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文 | 大白

我不喜歡標籤,尤其不喜歡別人給我貼標籤,但我經常給別人貼。

比如種百合的楊大姐,我貼的是楊百合。

再比如今天的主角,我給他的標籤是李造景,雖然可能李蜥蜴更合適一點。

認識李造景純屬巧合。

我最近顯居玉溪,想拍周邊種花的人,看到高古樓上的信息加了他。

一看他朋友圈,蜥蜴、蛇、刺蝟、龜……哎呦,是個有趣的人。

然後,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問他可不可以去他店上參觀,他說可以。

就這樣,我去了,李造景來了。

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紅磚拱橋,仙氣嫋嫋。

綠意曼妙,光色嬈嬈。

第一圖。

我原本是去認識蜥蜴的,誰曾想竟然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驚喜和意外,從來不知道哪個先來。

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靛藍亭閣,輕風瑟瑟。

高山湖色,奇石澤澤。

第二圖。

很多時候,我們和有趣之間,其實只隔著一個微信號。

那些躲在微信後面的,可能是一個無趣之人,也有可能是一個有趣靈魂。

比如從養蜥蜴到造景。

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自然風光,蔭草芳芳。

方寸翱翔,水煙徉徉。

第三圖。

李造景的店鋪不大,他說他的店才開了一年。

他一直喜歡養小動物,很早之前就開始養蜥蜴,目前在做造景。

這是他最近幫人做的一個水陸缸,做這樣的一個缸,他需要三天左右的時間。

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藍紫相間,流動翩翩。

山高細涓,白石纖纖。

第四圖。

李造景說,他現在是邊學邊做,他很看好這個領域的發展前景。

造景,之前於我,是個陌生詞彙。

每次聽到他們說造景這個詞,我腦海裡都會飄出一個英語單詞:landscaping。

當然,我後來查了一下,他們說的造景應該是aquascaping。

aqua+scaping

aqua:拉丁語水的意思,做前綴使用多跟水有關,如aquarium(水族館)、aquarist(水族師)等;

scaping:scape動詞化,風景的意思;

可能因為我是英語專業,所以在接觸新事物時,腦海裡總會不自覺地猜測這個新事物用英語怎麼說。

這是一種很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從一個單詞擴展到一個領域。

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白牆綠意,光源麗麗。

兩個世界,缸亮奕奕。

第五圖。

我去的時候,他們還在收拾鋪面,所以有點凌亂。

李造景說,他現在是兼職在做這個工作室,一個人忙不過來,現在請了一個人幫他打理。

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萬千姿態,生機采采。

鮮活寧泰,神情在在。

第六圖。

這是牆上的貼畫。

我很羨慕那些能拍好動物的攝影師,我一直覺得會動的東西都比較難拍。

當然我也羨慕那些能養活小動物的人,我從來都是一養沒。

李造景說,他最想做的其實是造景,賣小動物算是一種過渡,能掙點錢來維持店鋪的開支。

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燈光照耀,色彩妙妙。

火花綿袤,草葉茂茂。

第七圖。

這是店裡另一個水陸缸。

李造景說,他自己也在不斷學習,只有通過大量的實際操作,才能提高自己的技術。

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不歸大海,自由凱凱。

幾尺澎湃,自在脈脈。

第八圖。

終於輪到蜥蜴君出鏡了。

我原本就是衝著蜥蜴君去的,雖然我害怕一切小動物,包括阿貓阿狗和阿飄。

李造物說,他一直都喜歡養蜥蜴,以前都是自己處理蜥蜴的常見疾病和繁殖。

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第九圖。

請注意右上角那隻蜥蜴。

它正在褪皮,頭部的皮膚要白一些。

每到褪皮的時候,蜥蜴君會找地方蹭啊蹭,直到把皮蹭掉為止。

當然了,這些都是李造物請來打理店鋪的小姐姐告訴我的。

這個小姐姐也是一個奇人,她也喜歡養小動物,什麼蛇啊,蜥蜴啊,很厲害的一個人。

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第十圖。

兩隻小蜥蜴。

至於具體的品種名稱,不好意思,我忘了,反正它們都是蜥蜴君。

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第十一圖。

我原本想多拍一些蜥蜴君的細節,但我害怕,即使隔著玻璃。

小姐姐給我科普了很多關於養蜥蜴的事,無奈我是一個小白,額,現在是大白,所以聽過就忘了。

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第十一圖。

我覺得蜥蜴君是在聽我們人類社會的聲音,然後再跟其他同住的蜥蜴吐槽我們,你覺得呢?

