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分韓劇《王國》,給影視劇創作者帶來哪些啟示?

豆瓣9·3分韓劇《王國》,給影視劇創作者帶來哪些啟示?

《王國》海報

前言:《王國》自開拍起便備受矚目,Netflix投資,韓國金牌編劇金恩熙擔任創作人,這部劇雖然是基於朝鮮歷史的架空劇,但卻不同於韓國本土劇,頗有美劇風範。想必是Netflix投資的緣故,《王國》需要面對的觀眾不再僅僅侷限於亞洲;故而它的價值觀、故事表達技巧更為全球化,更具傳播性。

本文主要討論的是,這部由Netflix投資,韓國本土製作的高分劇,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亮點;以及《王國》在對今天的影視劇創作者有哪些啟示。

豆瓣9·3分韓劇《王國》,給影視劇創作者帶來哪些啟示?


“王位角逐,後宮爭寵”的劇情想必大家早已看膩,宮鬥劇創作者們也深陷“後宮爭寵”“權利爭奪”的套路難以自拔。不過,去年終結的《權利的遊戲》可能給編劇金恩熙帶來了靈感:何不將魔幻主義元素融入權利的遊戲當中呢?

於是,這位以寫懸疑劇見長的編劇,寫出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宮鬥戲”,它就是豆瓣9·3分的韓劇《王國》。在東方文化的權利框架下,上演了一起源於西方文化想象的喪屍圍城。讓觀眾看得大呼過癮!

豆瓣9·3分韓劇《王國》,給影視劇創作者帶來哪些啟示?

故事主要講述的是:朝鮮國王駕崩,權臣趙學柱以及王后聯合起來把持朝政;世子李蒼逃出皇宮調查真相,卻發現“喪屍”橫行。於是,世子李蒼一面帶領人們對抗喪屍大軍,一面與趙學柱父女爭奪國家的統治權;最終喪屍被消滅,趙學柱及王后也被剷除,世界重歸和平。

在這部驚險刺激的“喪屍宮鬥”戲中,觀眾既看到了冰冷殘酷的權利遊戲規則,連恐怖的“喪屍”也只是權臣“趙學柱”政治手段而已;又在“喪屍圍攻”的景象,看到了人心中的醜惡與善良。

豆瓣9·3分韓劇《王國》,給影視劇創作者帶來哪些啟示?

《王國》之所以能在一眾韓劇中脫穎而出,獲得Netflix投資製作,並最終獲得觀眾好評,口碑爆棚;其主要原因可以歸功於以下三點:

1·獨具創意的切入點

2·獨特的人物塑造手法

3·充滿懸疑風格的劇情設計

下面咱們結合詳細劇情,逐一分析。


獨具創意的切入點;“宮鬥+喪屍”,即便新瓶裝舊酒,觀眾也喜歡

豆瓣9·3分韓劇《王國》,給影視劇創作者帶來哪些啟示?

新穎的題材,天然具有話題性。每一個喜歡“驚悚”劇的觀眾都會對《王國》抱有強烈的期許,而每一個喜歡宮鬥劇的觀眾,也免不了前來獵奇;不誇張的說,“喪屍+宮鬥”的切入點,直接為《王國》招來雙倍的關注量。

不過,這樣的強行結合也有一定的風險,弄不好便會成為“不倫不類”,搞得觀眾興致全無。喪屍片場面驚險刺激,給人以視覺衝擊;宮鬥戲陰謀詭計,玩兒的都是心理戰術。因此,“喪屍+宮鬥”必須有所側重,兩者需做到有機結合,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各自的優點。

《王國》的特色是將“喪屍”作為劇中人物“權利爭鬥的籌碼,它既是世子李蒼成長磨鍊的工具,也是趙學柱父女用來掌控朝政的秘密武器。雙方都通過對抗喪屍,研究喪屍的奧秘,來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豆瓣9·3分韓劇《王國》,給影視劇創作者帶來哪些啟示?

世子在對抗過程中,贏取民心,以及大臣們的支持;而對於趙學柱來說,喪屍從一種可控制的利器,變成失控的惡龍,最終自己也被吞噬。

“喪屍+宮鬥”你可以認為這是“新瓶裝舊酒”,《王國》的核心仍然是宮斗的老套路。但對於觀眾來說,這隻“新瓶子”足夠出彩,它幾乎每一集都會出現,釀造新的危機,推動故事發展。喪屍的秘密與真相,是人物前進的核心動力。

對於深陷審美疲勞的“後宮戲”觀眾來說,《王國》的出現,有著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瞬間產生了“觀之而後快”的衝動;這便是“創意”切入點的力量。


人物塑造:在東方文化的權利體系下,上演“蝙蝠俠”式的超級英雄故事

豆瓣9·3分韓劇《王國》,給影視劇創作者帶來哪些啟示?

在權利的遊戲中,仁慈與寬容是稀有的,如果你有足夠的能力擁有它,那麼,你最終將贏得這場遊戲!

