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法則:你是一切力量的中心!

你的力量,與外在無關,與人類通常所認為的強勢和控制無關。你的力量,在你內在,是你的獨立與自信、是你的愛、是你的自我掌控能力,是你全然自我的本源。

找回你的力量

當你依賴於外在,無論是他人,還是為外界對你的看法、肯定所動搖。當你有所依賴,你就交出了自己相應的力量,交由外在掌控。因此你會感到無力、無助、恐懼、害怕...

不必評判自己,一切都是體驗。經歷失去,你方能體驗到失去的是什麼,而後瞭解那是什麼。而力量的交出、收回,亦完全在你,在於你的自由選擇,你的自由意志。 你的自由意志亦是你的力量,而且是宇宙賦予你的最高力量,只屬於你內心的力量。在這力量下,一切平等而合一。

在這力量下,你發現:你選擇你所是,你創造你所是,你決定你所是。你是自己完全的掌控者和決定者。

沒有人能傷害你,除非你同意;沒有人能替你決定,除非你同意;沒有人能左右你的愛和選擇,除非你同意……

你的力量不在你之外的任何地方,除非你認為它在你之外。力量源自於獨立。獨立象徵著你不再把任何關於你的決定權交予他人,意謂著你掌握著自己所有的力量,你有著完全的自我掌控權,那是你自本源帶來的靈魂深處的力量。

力量是愛和開放。當你不再依賴外在,迴歸於內心的獨立,連結內心的本源,你自然會連結到本源那神聖的力量。你會知曉,最高的力量,源自於合一,源自於心中的愛,而非恐懼。你會真正開放自己的心給他人,給這個世界,因為你已知曉,你就是那愛。你無所畏懼,因沒有什麼能夠真正傷害你。

當你尋回你的力量,你會更具開放和包容,因你知道,你已無所畏懼。你會更容易包容和接納那些你曾經難以接受的觀點和現象,因它們不再能傷害你。你的心更加柔軟和開放。真正的力量,不是對抗,而是愛,是敞開心懷的接納和包容——那是宇宙的力量,合一的力量。

不要向外在去尋求你的力量。憶起你的心,憶起你心中那顆神聖閃耀的鑽石粒子——你神的本質。憶起你就是那愛——神之愛。憶起,你就是那獨立而自由的靈魂,從來都是。

你從不需要依靠任何外在,你就是那神之本源光芒的協同創造者,如此地光輝而自由,如此榮耀。你決定了自己想要的體驗,進而實現它。你決定著自己的一切。你的時光是永恆,你的自由是永恆,你的探索嬉戲亦是永恆。

當你迴歸自己的心,當你重新融入內在那合一的愛,你會憶起自己真正的力量之源——愛,那浩瀚無邊、容納一切的宇宙基石。你會憶起自己如何使用這力量,經由愛的意志。你會憶起自己即是那創造,自己即是那力量,自己即是那源頭。

你所尋求的力量、愛和平安,皆在你心中。這是你自己設計的藏寶遊戲,只是你忘記了。即使有時看起來你已把它們交給他人來決定,事實也不是這樣。那是你所體驗的幻象,是你自己要求和設計的。只是你認為它不在,它就看起來不在了。你認為它被你交了出去,那麼它就看起來如此。

一切都取決於你的決定。事實上,它們一直都在你心裡。當你把心念幻象的帷幕消除,就會發現它們還好好地呆在那兒。

此刻,靜靜地,感受你的心……滿溢著最初源頭的神聖光芒……如此寧靜,充滿著自由、愛、喜悅和平安……你在外面所遍尋不到的力量。

因為,你才是一切的根源!

要想改變一切,首先改變自己。看清自己所是的樣子,忘記自己過去的故事。回到自己當下的位置,領悟這世界只有你自己。

讓你煩惱的人,是來幫你的人。讓你痛苦的人,是來渡你的人。讓你討厭的人,恰恰是你人生的大菩薩。讓你怨恨的人,是你生命的貴人。他們都是你自己的不同側面,都是另一個你自己。相反,你愛的人,是常常給你製造痛苦的人。你喜歡的人,也是常常給你帶來煩惱的人。因為他們也是你的影子,讓你老也抓握不住。

這個世界,你從來面對的不是別人,只是你自己。你所愛、所恨、所欣賞、所恥笑,

都不是別人,都是你自己。你變了,一切就變了。你的一切,都由你自己創造出來。

你是陽光,你的世界就充滿陽光。你是愛,你的世界就充滿愛。你是快樂,你的世界就充滿歡聲笑語。你每天抱怨、挑剔、指責、怨恨,你傷害不到別人,只能傷害自己,讓自己更接近地獄。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心在哪,成就就在哪。

你,才是一切的根源!

