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終將面對《愛與孤獨》

今天看了一本書,張德芬的《我們終將面對愛與孤獨》,書的開頭就吸引了我,於是很自然的開始讀起來。書的第一頁有著這樣的介紹:“和自己成為朋友,別逃避自己的痛苦。請把幸福的選擇權放在自己的手中,遇見幸福的自己。”

我想了想,我和自己是朋友嗎?毫無疑問也很肯定的說:“不是,至少大多數時間不是”。似乎我是一直與自己在較量,比如從前與老公溝通時,他時不時玩手機,我會覺得不開心,因為我覺得他沒有認真的傾聽,我會很惱火。其實是我在對與自己內心不一樣的答案時,會去糾結著不放,不能接受這樣的差異化,有時候並不是生氣他人的原因或者外界的因素,而是自己不放過自己。現在我很能理解,一直我跟自己是對立的,當然在這半年的學習中,我開始漸漸的學會與自己相處,相沖突的地方就少了很多。這也是我覺得很開心的一點。

當面對痛苦的時候,比如當我無法解決當下這個困難,與婆婆的關係,當我的內心到了某個極限,因為某個事點燃,這個時候我會想出去走一圈回來,可能冷靜的想想,事情是不是就能解決了呢?其實不然,我老公經常說,這只是在逃避問題,是我一直以來的解決問題的方式。當時我是不認可的,因為我的想法只是出去安靜幾天,但實際上我內心是逃避的!

張德芬在《我們終將面對愛與孤獨》一書中,一直強調,當我們面對痛苦時,要直面它,跳脫舒適區。張德芬在書中是這樣寫的:“感覺悲傷讓我們很舒適,感覺困惑讓我們很舒適,感覺悲觀讓我們很舒適,因為這是我們從小到大的習慣模式。”

當我讀到“請把幸福的選擇權放在自己手中”,我的內心被抨擊了一下,我回憶自己在幾段感情中,每一次我都全力以赴的付出,為什麼結果卻是相反的呢?在我的內心世界,我自認為我的全心全意付出就會得到同樣的全心的回報,或者說至少是會感動於我的付出。我沒有想過對方同樣在付出,只是對方的付出與我期待的方式不同罷了。同樣我的付出也可能不是對方所需要的,直到遇到我現在的老公,我才明白我的付出是一種索取,不是無條件的付出。

當我遇到比較大的困難,或者說我覺得自己的付出不值得時,我會去抱怨自己付出太多,而沒有收穫到自己想要的感激,感動以及更多的愛。因為我一直是把精神寄託給予他人身上,我覺得幸福是他人給的,而不明白其實幸福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也是我不認可我媽媽說的那句:“咱們就這麼個命”。我老公說:“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現在我似乎明白了。

大家對於德芬“和自己成為朋友,別逃避自己的痛苦。請把幸福的選擇權放在自己的手中,遇見幸福的自己。”有著怎樣的解讀呢?期待你們的討論!

我們終將面對《愛與孤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