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戲曲唱的是人生百態,向永遠的經典致敬

1992年對於某些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出現了很多意義非同尋常的電影作品,比如說活著,藍風箏,都是一些經典之作。當然了,要說這一年拍的經典作品當然少不了霸王別姬。藍風箏這部電影的語氣非常的平和,是從一個孩子的視角來看看的這個故事的發生經過和結束,一整段故事娓娓道來,沒有什麼非常激烈的地方。而活著則是更加詮釋出了家庭命運和個人命運悲慘性,讓人看了不僅心中十分難過。與這兩部電影相比,霸王別姬的故事最為激烈,也最刻骨銘心。

霸王別姬:戲曲唱的是人生百態,向永遠的經典致敬

在拍攝這一部電影的時候陳導只有四十一歲,做為一個導演來說這個年齡還是非常年輕的,在那個時候中國的電影市場沒有發展到他必須要為了票房而不顧一切的地步,所以那個時候他可以拍自己喜歡的東西,所以就有了這部電影。在這部電影中講述了人性的善惡,又帶上了一份歷史的厚重感,於是在這部電影之中我們看到了那些臉上抹著厚重脂粉的伶人們的愛恨情仇。時間跨度達到了五十多年,而這五十多年的時光又被描述得十分動人。

霸王別姬:戲曲唱的是人生百態,向永遠的經典致敬

這部電影有著華語電影巔峰之作的稱號,那麼從這部電影我們到底可以品味出什麼呢?很多人在評價這部電影的時候都是單純的從電影的內容去評價,從來都沒有考慮過電影的內涵到底是什麼樣的,今天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這部電影的內涵。在這部電影中張國榮扮演的是男主程蝶衣,而程蝶衣又在他們所唱的戲中扮演虞姬。在那個時代程蝶衣就是最耀眼的存在,幾乎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在為了他而著迷,在戲外程蝶衣是一個男子,而在戲中他又變成了那個千嬌百媚的虞姬。在這部電影中眾人都因為虞姬太美而對他無法忘懷,以至於扮演者程蝶衣本人都沒有辦法分清楚自己到底是誰,甚至是覺得自己就是那個虞姬。

霸王別姬:戲曲唱的是人生百態,向永遠的經典致敬

其實程蝶衣並不是真的忘記自己是一個男兒身,只是現實的生活太過於殘酷,相對來說戲中的生活又是那樣的美好,所以他只是沉湎在戲中不願意醒來。那麼現程蝶衣在現實生活中到底經歷了什麼讓他不願意從戲曲之中清醒過來呢?是因為當時的世道實在是太過於黑暗了,程蝶衣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感受到真實的自己,所以只能在戲中體驗一把真實的自己。可是在戲中虞姬的結局也是不美好的呀,她最終為了霸王自刎在烏江邊了,這也就暗示了程蝶衣最後的悲慘結局。

霸王別姬:戲曲唱的是人生百態,向永遠的經典致敬

曾經有人問過張國榮為什麼這部電影會成為巔峰之作,為什麼會受到這麼多人的追捧?問這個問題的人一定沒有好好地去看過這部電影或者說是沒有認真的去感受過這部電影,因為那些認真觀看這部電影的人是不會問出這樣的問題的,他們的心中自有答案。張國榮當初在飾演這個角色的時候是百分之一萬的用心,所以當一個電影演員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飾演一個角色的時候可能這不單單是一部電影作品了,而是一個藝術品。

霸王別姬:戲曲唱的是人生百態,向永遠的經典致敬

人生如戲是我們經常會說到的一句話,而伶人們所演繹得西戲曲裡面的世界何嘗不是像我們的人生一樣呢?與其說電影中的兩位主角飾演的是霸王和虞姬,倒不如說他們兩人本身就是霸王和虞姬,在霸王和虞姬兩個人身上所上演的種種無奈與悲哀不也是在兩個主角身上上演的嗎?一對是秦末的悲劇情侶,另外一對是民國的患難兄弟,同樣都是在亂世中求生,同樣是結局悲慘,這四個人之間的故事就是非常類似的。

霸王別姬:戲曲唱的是人生百態,向永遠的經典致敬

這部電影還有一個成功之處就是每一個演員對於角色的把握都是恰到好處的,十分形象的把每一個角色的特點都表現了出來,比如說程蝶衣的外柔內剛,袁世卿的狡猾善變,還有張公公的可憐可恨。這部電影的選角絕對是十分成功的。有演技的演員再加上有水平的導演,共同創造出了這樣的一部經典之作。在電影的最後,程蝶衣終於不想在忍受下去了,他最終拿著虞姬的寶劍結束了自己的性命,完成了最華美的一次轉身。這就是一個戲曲演員的一生,我們從他所飾演的角色中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內心的感受,所以說戲如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