當你找回自己的力量

迴歸到宇宙的中心

我們也要明白還有宇宙法則

在修行的路上

保持覺知,與愛合一。

十三條宇宙法則

人有兩次生命的誕生,一次是你肉體出生,一次是你靈魂覺醒。當你覺醒時,你將不再尋找愛,而是成為愛,創造愛!當你覺醒時,你才開始真實的、真正的活著!

我們生活在這個由“有形”與“無形”所構建的世界裡。清楚宇宙運行的規則,才能更好的掌控自己的人生。

一天,你開車趕著去會見重要客戶,路上看到一對年老夫婦的汽車爆胎了。你因為趕時間不想管,但又覺得必須管,於是你停下車幫他們換輪胎。你把輪胎換好了,老人家想付你一筆錢表示感謝,你婉拒了老人家,祝他們好運;然後你繼續上路。

當你趕到約會地點,卻發現客戶比你來得還晚,而且客戶很爽快地就和你簽了協議。

你會不會覺得很走運呢?但這不是運氣,這就是 宇宙法則。

以下13條宇宙法則,讓你明白其中的奧秘。

1、因果定律

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發生的,每一件事的發生必有其原因。這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人的命運也遵循這個定律。

認同因果定律的不僅是佛教,還有基督教和印度教、靈脩的幾大派系等等。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和大科學家牛頓等人,也認為這是宇宙最根本定律。

人的思想、語言和行為都是“因”,會產生相應的“果”。如果“因”是好的,那麼“果”也是好的;如果“因”是壞的,那麼“果”也是壞的。

人只要有思想,就必然會不斷“種因”,種“善因”還是“惡因”由人自己決定。所以欲修造命運者,必須先注意和明瞭自己的每一個想法(起心動念)會引發什麼樣的語言和行為,由這些語言和行為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

2、吸引定律

人的心念(思想)總是與和其一致的現實相互吸引。

比如:一個人如果認為人生道路充滿陷阱,出門怕摔倒,坐車怕交通事故,交朋友怕上當,那這個人所處的現實就是一個危機四伏的現實,稍有不慎,就真的會惹禍。

這是為什麼呢?

宇宙本身就是由能量構成的,萬物都是同頻相吸。你發出什麼樣的頻率,就會吸引什麼樣頻率的人、事、物來到自己的身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想什麼就來什麼,越怕什麼就越發生什麼。

人所處的現實是人的心念吸引而來的,人也被與自己心念一致的現實吸引過去。這種相互吸引無時無刻不在以一種人難以察覺的,下意識的方式進行著。

一個人的心念是消極醜惡的,那他所處的環境也是消極的,他身邊的人也是同類的;一個人的心念是積極善良的,那他所處的環境也是積極善良的、他也會吸引積極善良的人來到身邊。

人如果能控制自己的心念(思想),使之專注於有利自己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上,那這個人就會把有利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吸引到其生活中去,而有利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也會把這個人吸引過去。

所以控制心念(思想),是命運修造的基本思路。

做事之前先學做人,做人謹記時刻修心。

3、深信定律

人如果真正深信某件事會發生,那不管這件事是善是惡、是好是壞,這件事就一定能會發生在這個人身上。

比如一個人深信積極的事物一定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積極的事物就一定會發生。又如果一個人深信自己命不久矣,那這個人很快就會死去。

所以用好的信念,取代不好的信念,是命運修造的原則。

好的信念是一種福報,想給自己積攢福報,也需要先建立好的信念。如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生活就會越來越和順。

4、放鬆定律

人只有在心態放鬆的情況下,才能取得最佳成果。任何心態上的懈怠或急躁,都將帶來不良結果。

什麼心態是最佳心態呢?答案是越清明無念越好!

