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化防疫怎麼搞,看看博白民富村家廣叔的“321”實招

連日來,我們聽到了太多太多關於“請戰”和“堅守”的故事,而在表決心的錚錚誓言中,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是一名共產黨員!”

我們時常會問:新時代的共產黨員究竟該是什麼樣子?答案很明確,就是危險來臨時能夠勇猛衝上去的樣子;就是人民需要時能夠勇敢站出來的樣子!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旗幟無聲,卻能鼓舞鬥志。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市一名名共產黨員挺身而出,以最美“逆行”、最強擔當踐行初心使命,成為人民群眾的貼心人、主心骨。

我們堅信: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網格化防疫怎麼搞,看看博白民富村家廣叔的“321”實招

初心未改的“家廣叔”

“家廣叔,您年紀大了,是容易感染病毒的人群,您在村委坐鎮指揮得了,不要挨家挨戶的走動那麼多了。”這是博白縣亞山鎮民富村的黨員和村幹部在抗擊新冠肺炎這段時間重複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但每一次,家廣叔回答得也就是隻有一句:“我是共產黨員,這個時候我不到一線,誰到一線?”

這些黨員和村幹部所說的“家廣叔”,就是在基層治理調解工作中有自己一套全區總結推廣經驗“23456家廣調解法”的民富村黨委書記陳家廣,在從事人民調解工作30多年中,被評為“全國人民調解能手”、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全國司法系統勞模”。“23456家廣調解法”的運用,讓民富村實現了由亂到安、由髒到美、由貧到富的華麗轉身,民富村也被評為“全國法制宣傳先進單位”。

現在,他雖已年逾70高齡,但依然勇當先鋒,帶領全體黨員和村幹部奮戰在抗“疫”最前線。在他帶領下的民富村黨委積極依託黨建統領基層治理體系,切實發揮村基層黨組織以及網格化管理作用,制定出了一套“321網格化防疫”“新招”,牢織密群防群治的疫情防控網,打通村屯網格化管理的“最後一公里”。為群眾築起一道道“紅色防線”。

網格化防疫怎麼搞,看看博白民富村家廣叔的“321”實招

陳家廣組織召開村疫情防控工作會議

“三防聯動”,黨旗引領強力布控防護線

在基層工作中有著豐富經驗的陳家廣,在疫情防控的嚴峻時刻,他馬上在村裡召開疫情防控工作佈置會,把他的戰“疫”方法告訴了村裡的黨員幹部們。首先在黨旗引領下,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實施“三防”聯動,即是建立黨員先鋒崗,根據本村居住集中、易於管控的特點,在村委設置執勤卡點1個,村交通要塞設置疫情防控檢查站,各屯路口設卡點12個。同時,採用“攔勸問測”四字工作法,做好人員流動控制,有效防止疫情輸入。

網格化防疫怎麼搞,看看博白民富村家廣叔的“321”實招

陳家廣在疫情防控檢查站檢查來往車輛

“防控疫情,從我做起,吆喝聚餐吃飯就是給社會添亂,宅在家裡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面對部分有事沒事出來晃盪、不理解不配合執勤點工作的村民,陳家廣發揮自己人民調解員的經驗優勢,從“疫情科普”“防護指南”“實用工具”三大方面入手,耐心細緻地向村民傳播防控疫情的科學知識,做到“疫情不解除,科普不掉線”。

“雙聯措施”,築牢聯防聯治“防護網”

採用“雙聯”措施,由村幹部聯片、村民小組長聯戶,戶戶排查湖北浙江廣東等桂以外的返鄉人員,對所有人員進行全面排查登記;嚴格實行分類管控,採取“1+1”模式,即1名村幹部加1名醫務工作者,對“潛在”人員實行“居家觀察”管理,在顯眼區域設置醫學觀察標識,定時採集體溫信息,有效防止疫情擴散。為精準掌握本村人員動態,摸排人員往來情況,陳家廣堅持每天和工作組入屯到戶進行全面深入排查,排查出武漢返鄉人員4人,並全程跟進體溫監測。

網格化防疫怎麼搞,看看博白民富村家廣叔的“321”實招

網格化防疫怎麼搞,看看博白民富村家廣叔的“321”實招

陳家廣與村幹部一起進村入戶排查

“一套硬核宣傳”,讓群眾更安全更放心

每天17時,村裡的“大喇叭”都會準時響起,陳家廣親自上陣,用他標準的當地方言“地佬話”“客家話”,時刻把最新疫情防控通告和防控最新消息傳遞給村民。各村屯、村民小組黨員聯合鎮直單位、駐村幹部一起建立“宣傳先鋒”聯動支隊,他和聯動支隊一起利用移動大喇叭錄製本地方言播報疫情防控小知識,上門派發宣傳資料3000多份,懸掛橫幅15條;巧用微信群實時更新疫情,引導群眾科學理性認識疫情,村民疫情防控知曉率達到100%。

網格化防疫怎麼搞,看看博白民富村家廣叔的“321”實招

陳家廣利用“大喇叭”通告疫情防控消息

網格化防疫怎麼搞,看看博白民富村家廣叔的“321”實招

陳家廣向商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疫情當前,群眾看到他聽到他的硬核“喊話”就像吃了“定心丸”,一再吆喝支書入戶坐坐、嘮嘮嗑,但陳家廣總以“還有其他地方要去”為由,解釋疫情防控知識後又邁向下一村屯開展工作。這樣的好支書,讓組織放心、讓群眾舒心,紮紮實實地將黨員情懷踐行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不招搖,不訴苦,樂呵呵地為群眾保駕護航。雖然陳家廣的年齡更大了,但他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沒有變,他抗“疫”一線的身影深深地印在群眾的心上。


內容來源 ▍ 玉林先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