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立大學新模式:東海國立大學機構正式啟動!中國留學生受益


日本國立大學新模式:東海國立大學機構正式啟動!中國留學生受益

揭幕式(2020年4月1日)

本月初,由名古屋大學(以下簡稱名大)與岐阜大學(以下簡稱岐阜大)共同組成的“東海國立大學機構”正式啟動。作為一種新大學模式,東海國立大學機構旨在通過兩大國立“跨縣”攜手,打造符合東海地域發展,大學帶動地域邁向世界的目標。質言之,通過共同組建機構,資源共享,最大限度發揮大學優勢。

根據日本《大辭林》定義:東海地區,通常指本州中部環太平洋一帶。主要包括靜岡、愛知、三重和岐阜南部。名大和岐阜大屬於東海地區。

2018年12月,名大與岐阜大初步達成共同組建“東海國立大學機構”意向。2019年5月日本部分修訂國立大學法人制。日本國立大學一法人下複數大學“傘狀”模式正式落地。這在日本尚屬首次,具有劃時代意義。

東海國立大學機構總部設在名古屋大學。現任名大校長松尾清一出任首屆機構長,岐阜大森脇久隆校長出任總括理事副機構長。其它理事還包括豐田汽車的鈴木專務等企業代表。

東海國立大學機構,並非是一般意義上的兩校間的項目合作,亦非是大學合併。作為一種新大學模式,主要有以下幾個變化:大學事務性職員變更為“東海國立大學機構”職員;對於會計系統、通識教育等,將由“機構”進行一元化整合。而校訓、學生及教育人數、入學考試、開學及畢業典禮等均保持不變。

日本國立大學新模式:東海國立大學機構正式啟動!中國留學生受益

出身名大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圖片來源:互聯網)

日本大學發端於國立。根據經營者不同,大學劃分為三類:國立、公立和私立。2019年度,日本大學總數達到786所。這其中,國立大學共計86所。國立大學通常有三大發展方向:世界卓越教育研究型大學;日本全國性教育研究型大學;地域貢獻型大學。雖同為國立大學,但名大與岐阜大發展方向截然不同。名大,作為舊帝國大學,屬第一類;岐阜大發展則屬於第三類,即以貢獻地方為目標。此番兩大學共同組建“東海國立大學機構”,將秉承兩大目標:帶動地方創新與提升國際競爭力。

日本國立大學新模式:東海國立大學機構正式啟動!中國留學生受益

根據文科省【學校基本調查】資料作成

在教育方面

東海國立大學機構將加大對兩校在通識、數理及數據科學等方面的投入。首先,教育將以學生為本位,利用ICT •AI等現代智能技術,調動學生主體性和自主學習能力;師生互動;兩大學間教育資源及成果共享,最大限度共學。此外,將與地方產業界聯動,在此基礎上構築一個輻射全球的教育網絡系統。最後,強化作為信息交流工具的英語,通過與留學生交流,提升大學國際化意識,培養國際化人才。

在研究方面

同為國立大學,但兩大學在研究領域優勢項目不同。作為日本乃至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學,名大在化學、生物學融合研究(ITbM)、未來電子產品研究、素粒子•宇宙物理學及等離子學術研究等領域成績斐然,領先世界。而岐阜大同樣擁有自己的品牌優勢專業,在糖鎖科學研究(G-CHAIN)、智能金型、航空宇宙、COC COC+、流域圈科學、醫學教育開發等方面具有優勢。東海國立大學機構將進一步促進各自大學在優勢學科領域的研發。與此同時,還將取兩校的最大公約數,聯合創新,比如今後計劃打造獨一無二,世界級的糖鎖生命核心科學研究據點。

日本國立大學新模式:東海國立大學機構正式啟動!中國留學生受益

那麼,東海國立大學機構,會給包括中國學生在內的海外留學生帶來哪些實惠呢?

日本三大都市圈:首都圈、中部圈和關西圈,是日本人口最為集中的地區。根據日本學生支援機構(JASSO)的最新統計,超過一半的外國留學生會選擇首都圈留學。其次是以大阪、京都、神戶為中心的關西圈。而以名古屋為中心的中部地區,知名度相對偏低,留學生比例不到10%。

此次日本中部國立大學新模式,勢必給中國留學生選擇日本留學帶來幾個變化:(1)伴隨著留學生的擴招,選擇日本中部的外國留學生人數會有所增加(2)東海國立大學機構作為現代大學一種新模式,勢必帶動日本整個國立大學變革,尤其是國際化進程加速,留學生將從中受益。(3)日本國立大學質量得以提高,國際認可度進一步提升。(本文首發:今日頭條ID:陳小牧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