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總是被束縛?如何打開被禁錮的心靈,綻放做自己?

“多少人,從來就是認不清自己真正的樣子,寧可委屈自己,也不想讓外界對自己有非議。”

然而,事實上無論你做什麼,都無法做到讓所有人都喜歡。

感覺總是被束縛?如何打開被禁錮的心靈,綻放做自己?

最近,王菲的電影主題曲《我和我的祖國》一直縈繞在耳旁,嘴裡時不時的還會情不自禁地哼起“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

而針對這首歌,網友評論褒貶不一。

有網友說:“王菲的聲線包含另一種感覺,充滿著小甜蜜和幸福感,符合時代的主旋律”;

同時也有網友評論:“這種題材的歌,還是字正腔圓的好”,“這種唱法,沒有原唱的氣勢磅礴。”

都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對於每件事,各人都會有不同的意見,這是常態。

但對於一向特立獨行慣了的王菲看來,這些或正面或負面的評價,她可能根本不會放在心上,她只是想唱就唱,放聲高歌唱出自己的情感就好,外界的評論,還入不了她的法眼。

“一個人做自己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我們總會為環境,為周圍的人去妥協,哪怕是對的也很容易去放棄。她,卻一直在做自己,還能與世界和諧相處。”

好友趙薇如是評價她。

是的,在王菲的世界裡,她從不想去討好別人,也不理會什麼是非,做好自己,愛誰誰。

無論是她的歌唱事業,還是她的婚姻愛情,她自始至終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一直堅持做自己,活得瀟灑隨性,自在漂亮,年近50也依然能天真如少女!

這大概是這麼多年,為什麼她一直能穩居天后寶座被大家追捧的原因吧。


感覺總是被束縛?如何打開被禁錮的心靈,綻放做自己?


而生活中,我們卻很難做到不被別人的意見而改變動搖:

  • 當我們想要入手一件心儀已久的連衣裙,因為閨蜜團說“不好看”,你就“忍痛割愛”,還懷疑自己的審美是不是真有問題?
  • 好不容易遇到一個聊得來的伴侶,滿心歡喜想要步入婚姻殿堂,卻因為長輩們說“不合適”,你就猶豫退縮,質問自己是不是真的選錯了?
  • 又或者,因為旁人的一句“不靠譜”,你就放棄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工作,選擇了那個“穩定”工作,又忍不住開始懷疑人生的意義?

不可否認,我們每個人一生中都要面臨諸多選擇,小到穿衣吃飯、交友旅行,大到擇校就業、戀愛婚姻……

而作為群居動物的我們,也免不了要徵求他人意見。

即使你已有了主見,但如果有十個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難不動搖。

這就是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經濟學家伊渥·韋奇提出的“韋奇定理”。

實際上,那些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敢於打破“韋奇定理”的束縛。

他們比別人看得更高、想得更遠,更堅定地忠於自己的選擇,也更容易接近自己的理想生活。

林語堂也曾寫道:我們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膽量。

生而為人,我們都與眾不同。

打破“韋奇定理”的桎梏,忠於自己,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活法

感覺總是被束縛?如何打開被禁錮的心靈,綻放做自己?

本尚書院院長明瑜老師曾說:

一個人只有在做他自己的時候,才是最綻放和最有力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