把目標瞄準在你想要的理想人格、理想境界、理想人際關係和理想生活上;不要老惦記著這些東西什麼時候到來,放鬆心態、全力努力、做好你該做的,這些東西就會一個個的來到你的身邊。相反,你如果越執著,越焦慮你就越不能得到理想的結果,甚至會得到相反的結果。

舉個例子:大熱天晚上停電,你躺在床上大汗淋漓,睡不著覺得備受煎熬,老在想著這該死的電什麼時候才來。電總是在你著急的時候偏偏不來,但當你最後受夠了,人清靜安定自然涼快了、快沉沉睡去的時候,電就來了,突然間你的房裡燈火通明,電風扇轉起來了。

這不是巧合,不是迷信。這是定律,這是放鬆定律。《了凡四訓》中雲谷禪師要了凡先生念準提咒要達到無念無想的地步,就是這個道理。

值得注意的還有:所謂的無念並不是心裡一個念頭也沒有,而是有念頭但不駐留,“無所住而生其心”。

5、當下定律

人不能改變過去,也無法預知將來。我們只活再現在,我們能決定、能改變的只有此時此刻的自己。自己的心念、語言和行為。過去和未來都不存在,只有當下此刻是真實的。

所以修造命運的專注點、著手處只能是“當下”,舍此別無他途。

根據吸引定律,如果人總是悼念過去,就會被內疚和後悔牢牢套在想改變的舊現實中無法解脫;如果人總是擔心將來,人的擔心就會把不想發生的情況吸引進現實中來。

正確的心態應該是不管命運好也罷壞也罷,只積極專注於調整好當前的思想、語言和行為,命運會在不知不覺中向好處發展。

6、

80/20

定律

為了達成某個目標,我們需要付出100%的努力。

其中20%的結果會在我們的努力中或者結果中顯現。其餘的80%是不可見的,或者暫時不會立刻見到,但它會在後續的生命中持續影響著我們、回報著我們。

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定律,很多人在追求目標的時候,由於久久不能見到明顯的成果於是失去信心而放棄。

須知命運修造是長久的事,要有足夠的耐心。

不要期待付出100%的努力就立刻得到100%的回報。只要我們做的方向正確、心念正確、足夠的堅定,我們就會收到所有的回報。

宇宙的時間與智慧,不是當下的我們所能完全看見的。量的積累,持續的努力,才能達到質的轉變。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在以各種形式回報反饋到我們的身上,這也是宇宙的法則之一。

7、應得定律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到應得到的一切,而不是想得到的一切。

這個“應得”的,就是我們做了什麼、想了什麼、發送了什麼樣的信念出去,我們就會得到什麼樣的回報。

雲谷禪師對了凡先生所說的擁千金者值千金,應餓死者必餓死,就是這個道理。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不是白白得來的,都是應該得來的。同樣,如果我們沒能得到,那證明我們想要的並不是我們應得的。

8、利他定律

“利他”就是,成全別人,讓他人得好處。如果你事事處處為他人著想,為別人造福,最後最受益的人,就是自己。

利他不是犧牲自己或者忽視自己,利他是經由生命的關係,付出與收穫的能量循環,建立自身更大的價值。

例如:你讓身邊的人都幸福快樂,那最後最幸福快樂的人,一定是你自己。你成全他人的成就與成功,那最後獲得最大成就的人,也是你自己。

又例如:有些公司創立的目的只是赤裸裸地追求最大利潤,這些公司往往曇花一現,一兩年內就消失;而那些致力於為客戶為社會提供優質服務和優質產品的公司往往長盛不衰,越做越大。

這就是不利他,則損己的定律。

值得一提的是,利他定律中提高自我價值和提高他人價值往往是同時發生的,當你在提高別人價值的時候,你的自我價值馬上就提高。

9、施與受定律

施與受的定律就是能量守恆的定律:你佈施出去的任何東西,終將成倍地回報到你身上。

例如:你佈施金錢或物質,你將會成倍地獲得金錢或物質回報;你佈施歡喜心,讓他人衷心愉悅,你將會成倍地得到他人回報給你的歡喜;你佈施安定,讓他人心安,你將會成倍地得到安樂。

