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典型】奮鬥的足跡——黃久生人生故事系列之三

【先進典型】奮鬥的足跡——黃久生人生故事系列之三

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奮鬥。奮鬥的過程,一定會充滿壓力、痛苦和挫折,當然也會有喜悅、快樂和幸福。


黃久生之所以能夠從一個普通農民工成長為中建七局一公司項目部經理、潢川縣駐鄭州農民工黨工委書記、河南省總工會兼職副主席,正因為是他初心不忘、奮鬥不止。


上世紀80年代初期,改革開放的春風悄然刮到了大別山區,貧窮逼迫著想改變自己未來的年輕人出去闖蕩。雙柳樹鎮晏崗村的農村娃黃久生正是其中的一員。


1983年的春節,村子裡在外打工的幾個小夥子,穿著嶄新的中山裝。一直在苦苦找出路的黃久生頓覺眼前一亮:這說明山外的世界很大,也很精彩,能掙到錢。


春節剛過,18歲的黃久生與老鄉一道來到了鄭州打工。這一年,也成為黃久生人生奮鬥的轉折點。


在市場經濟還沒全面放開的年代,遠離家鄉400多公里,又沒有技術的黃久生,初來乍到很難找到活幹。於是,他買了一輛舊自行車,賣起大米,挨個到工地、家屬院推銷;有時為了生計,還到建築工地上打些零工。但一段時間下來,黃久生也沒有掙到幾個錢,現實離自己心中的夢想相差得實在太遠了。


轉眼到了198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黃久生進入到中國建築第七工程局第一建築公司,尋找自己的發展空間。當年,“農民工”的稱謂首次出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社會學通訊》中,黃久生就是工地上年齡最小的農民工。


作為一名農家孩子,黃久生要在這樣一個建築公司站住腳,談何容易!於是,他從小工幹起,拌灰、搬磚、提灰……什麼雜活都幹,有時拉著運土車,不到100斤的羸弱身體經常被車把翹起來。


“出來幹就不要怕吃苦,怕吃苦就別出來”“小工也要用心去當,眼睛要亮”,黃久生一直牢記著出門時鄉親們給的忠告。


幹活時,黃久生認真觀察、善於思考:搬磚,總是隨著師傅砌牆前進而前移;提灰,總是放在師傅順手的地方。夜裡閒時,他還常常幫老師傅洗衣服。為學技術,他省吃儉用買來建築專業書籍自己鑽研。踏實肯幹、勤學好學的黃久生跟師傅們配合得很默契,只要是他問到的,師傅們都會毫不保留地教給他。


功夫不負有心人。從制模、砌磚到看圖紙,黃久生的知識逐步積累,技術不斷熟練,職位也一步步提升。從小工到組長、班長、隊長,黃久生一直做到了中建七局第一建築公司鄭州分公司的項目經理,開始從農民工隊伍中脫穎而出。


滿懷幹出一番事業的夢想,在20世紀80年代末,黃久生組建了自己的民工隊伍。建隊之初,他就提出了“創優質工程,奪國家最高建築質量獎——魯班獎”的宏偉目標。


“每個過程、每個環節都要嚴格把關。”有了目標,黃久生對工程施工的要求十分嚴苛。


1997年,黃久生帶領400多人的勞務隊參與中建七局承建的新鄭捲菸廠聯中廠房(技術二期)主體部分工程施工。有一次,砼工班打的一根柱子有麻面,按施工規範雖說得過去,但黃久生堅決要求砸掉重打。這一舉動深深教育了全體員工,大家嚴格按照工藝標準和施工規範完成施工任務,使該工程一舉榮獲了中國建築行業工程質量的最高榮譽——“魯班獎”。


施工嚴格,用材也絕不馬虎。黃久生的工地上所使用的河砂,都是來自河裡的純淨河砂,價格是市面上土泥沙的3倍。差價這麼大,很多人勸他說不值得。黃久生卻說:“咱是靠誠信、誠實贏得別人的信任,其他說啥都沒用!”


正是靠質量和誠信取勝,黃久生帶隊承建的工程先後兩次問鼎“魯班獎”,實現了當初的目標。2002年,黃久生被評為第二屆“鄭州市十佳外來務工青年”。


越努力,越幸運。2009年,黃久生作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被邀請參加新中國成立60週年國慶觀禮。更為幸運的是,作為農民工的代表,他還被邀請參加當天晚上舉行的國慶招待會。


【先進典型】奮鬥的足跡——黃久生人生故事系列之三

全國人大代表黃久生(右)在河南省新鄭市一處安置房建設工地上和工作人員一起查看圖紙(3月12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不僅如此,2010年,在中建七局承建的河南光彩大廈工程施工中,黃久生又大顯身手,該工程一舉摘得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30多年來,黃久生的隊伍還接連獲得70餘項省、市優質工程獎,被譽為“河南建築業的鐵鳥”。


有奮鬥就有收穫。組織給了黃久生諸多榮譽,他先後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道德模範”等稱號,當選為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和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先後10次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並稱贊他是“全國農民工的好榜樣”;李克強總理也讚揚他是“中國農民工的傑出代表”。


時代日新月異,奮鬥永不停歇。一路打拼,從農民工成長起來的黃久生,始終不忘初心。就像他常說的那樣:“不管有多少榮譽、多大榮譽,我始終給自己有個定位,我還是那個晏崗村出來的黃久生,還是那個叫黃久生的農民工。”


奮鬥是奮鬥者的通行證。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有夢想,有機會,有奮鬥,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 感恩是黃久生的座右銘,更是他人生奮鬥的目標和主題。

【先進典型】奮鬥的足跡——黃久生人生故事系列之三

(文:信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龔立堂 郭 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