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以翔到吉喆,90後的我們該如何對待自己?

短短几天時間間隔,兩位優秀的不同行業的青年才俊,明星高以翔,籃球運動員吉喆,相繼離世,悲痛,惋惜,同時也送上滿滿的祝福;信息時代,爆炸性的新聞往往一股腦的衝向我們,而我們在接受大量信息的同時,也很快就會忘記這些東西,我們會相繼接受下一波熱點向我們撲過來,像萬匹奔騰的烈馬踏過,寸草不留,我們只看到了所發生的事件,而各種事件背後所折射的卻是我們很少去思考的。


從高以翔到吉喆,90後的我們該如何對待自己?


快節奏時代,讓大部分普通人都疲於應付工作,生活;早晨起來,男人們匆匆忙忙的刮鬍子,洗臉,刷牙,頂著亂糟糟的頭髮奔赴交通的戰場,無論是公交還是開車,人擠人,車跟車,在急躁和不安中度過工作日的每一個早晨,在此期間,我們甚至來不及給妻子一個吻,也來不及看熟睡中的孩子一眼,我們看電影家庭裡浪漫的,唯美的鏡頭,可在現實生活中卻不曾做過和見過,一天的工作下來,我們拖著疲勞的身體,回到家中,可能孩子已經睡了,自己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都是不想再運轉的,這就是我們大部分人的真實寫照,當然工作不是我們身體不好,或者影響健康的絕對因素,但是對我們整個生活的狀態卻產生巨大的影響;


從高以翔到吉喆,90後的我們該如何對待自己?


事實上,我們很多年輕人在下班之後,會有工作性質的交際應酬,會有朋友聚會等等一系列的活動,我們在燈紅酒綠的世界裡,迷之微笑,樂此不疲,端著一杯杯酒往嘴裡倒,吃著燻眼睛的燒烤,滿足自己的胃,熬著漫長夜來填補內心的所謂的空虛,和朋友們吹著不大不小的牛逼,美名其曰探討人生,我們無法拒絕這樣的生活,我們也不會拒絕,因為我們不會對自己負責,喝大了第二天,暈暈的在床上睜開眼睛,微微張開乾裂的嘴唇,喉嚨跟針扎一般的痛,捂著自己的胃,內心想著,我下次再也不喝了,可是,下一次我們還是以同一種方式,進行我們的狂歡,將那樣的快樂在喝酒的夜晚無限放大,我們不擔心我們的身體,我們不會在乎健康,我們甚至不知道亞健康是什麼,將“今朝有酒今朝醉”徹底的釋放與繼承,明天的苟且,在今夜我不要去想,生活的勞累用身體去負債,這就是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這就是我們對待生活的方式,然而在生命面前,很多東西都顯得那麼的渺小與不堪,我們需要重新認知生命的脆弱,生命的堅強在於我們的意志,生命的脆弱在於我們的摧毀

我想,90後的年輕人,我們即將不在年輕,我們有絕大多數已經肩負很多責任,我們需要對自己,對家人,對朋友負責,我想,下一次的聚會,我會拒絕,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