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月入10萬的人,不值得羨慕


那些月入10萬的人,不值得羨慕


是的,不是我酸。


因為我發現,多數人最愛問的掙錢話題無外乎是“做什麼能掙大錢”、“怎麼才能月入X萬”、“哪個行業工資高”。


這些看起來合乎情理的想法,恰恰是財富路上最容易踩到的陷阱

01

前兩天,聽說了朋友公司一個程序員轉行的事。


他寫代碼兩年多,做得始終不太理想。今天一堆Bug,明天沒理解對需求,後天寫接口又出錯。他經常加班,在線的培訓課也沒少聽,但收效甚微。


轉行去做什麼了呢?


遊戲策劃。


他在原先有一定準備的情況下很快拿到一個初級策劃的offer,試用期3個月後,職位比預計的高了兩級。


可謂如魚得水。


朋友和幾個同事聽說後蠻驚訝的,原本以為他是出於逃避而轉行,沒想到彷彿轉入高速公路般地開掛了


認真想想,這樣的事情不在少數。


我以前文章中,提過一個前同事,事業單位的設計師H。34歲了,還是傳統的“美工”水平,按照職業軌跡,將來基本就在單位安心養老的畫風。


轉折點發生在副業上。


H與朋友合開了一家閩北餐館,第二年繼續開了第2家、第3家,每家生意都不錯。開到第4家時,我們才知道他已經炒了老闆,自己當起老闆了。


我們在他店裡聚餐時, H連聲說後悔——後悔沒早轉行

那些月入10萬的人,不值得羨慕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後來被無數人頂禮膜拜的“1萬小時定律”,認為從普通人到世界級大師,1萬小時的錘鍊是必備條件。


但我對這句話更深的感觸是:


如果一件事你做了1萬小時,結果並不盡如人意,那麼它大概率不適合你


你要做的不是繼續猛踩油門,而是儘快踩剎車。

02

我從不否認堅持的意義,只是在我看來它真正的意義在於,在一條正確的路上持續積累


但大多數人是怎樣的呢?

“一定是我不夠努力”

“一定是我方法不正確”

“一定是我沒找到好的平臺”

……

拿著某位大V當做理想範本,一邊灌著帶雞血的雞湯,一邊死磕自己。


實際上,對自我認知不足導致對標錯誤,就好比要求一隻鳥非得像一隻魚在水裡遊那樣


結果怎會輕易如你所願呢?


舉個例子。我聽過一些寫作課,互動時學員總喜歡問:如何通過寫作掙錢。得到的答案通常是,你要如何寫內容、如何投稿、如何讓文章出彩。聽來沒毛病對吧?


可最大的問題在於,“寫作賺錢”這件事放在許多人身上,是一件投入產出完全不成正比的事。


你可能在一開始就跑偏了。


有位讀者說,她看過一篇00後女孩靠寫作月入10萬的新聞,羨慕不已,於是報名上了寫作變現課,乖乖按照老師要求聽課、做筆記、交作業,每天寫500字以上。


半年內,她投稿了不下30個公眾號,最終只勉強錄用了1篇,還是她修改了好幾遍後過稿的。


她沒氣餒,報了更貴的寫作班。


結果依然沒有太多驚喜。


偶爾過稿,要不自己反覆修改,要不索性老師幫助修改。寫作能力的確有所提高,但進步緩慢,寫作時異常痛苦絲毫體會不到樂趣。


那些月入10萬的人,不值得羨慕

你說這算“成功變現”嗎?


確實“變現”了。然而付出了價值1000元的精力,得到了100元的稿費,自個兒還愈發覺得無趣,好像跟“成功”也沒什麼關係。


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賺錢的事,而是擅長的事。


所以你發現了麼,那些經常問“做什麼最賺錢”的人,往往賺不了什麼錢。沒把資源集中在長板上,付出再多時間,都不過是事倍功半。

03

巴菲特曾推薦過一本書,叫《擊打的科學》,由美國著名棒球選手泰德·威廉斯所著。


書裡提到一個有意思的觀點:


高擊打率的秘訣不是每個球都打,而是隻打那些處於“甜蜜區”的球。不求全壘打,但求結果最優


巴菲特對這點格外認同,還把泰德的照片掛在辦公室牆上。


他在紀錄片中說道:

股票的確有一種傾向,讓人們太快太頻繁地操作,太易流動。人們很多年來發明瞭各種過濾器來篩選股票。


而我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圈子,我就待在這個圈子裡,完全不管圈子以外的事。定義你的遊戲是什麼,有什麼優勢,非常重要。

巴菲特與比爾·蓋茨相識多年,即便能拿到微軟的第一手內部消息,巴菲特也從未投資過微軟。


理由很簡單,互聯網行業在他能力圈以外,因此哪怕有再好的機會,他也不出手。


其實,不少厲害的企業家都極其重視自身的“甜蜜區”。


福耀玻璃的董事長曹德旺就曾表示:“到了2000年以後,我堅定信念只做玻璃,什麼都不做,再賺錢的東西、再大的業務我都不做,企業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市場經濟,你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合作分工日趨精細,分工是做你最擅長的事,它才是你的立足點

那些月入10萬的人,不值得羨慕

公司如此,人亦如此。


我有位HR朋友說,多數人的職業軌跡都是順其自然,我讀了什麼專業,就找相關的工作,然後就一條道走到黑。


甚至越是哪裡不靈,越是想花更多努力追上。


沒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放大自己優勢上,偏偏跑去補各種短板,最後補成一個平庸的人

04

這幾年很流行一個詞,叫“跳出舒適區”。可不少人在跳的過程中過於盲目,導致犯錯太多,生生把“跳出”搞成“跳坑”。


為什麼大家都覺得年輕時要快速試錯?


就是為了以後少犯錯。


每次犯錯都是有成本的呀,越到後期,犯錯的代價越昂貴。而它們很容易出現在你不熟悉的領域。


講講我身邊2個真實的程序員職業軌跡吧。


A:畢業後做運維->系統開發->架構設計->數據庫管理->數據挖掘->項目規劃->業務合夥人,過程中自學了敏捷項目管理、ITIL、市場營銷等知識。


B:開發1年後->轉行做產品->1年後再轉回做開發->辭職幫家裡做生意->兩年後又重新做程序員……


AB兩人年紀都差不多,目前B的月薪大概只有A的零頭。


對公司來說,一個人最值錢的地方,就是他最擅長的地方


很多人某個點聰明,就以為自己每個點都很聰明,一會捯飭這個,一會興趣那個,結局自然啥也不行,連平均水平都達不到。


再天才的人也只有幾點特別聰明,不可能每個點都拿高分。


蘇格拉底說,認識自己的無知就是最大的智慧。你現在回頭看巴菲特所說的“能力圈”,或許能感受到表面的保守下,潛藏著高勝率的秘密

那些月入10萬的人,不值得羨慕

跳出舒適區,你可以把它理解為:


不斷把長板變得更長、不斷接受新挑戰、不斷讓積累轉化成最大效益。


但千萬別以為,草率地更換職業圈子是件很酷的事


無論哪個行業,寫代碼、家政服務、流水線工人、工地搬磚,都是同個道理。專業領域若想有些拿得出手的東西,必然需要長期專注。


突破點應放在你的長板上,通過時間的複利作用,讓它成為你堅固的支點


所以,下次你再看到媒體說誰誰月入10萬、20萬之類的案例,大可不必過於羨慕。對他們來說,這是找到擅長的“甜蜜區”後順帶發生的事。


請耐心種你的樹,你有你的果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