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傅雷家書》,我明白了寫作的道理

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由趙本山和範偉表演的小品《紅高粱模特隊》,主要講述了氓牛屯紅高粱模特隊為了進京演出成功,領導特意從城裡給他們帶來一位專業的模特教練(範偉飾演)對模特隊進行集訓,而引發的一啼笑皆非的故事。

讀《傅雷家書》,我明白了寫作的道理

小品《紅高粱模特隊》 /網絡

其中有個情節記憶深刻,範偉教趙本山走臺步,他居然聯想到打農藥。現在想來這完全是人思考的本能啊。趙本山地地道道的農民,整天種地,最最熟悉莫過於種地那些事,所以在範偉教他走臺步時,他才能自主自發的聯想到打農藥上,實在真是幹啥的說啥,賣啥的吆喝啥。

而我,自從高考結束之後,就再沒有正兒八經的寫過文章。工作總結都是靠著度娘東拼西湊出來,並且一用就是多年。從去年決定開始寫作起,每天思考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寫出漂亮的文章?什麼時候能夠妙筆生花?也無怪乎在讀《傅雷家書》的過程中,居然能夠讀出寫作的感悟了。

傅雷家書始於1954年1月18日,終於1966年6月13日,跨度長達13年,傅雷對長子傅聰的教育就是靠著一封一封的家書完成的。家書的內容涉及古今中外的宗教、戲曲、音樂、文學、哲學、繪畫,當然還有一些做人、處事、生活的智慧,還有做人做事的道理、如何安排時間?如何處理感情?如何規劃生活?這些都是非常難得的財富,讓人受益匪淺。下面我想就我理解的關於寫作的幾點思考跟大家分享一下。

1、寫作心態:一切學問沒有速成的。

去年註冊頭條,開始了自己的自媒體寫作之路。年底加入了一家MCN機構後,日常通過微信群交流,群主每天都會在群裡發一些激動人心的消息。如有些人獲評月度優質賬號,有人文章獲得青雲計劃獎勵,有人微頭條破百萬、破千萬,日漲粉過千。

但是看看自己,每天絞盡腦汁寫出的頭條閱讀量了了,浪費了諸多腦細胞也出的文章閱讀量個位數。兩相對比,真是讓人上火,是口腔潰瘍、吃不好、喝不好、睡不好的、真真切切的著急上火。時間一久,心情跌到低谷,信心跌落了一地。


讀《傅雷家書》,我明白了寫作的道理


讀《傅雷家書》時,有一封信描寫的是傅雷知道傅聰語言學習。在文中,傅雷以自己學習法文為例,告誡傅聰:一切學問沒有速成的,尤其是語言。他還說:學的慢一些,但所學的必須牢記,這樣才能基礎紮實。

我想寫作就是這樣的一種學問,需要慢慢積累,堅持不懈寫作,方能成就的一件事情。

2、閱讀:不宜老揀輕鬆的東西當作消遣

閱讀也不宜老揀輕鬆的東西當作消遣;應當每年選定一兩部名著用功細讀。不僅如此,還要反覆細讀,轉換成自己的東西,才能真正學以致用。最近關於這方面的感受挺深。

以前上學時候,看到很多小說。諸如金庸先生的"笑書神俠倚碧鴛 飛雪連天射白鹿"幾乎都看過,而且是廢寢忘食的看過,因為情節太吸引人了!但是你要問我記住了哪些?除了知道小說男女主角的感情歸屬、各人武功高低、誰人好誰人壞之外,要說細節,簡直是不能!

更遑論現在看的一些網絡小說了,動輒百萬字的小說,看著看著一些早早領飯盒的配角,姓名都記不大清楚了。這樣的讀書,除了當時的亢奮、激動,會有用嗎?


讀《傅雷家書》,我明白了寫作的道理

閱讀


所以,這些輕鬆愉悅類的東西,作為情緒苦悶時候的調節劑,是可以的,但是作為"人類進步的階梯",這類書籍的分量著實是輕了些。

3、多寫:將感性認識變成理性認識

以前,有時看朋友圈中轉發的文章,有這樣一種感覺:水平也就這樣,我也能寫出來。但是當自己真正動筆寫文的時候,發現真不是那麼一回事。有時心中這樣想的,表達出來卻成為了另外一種意思;有時意思是表達清楚了,遣詞造句與人家相差萬里,只差沒用大白話說出來了。

寫作真是應了那一句老話:看事容易做事難!在《傅雷家書》中,傅雷這樣寫道:"把自己的思想寫下來(不管在信中或是用別的方式),比著光在腦中空想是大不同的。"想來就是這個道理。


讀《傅雷家書》,我明白了寫作的道理

寫作


寫作是個技術活,只有多寫多練,方能孰能生巧。哪怕寫不成文章,把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記錄下來,也是對一天的總結。而且這個總結的內容,可以作為日後寫作的素材。

所以,不管怎樣,先行動起來,放平心態、多讀多寫,其它的交給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