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愛情到底應該怎麼想?

《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個故事講述的是東晉時期,祝家莊祝員外的女兒祝英臺愛好讀書,奈何父親祝員外不同意,於是不得以女扮男裝離家求學。在求學的路上遇到她一生的情劫——梁山伯,並與之結拜。後來在三年同窗的時間裡他們互相照顧,雖然有過爭論,但是二人的心並沒有真正有過間隙。祝英臺在梁山伯的照顧下漸漸對梁山伯產生了愛情,而梁山伯卻只拿她當做師弟。三年過後,祝英臺臨走之前與梁山伯約定去祝家求親於她的“妹妹”,但是梁山伯因為家境貧寒失約。祝英臺的父親把英臺許給了馬文才後,梁山伯才在師母的提醒下趕來提親,因為晚了這一步導致相愛的兩人不得不分開。分別後梁山伯因思念過度病逝後,祝英臺在出嫁之日前去祭拜,並選擇二殉情,最終二人化為兩隻蝴蝶翩徙一生。

梁祝愛情到底應該怎麼想?

這個故事雖然以團圓式結尾,但是確是一個從頭到尾的悲劇。祝員外之女英臺,是個美麗聰穎、單純善良的女孩,希望可以去杭州求學,但是東晉時期的女子不得拋頭露面以免被人恥笑,於是祝員外拒絕了女兒的請求,但祝英臺求學心切,偽裝賣卜者,對祝員外說:"按卦而斷,還是讓令愛出門的好。"祝父見女兒喬扮男裝,一無破綻,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強應允。在那個封建的時代,當祝英臺以男裝的身份出現時,就註定她的一生都將因此而變得不平凡。但是祝員外的同意卻體現出其實祝員外還是很寵愛這個女兒,那麼祝英臺就一定沒有經歷過社會上的一些不如意,單純的她才會單單因為文采而愛上梁山伯。父親的寵愛也為後來祝英臺敢於求父親退婚買下伏筆。梁祝三年的同窗生活中,在見解上也有過不一,如梁山伯對先生的:“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接道:“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惹惱英臺,於是梁祝關於女人是禍水展開辯論,梁山伯以妹喜、妲己、褒姒舉例,祝英臺以女媧、嫘祖、孟母反駁。可見祝英臺雖為女子,但是見解不凡。後來梁山伯死後,祝英臺以上花轎要挾父親讓她去梁山伯墓祭奠,在祭奠後義無反顧地撞墓陪葬。可見祝英臺是一個有主見,敢愛敢恨,在追求自由與愛情道路上不懼怕死亡的勇敢的女性形象。

梁山伯是一個文采斐然,卻對社會上人際關係一無所知的書生。英臺女扮男裝,遠去杭州求學途中,邂逅了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談甚歡,特別是當梁山伯說:“天生男女本公平,人世荒唐不近情。”祝英臺讚歎他這種為女子打抱不平的想法,那時的祝英臺就對梁山伯芳心萌動了吧,畢竟在封建社會的男子大都是大男子主義,哪有男子會為女子考慮。這也說明了梁山伯是一個很有才氣的人,怪不得會吸引祝英臺。梁祝同學三年,在梁山伯的照顧下祝英臺生活的很好,也就是這三年的照顧使祝英臺愛上了細心關心她的梁山伯。但是梁山伯卻傻傻的不知道祝英臺的真實身份。直到祝母思女,催歸甚急,英臺倉促回鄉之前,梁山伯雖依依不捨,卻十八里相送。如果祝英臺真的只是男兒身份,兩人一定會成為至交。可惜在梁山伯有限的讀書經歷中,又怎麼能想到其實祝英臺是位姑娘呢?畢竟在封建時期這可是犯了大不諱的。所以其實梁山伯雖然思想比之其他人開放先進,卻依舊是個封建的人,即使在三年中發覺了英臺的不對勁也不會多疑。由此可見梁山伯的木訥、封建的思想。在得知祝員外已將祝英臺許配給馬文才之後,梁山伯明明知道馬文才並非良人,卻也不敢帶祝英臺離開,而是選擇黯然放棄。如果當時梁山伯敢於帶祝英臺私奔,與不至於落得如此下場,他不光不敢帶英臺離開,反而回家臥病在床,明明得不到,卻偏偏不甘心祝福,臨走前還要許下“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的誓言。梁山伯就是一個懦弱的、卻又佔有慾強烈的人。

