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孩子:英國G5超級精英大學+全球人文社科類最頂尖專業錄取,然而這僅僅是開始


別人家的孩子:英國G5超級精英大學+全球人文社科類最頂尖專業錄取,然而這僅僅是開始


在大部分國人看來,努力學習十幾年,高考能上名校,那就意味著走上了人生巔峰,未來也將是一片光明,前途大好。但是,總有人懷抱更遠大的理想,不滿足於眼前所看到的“成功”,他們勇敢選擇出國留學,接受更大的挑戰,想探索巔峰之外是什麼樣子。今年的眾多優秀畢業生中,成都七中國際部的孫一文同學同時拿到了倫敦大學學院,愛丁堡大學,華威大學的PPE專業錄取(人文社科類最頂尖的專業之一),但他認為這僅僅是開始,未來還要繼續申請碩士博士,把知識轉化為價值回饋社會。


別人家的孩子:英國G5超級精英大學+全球人文社科類最頂尖專業錄取,然而這僅僅是開始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簡稱UCL,1826年創立於英國倫敦,是享譽世界的頂尖綜合研究型大學,在多個大學排行榜上位居全球前十,為倫敦大學創校學院 、羅素大學集團創始成員和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創始成員 ,被譽為金三角名校 和G5超級精英大學 。共誕生有33名諾貝爾獎得主 、3名菲爾茨獎得主以及各領域名人。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8。


PPE(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

哲學、政治學及經濟學,簡稱政經哲課程。顧名思義,這是一個由三個學科組成的課程,被譽為人文社科類最頂尖的專業之一,也是被稱作全球最具逼格的專業。是目前英國本科申請競爭最激烈的專業之一,也是申請難度超級大的專業之一。該專業主要側重對“領導型人才”的培養。畢業生包括諸多知名的國際政要和業界精英。”


孫同學的自述:


他的留學初心


“初中時候的假期我出國參觀了海外的名校,特別喜歡國外大學特有的一些文化底蘊和學術氛圍。雖然我知道清華北大是國內學術的巔峰,但是我想要爬到更高的地方去看看,所以最後在初二後期選擇了留學這條路。


當時也是對成都幾所國際部進行了考察,覺得七中國際部的辦學歷史非常悠久,有很多富有教學經驗的外教,也在一些開放日見識了七中國際部很多學長學姐的風采。綜合這些因素,我最終選擇在七中國際部度過人生關鍵的三年。”


5門AP滿分是怎麼煉成的?


“初到七中國際部還是和想象中有所不同,想象中國際部應該是很輕鬆很好玩的,但其實我們一進校就有特別難的英語分班考試。


國際部是中西融合課程,由於準備申請的時間只有不到兩年,每週還有過不完的單詞quiz以及一大堆國內會考課程的作業,我們必須在兩年時間裡完成各種各樣的考試達十餘項,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另一種無形的壓力。


但適當的壓力會讓人成長。國際部的中國會考課程為我們學習美方課程提供了更加堅實的基礎,同時學校還開設了多門AP預備課程比如Pre-Calculus等等,這些課程在知識點上有更強的連貫性,讓我們循序漸進地接觸抽象的微積分、物理等知識。同時在課堂上相比初中的應試課堂有了更多的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這就讓我們學習更有自主性,國際部做到了真正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在這裡更多地是自己探索與運用而不是去被動的接收知識。


在原來的國內應試教育環境下,所有的課程都是由某一個老師制定的,我只要跟著老師走就可以了。但是在國際部,沒有一個適用於所有人的安排,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目標和想法,所以每一個人都對自己有著不同的安排。在這裡,我自己決定我想要學什麼、為了某一個課程我是否應該有所取捨…通過這樣一個過程,我覺得我可以

