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miBook14 2020款使用體驗分享

小米推出筆記本電腦後,憑藉著擁有不錯的硬件規格以及平易近人的價格獲得了不少用戶的喜愛,並且推出了“小米”和“Redmi”兩個品牌。從今年開始,“小米”品牌筆記本電腦開始主打高性能和遊戲,而“Redmi”品牌則偏向於辦公等主流日常應用。而RedmiBook14 2020款(intel版)則是4000元價位中的一款14英寸筆記本電腦產品。最近我每天都在使用這款機型,下面就來分享下它的使用心得。

RedmiBook14 2020款使用體驗分享

● 機身與做工

其實不論是筆記本電腦還是手機產品,不少消費者都比較擔心Redmi品牌的整體做工。不過這款RedmiBook14 2020款在這方面絕對可以讓大家放心,其製造工藝也不錯,各個細節部分的打磨比較細緻,雖然採用的是金屬機身,但是不會有任何割手的現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款筆記本可以像蘋果Macbook那樣一隻手打開蓋子,說明其鉸鏈部分的阻尼處理還是做得挺不錯的,這對於一款價格在4000元左右的機型而言比較難得。另外,它的機身比較輕便,機身重量為1.54kg,可以很輕鬆的放進各種揹包中。

RedmiBook14 2020款使用體驗分享

● 鍵盤與觸摸板的操作手感

Redmi14 2020款筆記本電腦的鍵盤阻尼感偏小,所以你在打字時不需要花很大的利器,如果你要經常辦公打字,那麼不會感到比較疲勞。此外其觸感和回彈感覺還不錯。當然,如果你喜歡玩遊戲,希望回饋力度比較大,以及阻尼偏硬的手感,那它就不適合你了。

RedmiBook14 2020款使用體驗分享

這款機型的觸摸板操作的精度和流暢度在Windows筆記本中屬於中等,實現一些日常操作沒有問題,但在精度和手勢操作方面無法和Macbook的觸摸板相比。另外如果你需要使用Photoshop等專業類的軟件,還是建議大家外接鼠標來操作。

RedmiBook14 2020款使用體驗分享

RedmiBook14 2020款使用體驗分享

● 基本硬件配置及性能表現
在性能方面,這款機型採用Intel十代酷睿i5-10210U處理器+NVIDIA MX250顯卡+8GB內存的配置,達到了今年的主流標準。這套配置應對日常完全足夠了,不論是瀏覽網頁、辦公還是處理圖片都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甚至還可以流暢運行《英雄聯盟》等3D遊戲,不過要想流暢吃雞肯定是沒戲的,如果你有這方面的需求,那麼應該考慮主打遊戲的產品。另外,它在高負載情況下(如玩遊戲,渲染視頻)的發熱和情況都能被接受,不會有發燙的感覺。其在高負載情況下確實會有噪音,但聲音並不大,控制得還不錯。

RedmiBook14 2020款使用體驗分享

在屏幕方面,Redmi14 2020款筆記本的屏幕採用了流行的超窄邊框的設計,並且搭載了IPS廣視角面板。整體而言其色彩風格比較偏真實,不會有誇張的渲染,即不會讓你感到比較鮮豔。另外它的伽馬曲線優化、銳度、清晰度等表現都不錯,只不過16:9屏幕比例在瀏覽網頁或處理辦公文檔時寬度有些不夠,其更適合觀看視頻,或執行一些輕度的辦公任務。

RedmiBook14 2020款使用體驗分享

這款機型雖然支持DTS音效,但其外放表現非常一般,你不要指望其音質能和更高價位的筆記本電腦相比。另外,其還可以支持通過小米手環進行解鎖,同時還可以與小米和Redmi手機快速傳輸圖片和文檔等數據的功能,因此如果你使用小米系所有產品,那麼整體體驗會更好。

RedmiBook14 2020款使用體驗分享

RedmiBook14 2020款使用體驗分享

● 接口與擴展性

在接口方面,Redmi14 2020款配備了兩個USB A接口(目前通用型的USB接口)和HDMI視頻接口,在外接U盤、移動硬盤、鼠標等設備會更為方便。而HDMI接口則可以讓你在不需要任何轉換接口的情況下外接顯示器以及連接投影機,這對於辦公用戶而言更為實用。

RedmiBook14 2020款使用體驗分享

● 電池與續航表現
最後說下續航,其在不刻意節省電量的情況下,續航時間基本可以堅持6小時以上。另外其還支持1C快充技術,官方宣傳35分鐘可以充電50%。不過可惜的是,其依舊採用很傳統的電源設計,體積較大,沒有使用現在很多輕薄本所用的USB Type-C電源,這個有些落伍了。而這種傳統的大電源也會影響它的便攜性。

RedmiBook14 2020款使用體驗分享

總體來看,Redmi14 2020款筆記本電腦表現相對比較中庸,儘管沒有特別突出的功能,但也沒有什麼硬傷,考慮到其目前的售價在4000元左右,它整體的性價比還是不錯的。當然,如果以後能把電源換成USB Type-C,就更完美了!

RedmiBook14 2020款使用體驗分享

除了這款採用intel十代酷睿i5的機型外,RedmiBook14 2020款還提供了酷睿i7以及AMD Ryzen處理器的版本。其實i5處理器版日常使用已經完全足夠流暢了,而如果你對CPU的要求更高(比如需要使用專業類的軟件),那麼可以多花點錢買i7。而採用AMD Ryzen處理器的機型價格更便宜,如果有機會我會單獨再分享下該版本的使用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