同樣,如果你施加於別人的是不安、憎恨、怒氣、憂愁,你將成倍地得到這些回饋。

10、不圖報原則

這個原則是說:你給與的時候越不圖回報,你的回報越大。

宇宙是一臺無比精密的精算器。你給與出去的任何東西,最後都會以各種形式回到你的身邊。當你帶著一顆純潔純正的心去給與,完全沒有私慾和妄念,那回到你身邊的,也會是最純正豐厚的回報。

就如本文開頭所舉的例子,所以請記住:施比受更有福,施本身就是很大的福,而無需從受者處獲得回報。給大象(施)稱重量,大家說如果再給大象加一條絲巾(回報),大象的重量會增加多少呢?

11、愛自己原則

學會真正的愛自己愛自己:不是自戀,不是自私自利是無論貧窮富有疾病或健康都依然愛自己接納自己,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不愛,那麼他沒有辦法去愛任何人。你只有先學會愛自己,擁有愛的能力,才能去愛別人,才能去愛世界。你才可能有真正的歡喜、安定和無畏,才可能有廣闊的胸襟。

你如果連自己都不愛,那麼你是無法真正去愛任何人的。這點非常重要。

有些人把愛自己等同於自私自利,這是誤解。如果仔細體會,就會發現你如果對自己不喜歡、不滿意,就會很容易生出嫉妒心和怨恨心。自己也是眾生中的一員,愛眾生的同時為何把自己排除在外?

所以請先好好認識自己,先跟自己做好朋友,再談愛其他眾生。

12、寬恕原則

如果把消極思想比作一棵樹,那麼其樹根就是“嗔心”,把這個樹根砍掉,則這棵樹就活不長。要砍掉這個樹根,必須懂得如何寬恕。

第一個需要寬恕和原諒的對象是父母,不管你的父母對你做過或正在做什麼不好的事,都必須完全、徹底地原諒他們。

第二個需要寬恕的對象,是所有以任何方式傷害過或正在傷害你的人,記住你無需與他們勾肩搭背嘻皮笑臉,你無需與他們成為好朋友,你只要簡單地、完全地寬恕他們,就可以砍掉消極之樹的樹根。

第三個需要寬恕的對象,是你自己。不管你過去做過什麼不好的事, 都要去原諒自己,誠心的懺悔和悔悟即可,犯錯需要的是修正而非懲罰。

寬恕和原諒不是為其他任何人。而是為我們自己。為讓我們自己在生命中,不要時刻揹負著痛苦與怨恨的包袱;為讓我們自己獲得真正的解脫;為我們自己,不會時時刻刻被怨恨和負面所吞噬、所負累。

13、負責原則

作為人,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對自己的一切負責。

我們需要明白,我們的生命是我們自己的,不是他人任何人的。我們需要為我們的生命負責;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為自己的錯誤負責;為自己的行為、話語、心思意念負責。

當人對自己採取負責任的態度時,人就會充滿力量,會不斷的向著更好的方向去前行。也只有為自己負責,才能活出真正的生命,不會事事出處依賴他人、不會總把自己擺在受害者的位置上等待拯救、不會總停在原地怨天尤人。

請時刻提醒自己:

我對自己的一切言行、境遇和生活負完全的責任。

編後語

「大」字妙解:

所謂「大」,觀照為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它就是表「法體」。從這個字的字形結構而言,

是「一」字加一個「人」字,一個人在天地萬法之間是不是顯得非常渺小啊?可它的法理法義卻是表「大」,而且這個「大」無所不包啊!這一個人表「大」,就是告訴我們:過去、現在、未來這三世,東南西北上下等十方,諸佛菩薩、天人鬼畜、山河大地、樹木華(同「花」)草、日月星辰、風雲雨霧,生住異滅,森羅萬相,千變萬化,無非一個人,無非一個念,這叫「大」。

用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來解釋這個「大」

,你會大吃一驚。大至佛土、小至微塵都是我。無量就是一,一就是無量。從時間上來講,無量百千萬億劫,千劫一念,一念千劫。它就是一。

如果

從空和有這兩個角度來講

,有形有相肯定是大,無形無相連小都說不上,是不是?可是佛法裡來講,空當下即是有,有當下即是空。

總體上來講,

大小多少、長短空有、生住異滅,都是一個「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