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衣哥”朱之文的境遇,看一些人的劣根性

最近,“大衣哥”朱之文上了熱搜,引發了廣大網友的關注和熱議。

網上有這樣一段視頻,朱之文家門前圍著一群人,兩名男子打賭,敢不敢踹開朱之文家的大門,一名男子說,他踹了朱之文也不敢把他怎樣,於是一腳踢開了朱家大門。畫面中,出來查看的朱之文一臉無奈,但是還在不斷陪笑,說自己不計較,還同別人合影。

為此,人民日報發聲,“忍氣吞聲”的善良是一場災難。不要讓善良變成“隱忍”。

朱之文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因為熱愛唱歌,參加過一檔選秀節目,從而走紅。

成名後的朱之文,並沒有失去一個樸實農民的初心。在他心裡,自己就是一個農民,一個喜歡唱歌的農民。他用歌聲掙來的錢,為村裡做善事,幫助鄉親們。

可是,他的善舉並沒有得到回報。一些人把他看做搖錢樹,覺得他出錢是理所應當。誰家要娶媳婦了,要建房子了,要買汽車了

從“大衣哥”朱之文的境遇,看一些人的劣根性

,都來找他借錢。有的借過好幾次次也不償還。他如果不借,帶來的就是冷嘲熱諷,斷絕來往。

這就是一些國人持有的人與人之間的態度,一種小農經濟條件下產生的陋習。體現了人的劣根性。

“恨人有、笑人無”,典型的嫉妒心理。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如果別人超過自己,那就是“棺材鋪老闆——恨人不死”。處處要打擊別人。如果別人不如自己,則是譏諷、嘲笑,欣然自得。

“劫富濟貧、吃大戶”,滿滿的仇富心理。我窮我有理,你富你有罪。沒有把你的東西拿過來,我心裡就不舒服。有個小偷曾這樣描述自己的心境,看到東西沒有偷,比自己丟了東西還傷心。

“法不責眾”,無知的法盲心理。只要是人多勢眾,就什麼也不怕,沒有什麼不敢幹的。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合法?什麼是違法?什麼是犯罪?天不怕地不怕,無視法治。

“欺軟怕硬”,無能的懦夫心理。魯迅筆下的阿Q,就是這樣一種人。遇到強橫的連忙笑臉,轉過來就欺負比自己更弱小的人。從而達到一種心理的滿足,得到精神上的勝利。

這些心理和意識,與我們迅速發展的社會格格不入。在建設現代化社會主義的今天,大力倡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環境下,這些陋習和意識,必須堅決摒棄。各級宣傳教育部門,也都要大力弘揚正氣,人民日報就為我們帶了這樣一個好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