處於古代封建時期的朝鮮王朝,面對經歷“喪屍圍城”的危機,那種感覺,就像現代人遇到“外星人入侵地球一樣”!人們在喪屍這種怪物面前倉皇無措,心生絕望。

此時,王國的世子李蒼從天而降,他一面安頓驚慌失措的人們,一面組織人力抵抗即將來襲的喪屍。

在經歷一番艱苦的戰鬥之後,世子李蒼帶領軍隊贏得了勝利,喪屍危機解除!

豆瓣9·3分韓劇《王國》,給影視劇創作者帶來哪些啟示?


怎麼樣?這個故事聽起來,是不是有種“超級英雄”故事的感覺。

在巨大的危機面前,英雄從容淡定,帶領人們勇敢戰鬥,給人們光明和希望,最終消滅危機,世界和平。

這便是這部《王國》在人物塑造方面的獨到之處,利用好萊塢塑造“超級英雄”的手法,塑造了主角——世子李蒼。


世子李蒼的超能力,便是東方皇權的文化背景賦予了他“天選之子”的身份——世子,他可以憑藉尊貴的身份,命令軍隊、號召百姓一起面對喪屍;理所當然的扛起拯救人民的大旗。

另一方面,世子選擇跳出安逸,勇敢冒險,是被“海源趙氏”長年打壓,激發的結果,世子太想依靠個人的努力,來改善整個國家的現狀了。為此,他不惜親身冒險去暗殺“趙學柱”。

豆瓣9·3分韓劇《王國》,給影視劇創作者帶來哪些啟示?

於是一個東方文化背景下的超級英雄形象便出現了。

世子李蒼與“蝙蝠俠”有很多類似之處,例如:他們都擁有良好的出身,高貴的家庭背景;他們對普通百姓有同情心,對社會的黑暗面憤懣不已;他們甚至也有相同的結局,他們在付出巨大努力後,解除危機後,選擇了功成身退,在黑暗中守護自己的國家。

但《王國》的故事是發生在儒家文化背景下,老百姓對世子的尊敬,是基於強烈的“尊卑”觀念。包括世子身邊的大臣、親兵都是以“效忠”的心態,追隨他左右。

這樣的“超級英雄”雖貴為世子,卻沒有一個可以聆聽他抱怨的管家;他必須站在眾人面前,做出一副勝利在望的樣子,號召百姓跟隨他一起戰鬥。

豆瓣9·3分韓劇《王國》,給影視劇創作者帶來哪些啟示?


總體來說,《王國》塑造的英雄——世子李蒼,仍舊沒有走出英雄故事的套路:從最初啟程經歷冒險;再到歷經磨難,發生蛻變;最後勝利歸來。

這套英雄故事的內核沒有變。只是加入了東西方文化融合的元素,使得世子這個人物既體現了超級英雄奮不顧身的冒險主義精神,也體現了儒家文化背景下,一個救世者的孤獨與悲涼。


·弱化配角的立體感,將配角工具化

《王國》這部劇中,除了主角外,其他配角都是標籤式的紙片人,他們要麼“好”、要麼“壞”、要麼“蠢”,編劇刻意將這些配角塑造為棋子一般的工具人;因為在這場宮鬥戲中,真正的對弈的棋手是世子李蒼和趙學柱父女。

豆瓣9·3分韓劇《王國》,給影視劇創作者帶來哪些啟示?

這與很多試圖打造“群像戲”的宮鬥戲不同,《王國》將更多的筆墨放在核心人物的塑造上,以便將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在故事情節上,呈現權利爭奪過程中,被推演到極致的人性之惡。

編劇試圖利用故事情節與觀眾互動,而非利用人物引發觀眾共情。

權臣趙學柱可以將“人命”視為政治手段,把人倫之情,當做出奇制勝的法寶!然而夜晚越是漆黑,越能看出星光的明亮;在恐怖、陰暗籠罩下的朝廷中,依然有正義之士的堅守。一心治癒喪屍病毒的醫女;不畏權貴,努力探查真相的御營軍軍官;用自我犧牲,為世子贏取時間的安炫大人。

豆瓣9·3分韓劇《王國》,給影視劇創作者帶來哪些啟示?

這些正面的工具人猶如暗夜中的星星之火,迅速點燃了吞噬黑暗的正義力量。將佔盡優勢、把控朝政趙學柱父女迅速擊潰。

總的來說,《王國》是一部講故事的劇,在人物塑造方面,創作者強調“大主角”的核心地位,弱化配角的立體感。事實也的確如此,在追劇的過程中,觀眾的注意力幾乎全在劇情的推進上;而對標籤式的配角沒有過多的感悟。


劇情設計緊湊有致,充滿懸疑風格

豆瓣9·3分韓劇《王國》,給影視劇創作者帶來哪些啟示?

·後發先至+實力小反轉

所謂“後發先至”,即主角們的整體實力在劇情開始階段一定要大大落後於反派角色;塑造一種主角很弱小的錯覺。然後,在劇情任務中,主角命運不斷反轉,實力倍增,通過獨闢蹊徑的方式,率先完成使命。

這樣的情節設置,讓主角先處於弱勢地位,贏得觀眾的同情心;進而在憑藉聰明才智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展示自己的勇敢、智慧等美好品質,進一步增加觀眾的好感,讓頭頂上的主角光環更加耀眼。

這套“後發先至”劇情設計近些年來很流行,譬如前一段時間大火的《鶴唳華年》,這種後發先至的劇情設計雖亮點很多,但其缺陷也很明顯,那便是:強行反轉!

