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2.0:2019,凜冬將至

1

2019,凜冬將至。

過去十年,是全球混亂的十年,認知混亂,行為也混亂。

而特朗普的到來,將這種混亂提升到了瀕臨臨界值和分水嶺的時刻。

江山易改,秉性難移。

一個人認識自己的錯誤相對容易,但是承認很難,改正更難。

對於一個民族、國家、區域,或者說對於一種形態下的生存者,同樣如此。

自我改革,自我革命,總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浪子回頭金不換,全部意義在於決心堅決、意志堅韌、並扛住過程的一切犧牲和痛苦。在這個角度來看,近兩百年來華夏浴火重生則如同神話。

2008年對全球既有格局的傷害,近五十年來未有事件可出其右。

事情已然發生,所有人都知道危機的嚴重性,但是醫生呢?

醫生開了很多的止疼藥、安眠藥、麻醉劑,總之,是想糊弄過去再說。

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2019,凜冬將至。

這僅僅是人為推遲十年的經濟危機悄然降臨。

多麼戲劇性的場面,

一則是去年下半年,各類數據有了真正復甦的強勁勢頭,主流國際機構紛紛修改此後經濟預期。

但就短短一年之後,我們再來看:

汽車,家電,手機,白酒,啤酒,都出現了令行業不寒而慄的逆轉式下滑。

某篇報道標題比較有代表性,叫做《中國30年來首次出現汽車銷量下滑》,報道稱近三十年來,中國新車市場不斷髮展,到2009年,它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其中2017年中國市場汽車銷售量達到創記錄的2887萬輛)。而據路透社報道,今年10月份中國新車交付量下降了11.7%,這可能導致自1990年以來的首次年度下降。

鳳凰財經的標題則是《比樓市更冷,汽車銷量28年來首度下滑,意味著什麼?》,一夜之間,汽車行業市場所謂的金九銀十成為傳說,“彷彿一夜之間,買車的人少了很多”。

全球化2.0:2019,凜冬將至


當然這個過程中,你應該已經看到,某些汽車廠商已經開始拉拉扯扯。這都是行情不好的大背景。

根據商務部網站轉載文章《歐元區經濟預期急劇下滑》,德國《商報》11月5日報道,專家們對歐元區經濟政策的信心持續下降,根據德國經濟信息研究所(Ifo)第四季度世界經濟調查的初步結果,歐元區經濟形勢再次明顯下滑。

全球化2.0:2019,凜冬將至



2

面對這些跡象,經濟學家和行業觀察者的分歧和疑義在於,這是臨時調整,還是全面下滑的開始?

哥哥的觀點主要有兩點,第一就是歐美過去長期的經濟結構轉型沒有跟上世界形勢發展的變化,也就是哥哥長期所說的發達經濟體普遍面臨的結構性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西方不從文化認識上(這個涉及到核心價值觀,說到底就是全球分配體系、給亞非拉分多少的問題,是繼續掠奪性剝削性的所謂分配,還是符合時代潮流充滿共建共享共贏思維的更和諧的分配),不從內部制度結構上,從形而上形而下系統著眼、下苦力氣解決,估計結局必然黯淡,這不是簡單馬虎的所謂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所能糊弄過去的。

而第二點,則是對於中國來說,形勢固然嚴峻,但其實是更寶貴的機遇。

基於以上兩點,全球正在形成逐步深入反思過去數百年來的全球化形態,而這正是全球化1.0謝幕、孕育全球化2.0的時代沃土。


3

從結果來說,對於歷史,最殘酷未必是烈火硝煙和流血犧牲。

而是溫水煮青蛙。

過去十年來,最寶貴的是時間。

近十年來,西方領導人浪費了最寶貴的戰略資源就是時間。

夸父逐日,大禹治水,后羿射日,他們都是在和時間賽跑,和生死較量,和命運與趨勢抗爭。

11月2日,法國前總理Dominique DE VILLEPIN在以“繼續擴大開放共享經濟發展”為主題的黃埔國際財經媒體和智庫論壇上表示,全球應對危機能力較08年已大幅下滑,各國利率只會越來越高。搶險救災,最開始的時間就是最寶貴的時間,也是最有可能以最低代價獲得最好結果的時間段。

全球化2.0:2019,凜冬將至


災難來臨,每個人都會有恐懼。

而大災難來臨,人的恐懼效應則會數倍於災難本身劇增。

而問題在於,不會游泳的人在落水後瘋狂掙扎的結果,只會更快的下沉。

但哥哥要說的是,戲劇演員和政治家的區別在於,戲劇演員要把原本分數為10的恐慌和情緒,更加飽滿呈現出來,達到60是及格,達到100就可以獲獎;而政治家則是人山人海中保持最深的深沉、冷靜和理性,迎接人類最嚴峻的挑戰。

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類,在面臨兇險一刻來臨,都會本能收縮瞳孔,心跳加快,摒住呼吸,重新評價周遭一切的危險和威脅。但政治家的稟賦在於關鍵時刻舉重若輕。

特朗普的問題就在這裡,他喪失了美國危急時刻優秀政治家的基本素養,他對盟友和外部本能的露出了低劣、廉價的敵意。他的系列措施既削弱了外部世界對美國的信心,也嚴重打擊了美國的主權信用。這一刻,他傳達出的信息裡,再也沒有美國人兩百多年來那種戰無不勝、獨領風騷的自信心。

兩百四十年,這是第一次。


4

全球化1.0的幾百年,是人類歷史上商業文明大爆發的黃金時期。

毫無疑問,猶太人愛死了這種生存形態。賺夠了錢,也賺夠了整個西方的嫉妒和仇恨。

只是,最後操刀者是史書上臭名昭著的希特勒。

今天下午突然一激靈,那個你說,未來混亂歲月裡,不知道某個群體會不會又重複這個歷史悲劇?

不細說,不可說,一切交給歲月。

歷史的眼淚何曾流夠,歷史何曾相信眼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