對自己更好的規劃,並且學習起來也更有衝勁。


辯論教會我學習的態度


“我喜歡辯論。高中這三年一直為學校的辯論隊效力,在廣泛蒐集論據時,我提升了自己資料檢索的能力,在反覆磨練自己稿子的過程中,我鍛鍊了耐性和堅持。除開一些大大小小的獎項,辯論教給我的是一種學習的態度。我曾經在辯論中陷入過低谷,我覺得我怎麼努力都贏不了比賽。於是我開始學習其他辯手的風格。相對於咄咄逼人的我,我在他們身上更多看到的是一種和諧的思想交流,以及和聽眾的共鳴。我自己也開始嘗試這樣一種轉變,這種轉變不僅提升了我自己辯論的能力,同時也讓我擁有了一個更加包容的態度去對待學術中不同思想的交互。

除開我辯手的身份,作為辯論社的導師,我也學會了如何將自己的理解轉化為他人的理解。我學著將不同的知識點深入淺出的表達出來,嘗試著以一個初學者的心態去教授辯論課程,編寫新的教材。更重要的是,我想要教給我的社員奉獻的精神。

我在社團奉獻的意義就是教會他人奉獻,這是除開獎項更重要的教學目標。

別人家的孩子:英國G5超級精英大學+全球人文社科類最頂尖專業錄取,然而這僅僅是開始


除了辯論,我喜愛漫威以及相關的手辦,從初中開始我陸陸續續地開始了我的收藏之路。收藏是我學習的動力,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去參加各種不同的考試或者是比賽,我都會去當地的一些小店或者一些復仇者基地逛逛,這也讓我枯燥的趕考的旅途變得有了懸念,讓我對每一次全新的挑戰和征程都充滿了期待。這一切也促使我在高三的時候去擔任經濟學助教,用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願望。”


學習 VS 休閒 需要保持平衡


“在高一的時候,學習壓力會相對小一點,這個時候我就花了很多的時間在活動上,尤其是辯論。我會盡量在周內把該完成的任務完成,留下大把的時間去將活動儘量做的完美。到高二之後學習的壓力很大,面臨著各種標化考試出分的要求,我大幅減少了活動時間,減少了參賽的頻率,在辯論社只是偶爾上上課,轉而將更多的時間放在考試相關的準備上。

但是即使是在最繁忙的時候,有一些休閒時間是被我一直保留的,無論作業有多少,我都還會做兩個事:看電影和游泳。記得在AP考前一個月最緊張的時候,我仍然星期五一放學就去電影院觀看了《復仇者聯盟4》。而游泳,是我放空大腦的一種方式,每當我覺得腦子很亂的時候,我就喜歡去泳池靜一靜,在水下,一切喧囂都被隔離,我能感受到的,也就只有劃過耳邊的波浪。這些休閒在我看來是必不可少的,我們需要這樣勞逸結合去放鬆我們繃緊的神經而不是一直強迫自己高速運轉。”


別人家的孩子:英國G5超級精英大學+全球人文社科類最頂尖專業錄取,然而這僅僅是開始


為什麼選擇UCL-PPE


選擇PPE起源於辯論經歷,在準備2018年春季賽關於巴以和談的辯題時,我學會了用不同的角度分析政治問題。一個政治事件是否會對一個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產生影響、一項決定是否符合政治正確的標準、一種行為可否用哲學進行論證…這個辯題囊括了這些因素在裡面,我發現

我很喜歡用不同維度思考問題的過程,我也發現了世間萬物互聯的本質。之後在自己學習宏觀經濟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對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國際外匯市場非常感興趣,所以在高一末期選擇了這個專業。我清楚這個被譽為“人文社科的巔峰”的專業競爭將會非常大,在歐美地區的競爭者會比我更有優勢,每年在中國錄取的人數少之又少,但是我還是想要去嘗試這個幾乎被歐美壟斷的專業,我堅信通過這個過程,對我來說是一種歷煉,也是對未來無數未知困難的準備。