為了增強主角實力,劇中加入一些不符合邏輯的“反轉”,成為劇情硬傷。

豆瓣9·3分韓劇《王國》,給影視劇創作者帶來哪些啟示?

在《王國》中,這套“後發先至”+“實力小反轉”的劇情設計套路被運用的爐火純青,世子李蒼在開頭,想見自己父親一面,都要到處求人,沒有一點實權的世子,只能攜帶一名親兵去調查真相。

在後期的反轉過程中,《王國》亦沒有出現邏輯硬傷。這套逆襲法則的關口就是:冒險!

雖然擁有主角光環,但也不能“佛擋殺佛,神擋殺神”!在逆襲的過程中,設計出合理的機會,讓主角把握住,這是“逆襲”的關鍵所在。在《王國》中,逆襲的關鍵就是“冒險”,那麼身為一國世子的“李蒼”何時才會冒險呢?

答案:沒有選擇的時候。

當父親生死不明時,李蒼想探望父親,被趙學柱父女阻攔,在宮廷內,被架空權利的世子沒有一點辦法;無奈之下,世子只好逃出宮門;這是世子第一次冒險,也是他第一次出遠門。

豆瓣9·3分韓劇《王國》,給影視劇創作者帶來哪些啟示?

當尚州被圍困,城內糧食不足,所有人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候,世子決定第二次冒險,刺殺趙學柱。這次行動,老師安炫大人犧牲,趙學柱重傷,世子掌握了一半的中央軍兵權。

當王宮內喪屍失控,首都即將被喪屍佔領時,世子決定與喪屍同歸於盡!


世子李蒼通過三次“冒險行動”,讓自己的實力暴漲,同時,大幅度削弱權臣“趙學柱”的勢力,讓自己成為國家名正言順的王位繼承人,順利的實現戰略目標。


以上便是《王國》這部韓劇的一些亮點與特色。

啟示

接下來,我們再來聊一下,這部由Netflix投資,韓國本土劇組製作的韓劇給影視劇創作者帶來的啟示:

如今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國影視劇文化也在不斷的融合,日劇、韓劇、英劇、美劇等等外國劇,也被很多中國觀眾喜歡;在打造IP,發掘文化元素,架構故事框架方面,國外編劇們確有不少的優秀經驗。

豆瓣9·3分韓劇《王國》,給影視劇創作者帶來哪些啟示?

因此,在很多國產劇劇本創作過程中,借鑑國外劇的創作經驗成為一種風向,但在借鑑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好的傾向,有的借鑑被指認抄襲;有的借鑑被觀眾吐槽為不倫不類。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問題呢?

首先,我想最大的原因是:沒有處理好不同文化間融合過程中的取捨關係。

譬如《王國》雖引入了“喪屍”這種出現在西方影視中的奇特元素,但“喪屍”在《王國》這部韓劇中充當的是權利爭奪的工具。其核心思想仍是展示朝鮮封建時期的權利爭奪,可怕的“喪屍”危機並不是全劇的重心,只是展示權利爭鬥的一種工具。對於古裝韓劇中的文化背景、文化傳統,《王國》還是做了很好的繼承。

豆瓣9·3分韓劇《王國》,給影視劇創作者帶來哪些啟示?


其次,大家對“好故事”有一種誤解,一個好的故事,不單指擁有飽滿的內容,更要有自己獨特的節奏。《王國》作為一部驚悚劇,其節奏是非常快的,幾乎每一集都會有新的線索,新的矛盾出現;全劇下來,一氣呵成,幾乎沒有“注水”現象存在。這在動輒“七八十集”的古裝劇中是極為難得的。

但在如此緊湊的劇情中,並沒有給觀眾製造“跟不上”的緊張感,那是因為,《王國》的劇情大方向很明確:世子消滅喪屍,奪回王權。小的情節緊湊,大的方向推進要鬆弛,這就是《王國》的故事講述技巧。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我個人觀察來說,影視劇的創作應該儘量避免路徑依賴,避免模式化創作;近些年來,一個類型的劇火了,大家便蜂擁而上,創作出很多同質化作品。這樣的行為只能導致“大眾審美疲勞”,“創作者”得不到應有的關注,造成“雙輸”的局面。

豆瓣9·3分韓劇《王國》,給影視劇創作者帶來哪些啟示?

最後,我想說:影視劇的創作必須有著“獨闢蹊徑”的慾望,追求“與眾不同”的匠心;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呈現給觀眾意料之外的驚喜。在充滿“標準化”“流水線”、娛樂資源過剩的今天,模式化創作已經喪失了意義,個性與特色才是彌足珍貴的,優質的娛樂內容才是真正的稀缺之物。從這個角度來看,《王國》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學習案例。

(全文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