至於馬文才,英臺不願嫁他在前面也有鋪墊。那日在書院,先生問:“飽食終日的下一句”,馬文才卻對:“飽食終日以後就不餓了。”連先生都感嘆馬文才“朽木不可雕也。”有了這樣的對比,英臺更不可能願意嫁給馬文才。還有祝員外,雖然他十分寵愛祝英臺,甚至允許她女扮男裝外出求學,但在英臺的婚姻上,卻絲毫不讓。這是因為英臺想要去求學這無傷大雅,而且又是男裝,反正也去不了幾年,答應就答應了。但是在婚姻上,他依舊有著封建社會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思想,覺得自己既然答應了馬文才,就不能悔婚,何況馬家有權有勢,在他看來這是給祝英臺的一個好歸宿。但是他卻忽略了祝英臺的想法,一個從小要什麼有什麼的女孩子是很容易培養出獨立的個性,在祝員外的寵愛下,祝英臺無疑就是那個有著自己思想的女孩。所以祝英臺不受祝員外的控制也在情理之中。

梁祝愛情到底應該怎麼想?

該文中對於梁祝二人的愛情描寫其實並不多,首先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以同性的身份相識相知,而在那個封建的年代,梁山伯根本不可能對男裝的祝英臺有任何想法,而在兩人即將分別,祝英臺十八里相送中頻頻示意自己對於梁山伯的愛慕之情時,我相信此時的梁山伯一定認為祝英臺所有的表示都只是一個弟弟對於哥哥的依賴,畢竟三年之中兩人從未分開。

而後來,梁山伯從師母處得知祝英臺實為女子,便急忙趕去祝家莊提親,便不合情理,試想如果一個人得知自己一直以來認為是兄弟的人突然間變成了女人,那麼他的心情一定是複雜的,按故事的發展來說,就算他接受祝英臺女子的身份,那也是應當經過思考的,不應該是知道事實後就立刻就趕去提親。還有之前梁祝二人分別之際,祝英臺與梁山伯約定去提親,梁山伯因家境貧寒而失約,那麼在得知祝英臺是自己給自己做媒後就不顧之前的顧慮前去祝家莊提親嗎?祝英臺作為女子,她在並未對梁山伯表明身份的時候卻愛上了梁山伯,祝英臺自己作為女子,自己知道自己的心意卻並未及時對梁山伯表明,試想如果他二人分別之際祝英臺就將自己的身份告知梁山伯,那麼梁山伯就不會失約提親,即使已與馬文才定親,以祝員外對祝英臺的寵愛,為此廢除一直婚約也不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覺得他們之間的最大的問題不是愛而不得,而是根本就沒那麼愛,如果梁山伯真的愛上了祝英臺,那麼在兩人分別之時又怎麼會那麼爽快的答應去迎娶另一個女子,即使對方是祝英臺的妹妹,但她畢竟不是祝英臺本人。如果祝英臺真的有一個妹妹,那麼在祝英臺被嫁給馬文才之後,梁山伯是不是就不會選擇死而是真的娶了她呢?所以說其實梁山伯從來沒有愛上祝英臺,只是把她當做弟弟一般的寵愛,而祝英臺,在她一開始並未表明身份卻愛上梁山伯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這是一個悲劇結尾。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被稱為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統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是絕對不允許自由戀愛的,而勇於反抗父母之命的男女青年,即使私定終身,最終還是無法和強大的封建勢力抗衡。梁祝二人的悲劇在那個封建制度下是註定了的,但是祝英臺還是勇敢地說出了“不”。透過祝英臺女扮男裝所表現的反抗封建禮教的表層思想,能更深一步地體會到社會進步中要求男女平等、呼喚女權迴歸這一深層的民族潛意識。東晉是我國士族制度膨脹到頂峰的時期,當時的社會流傳著“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說法,在森嚴的等級制度下,祝英臺的命運早就身不由己。如果沒有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悲劇,人們就不會認識到傳統的包辦婚姻制度的缺點和侷限,就無法看到當時那森嚴的等級制度對於青年男女的迫害。

如果說,梁祝婚姻被殘酷葬送具有強烈的悲劇意義,那麼它的“化蝶”結尾便富有積極意義。關於“化蝶”的故事結局在一開始本來是沒有的,一直到明清之際才被確定。這個結局的出現是明清之際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慾”的封建教條對於女子的控制和迫害達到了頂峰,俗話說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化蝶”這一故事的結局就體現出我國廣大勞動人民的反抗精神。活著追求不到的東西,在死後繼續“追求”,終於得到。“化蝶”的大團圓式結局,雖然說是人民的一種自欺欺人的幻想,卻也是日益厚積的衝擊封建禮教的強烈社會心理的生動反映。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是典型的中國式愛情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