UCL作為G5的成員本身是一所全球排名長期處於前10的老牌名校,成立於1826年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孕育出了33位諾貝爾獎得主。UCL的PPE隸屬於世界專業排名11位的UCL公共政策學院,我學習PPE的初衷也是為了能夠未來參與經濟政策的決策,所以我認為這與我自身是非常匹配的。學校位置處於倫敦市中心, “近水樓臺先得月”,擁有很多的實習機會。這一切使我最後選擇了UCL。


錄取既是肯定,也是考驗


我10月11日遞交了英國大學的申請,在3月25日早晨收到的UCL的offer。這個過程是比較漫長且煎熬的。在這期間我也相繼收到了華威大學愛丁堡大學PPE的錄取,雖然這兩所學校在全球也擁有著極高的讚譽,但是我相信命運一定還有更好的安排等待著我。在3月25日早上,我突然看到了UCAS Track的郵件,緊張地衝到電腦旁查看郵件,我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在這條縫中看到了UCL的無條件offer。這封offer也算是對我前期努力的肯定,同樣也是對未來的我的一個考驗。這僅僅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我必須更加全神貫注的去應對之後的學習與生活。

別人家的孩子:英國G5超級精英大學+全球人文社科類最頂尖專業錄取,然而這僅僅是開始


作為一名PPE學子,牛津大學無疑是我的最終夢想。在本科申請階段,我做到了我能做到的最好,但顯然還是不夠,那麼UCL的橄欖枝就是我的機遇,我希望我能夠在UCL收穫更多,成就更多,在碩士以及博士的申請中,憑藉UCL能夠給予我的學術能力和綜合能力,去繼續拼搏我的牛津夢想。也希望我在完成學業之後,可以把知識轉化為價值,回饋社會,用不同領域的知識去提供穩定經濟的動力。


成長離不開國際部的良師益友


除了之前提到的學習自主性,另外我認為七中國際部帶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更完善的思維模式。在這裡我參加了辯論社,接觸到了平時難以接觸的學科,比如哲學。為了完成一場辯論,我會閱讀不同學科相關的論文並且嘗試在不同學科之間搭橋去完善一個論點,我個人非常享受這個過程。在之後的思考中,我也會用這種思維模式去從不同角度看待一個問題,也是

這樣一個經歷把我引上了學習PPE的道路。


在這過程中也有很多老師同學給了我很大的影響。首先是國際部各位認真負責的英語老師,比如彎姐、Shirley等等,這些老師幫助我在高一高二這一段短暫的時間裡英語水平達到了質的飛躍,能適應國外的語言環境。除此之外,我的班主任毛毛也對我的學習起到了引導作用。她會在我驕傲時鞭策我,在我失落時鼓勵我。我今天的成績與這些伴隨我學習生活的老師都是息息相關的。

除此之外,我的辯論導師,成都七中國際部2019屆畢業生Oci也是我的良師益友。我在他身上學到了很多,他不僅僅幫助我在辯場上拿到各種獎項,他還在我的學習生活中以一個過來人的經驗給我提出建議以及對於人生態度的一些見解。


別人家的孩子:英國G5超級精英大學+全球人文社科類最頂尖專業錄取,然而這僅僅是開始


給學弟學妹的建議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心似平原奔馬,易放難收。”國際部是更加考驗自律以及能動力的一個地方。每一個人的夢想都應該有每一個人不同的方式去實現,那麼這就要求大家能夠“一日三省吾身”,不停審視自己,提升自己。用“條條大路通羅馬”來說留學是很合適的,但是這不代表會有一條路可以讓我們輕鬆地走到終點。所有的語言考試,都需要詞彙量的堆積,所有的學術考試都需要紮實的基礎和對考點的熟練度,這就需要我們用時間去記憶,去鑽研,去總結。


出國留學不是想象中的那麼輕鬆,其實就是一場與時間之間的戰鬥。“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在這裡就展現的淋漓盡致。建議學弟學妹們早做規劃,積極探索自己的愛好。越早知道自己想學什麼就越早可以做出相關規劃。更早的規劃也就會讓自己準備的更加遊刃有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