金融資產交易中心、青島海洋產權交易中心、青島場外市場清算中心等特色要素市場運行穩定。全國新設的10傢俱有保稅交割資質的橡膠交割庫,青島獨佔6家,各類期貨交割庫達到26家,近三年內實現翻番。

青島財富管理金改區自獲批之日起,就承擔起圍繞財富管理先行先試的重任,為此,我市不斷深耕財富管理“試驗田”,尤其是在國家戰略不斷疊加的背景下,穩步探索財富管理發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徑,努力為國家金融改革積累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我市積極探索資本項目先行先試,爭取國家外匯管理部門支持,將上合示範區的兩項資本項目外匯支持政策拓展至10項,其中3項政策為全國首次推出,所有政策均拓展至青島全域,截至2019年末,試點業務累計近300筆,涉及金額合計超過11億美元。外匯管理、基金管理服務等30項自貿區金融開放創新政策獲批,全國首筆中國—新加坡貨幣互換項下新元融資業務和山東自貿區內首筆境外機構境內外匯賬戶不落地結匯業務、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業務、“單一窗口”項下跨境匯出匯款業務均從青島片區發起。

只有賦能實體經濟,讓“血脈”更暢流,讓“水源”更豐盛,財富管理才會真正實現保值增值,持續健康發展。為此青島財富管理金改區堅持“重點支持”和“普惠兼顧”相結合的思路,通過將財富高效地配置到實體經濟最需要的領域,著力提高資源配置效率。2019年末,青島本外幣貸款餘額達到18210億元,同比增長13.1%,新增貸款2071億元,存貸比達到101.9%。到2019年末,全市銀行業理財規模達到4064.2億元,同比增長15.5%。

(記者 傅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