李造景和小姐姐在交談時,我都會仔細聽他們的談話內容,但很多我都記不住了。

養寵物和造景,於我都很遙遠。

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第十二圖。

左上角的兩隻蜥蜴肯定在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小姐姐說,她從13年開始養各種小動物。

我去的時候,小姐姐正在打理店鋪收拾各種缸,李造景一直讓她休息,她說她自己在家也經常做這些事,不覺得累。

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第十三圖。

大麥蟲。

我上網查了一下,大麥蟲學名Zophobas morio,原產於南非和中非,國內則是從東南亞國家引進,用作爬蟲類、鳥類和魚類的飼料。

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第十四圖。

穿紫紅色衣服的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小姐姐。

拿著蜥蜴的則是李造景。

他把蜥蜴拿出來讓我拍照。

雖然主人在,但講真,我很怕。

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第十五圖。

大鱷龜。

它一個龜待在水缸裡。

大鱷龜學名Macrochelys,是北美洲最大的淡水龜,主要分佈在美國南部水域,食肉性,自己捕食,也吃腐肉。

我其實悄悄摸過它的後背,幸好它當時懶得搭理我。

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第十六圖。

玉米蛇。

從顏值來說,玉米蛇還是好看的,兩個眼睛也很萌,當然我是不敢碰的。

桔紅黃三色一體,還是比較亮眼的存在。

我又查了下,玉米蛇學名Pantherophis guttatus,原產於北美洲,因腹部的斑點像玉米而得名,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寵物蛇,一般投餵小白鼠和鳥類。

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第十七圖。

墨西哥紅尾。

蜘蛛這種生物,我還是比較喜歡的,我最喜歡的耳釘就是紅黑兩色的蜘蛛造型。

不過,關於蜘蛛這個物種,我卻沒什麼研究,問名字的時候還得一個字一個字的確認。

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第十八圖。

棕黑錦蛇。

蛇這種生物,其實平時見面的機會不多。

棕黑錦蛇學名Elaphe schrenckii,分佈於朝鮮、西伯利亞以及我國黑龍江、吉林等地。

還記得我上文裡提過小姐姐喜歡養蛇嗎,她給我看了幾張她和她的寵物蛇的合影,那蛇纏在她的脖子上。

那是我在電視上才見過的畫面,沒想到在現實生活中也能遇到這樣的人。

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第十九圖。

娃娃魚。

這個就萌態可掬了。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將娃娃魚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第二十圖。

刺蝟君。

小姐姐說,現在很多小年輕人都比較喜歡養寵物,萌萌的。

我覺得它們像一個移動的仙人球。

這兩小隻比較好動,我大概拍了十多張才挑了這張比較清晰的相片。

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第二十一圖。

正在享受美食的龜龜,一口一小條。

其實我在想,如果我去外面拍照的時候帶上一隻龜龜會怎樣?

反正它爬得慢,我走得也不快,估計節湊會比較合拍!

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第二十二圖。

出來冒個泡!

其實是因為它對面的龜龜有吃的而它沒有。

至於它對面的那隻龜,想必你們也猜到了是哪一隻了!

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第二十三圖。

中國野生動物管理專用標誌,算是國家保護動物的身份證。

李造景拿出來給我看,他說,國家級保護動物,在出售的時候,都會帶著這麼一個小卡片。

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第二十四圖。

這是背面。

我是第一次接觸這個,所以拍照留念。

從蜥蜴到造景:他和他的小店

第二十五圖。

寄售的烏龜。

李造景說,因為開店,他加了很多群,認識了很多人,有些人會把自己養的寵物拿到他店裡寄賣。

上圖是晚上拿來李造景店鋪裡寄賣的烏龜,龜主是一個小男生,他說他養了三、四十隻烏龜。

寫在後面

因為認識一個人,進而接觸一個新領域,這其實是一種很新奇的體驗。

因為李造景,我見到了很多平時接觸不到的萌寵,也開始瞭解造景這種藝術。

因為上網查造景知識,又讀到了關於日本造景大師天野尚(Takashi Amano)的介紹。

這是一種連鎖反應,關於知識的。

新單詞,新領域,這些都給我平凡的生活帶來了一抹色彩,無需多亮麗,一點就好。

就像李造景,他喜歡造景,他還在學習,他有一個夢想,一點點堅持就好。

現在,李造景的小店不大,他說等生意好了,他們就可以換個大店了。

世間之事,從來平凡。

在紛擾的世上,做個有趣的凡人也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