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就業季,大學生如何通過新媒體實現突圍?

​一場疫情,讓“宅經濟”成為主流,一大批傳統企業,走入新媒體直播間,實現了商業價值的逆襲。新媒體及直播電商的模式,幾乎重構了傳統的商業生態。在今年這個最難就業季,大學生必須學會,如何通過新媒體實現突圍。

前段時間,受俞敏洪的東方青創營邀請,我在中國網上做了一場有關新媒體的直播,主要交流了下大學生如何通過新媒體實現職場突圍。

在1個小時的直播時間裡,更加體會到了現在大學生就業的迷茫及艱難,一些學生本來拿到OFFER,但開年後卻被取消;一些學生在網課、網絡遊戲中輾轉糾結……

最難就業季,大學生如何通過新媒體實現突圍?

資料圖:大學生招聘會現場

教育部統計顯示,2020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本來就面臨就業難題。2019年底一場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黑天鵝事件,為經濟按下暫停鍵,勞動力流動受阻,企業用工需求減少,一批小微企業被迫倒閉……大學生就業形勢更加複雜嚴峻。

在這個大形勢下,大學生如何實現突圍,我覺得新媒體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抓手!

有人可能會說:“我學的不是傳媒專業,將來也不會去做新媒體……”,如果你覺得新媒體就是做個公眾號,開個微博或抖音,就馬上解決就業能賺錢,那未免考慮問題太簡單,對新媒體的理解太狹隘了。


疫情期間傳統企業的新媒體突圍


談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一起看看在疫情封鎖期間發生的幾個真實小故事:

1、老鄉雞一場“200元發佈會”刷屏的背後

在我們的傳統認知裡面,一個連鎖餐飲品牌開戰略發佈會,肯定需要選擇富麗堂皇的禮堂,流光溢彩的燈光,高朋滿堂的觀眾,端莊美麗的主持人……

只有這樣才能顯得高大上,對得上自己的品牌嘛。

但老鄉雞偏不這樣幹!

3月18日晚,老鄉雞在微信公眾號發佈了一段視頻,內容是團隊花200元給董事長佈置了一個場地開發佈會:

最難就業季,大學生如何通過新媒體實現突圍?

老鄉雞土味發佈會

斑駁的牆面,村口大喇叭,一塊小黑板,農村小舞臺,臺下稀稀拉拉坐著幾位老鄉,58歲的董事長束從軒在紅磚牆前主持了發佈會。

9分鐘的視頻裡,束從軒使用了“無中生有”、“雞太美”、“隔壁小孩都饞哭了”等至少16個網絡熱梗。當晚,“老鄉雞”就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品牌在全網的曝光量據稱超過了10億。

這場發佈會顛覆了人們的認知 ,一場200元的發佈會達到的效果,可能是此前傳統發佈會幾百萬元投入都無法達到的。

土到極致便是潮——這就是最好的新媒體思維!


2、梁建章穿著古裝直播帶貨


最難就業季,大學生如何通過新媒體實現突圍?

攜程梁建章穿古裝賣貨

疫情肆虐,線下遇阻,很多行業幾乎處於停擺狀態,轉攻線上直播也開始成為了全民研究的共同方向。

旅遊業尤其如此,4月2日,旅遊界明星大佬、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就身穿如李慕白一般的古裝,在《臥虎藏龍》拍攝地安吉,與湖州市副市長閔雲在抖音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直播全程一小時,總互動人次171萬,銷售額達2691萬元。


3、聖都裝飾直播8天,實現3億元營收


傳統家裝企業聖都裝飾,在疫情期間受到巨大沖擊,但他們沒有坐以待斃,放棄傳統的線下地推模式,果斷由線下改線上。董事長顏偉陽趕鴨子上架,天天通過新媒體開直播,還捧出了200餘名員工播主,8天拿下2000多單,實現3億的銷售額。

看到這,很多人可能又會問了,你舉例的這些故事,都是大佬級人物,本身自帶超強IP,一呼百應,我們作為普通學生,肯定不能跟他們相比!

你再看看,一個農村小姑娘,怎麼把疫情期間滯銷的蓮藕賣到全國,就不會這麼問了。

4、農村姑娘藕塘直播帶動鄉鄰致富

最難就業季,大學生如何通過新媒體實現突圍?

安徽姑娘藕塘直播

安徽廬江一名普通的農村姑娘,在村民們採收田藕時,她用“特殊”的網絡方式在一旁助力,將直播鏡頭架到田間地頭,吸引了全國各地八方客戶。在疫情期間,她用直播把滯銷的蓮藕賣到全國,並調動全村的人一起為她打包發貨。

這種藉助新媒體平臺,連接人、場、域,打通線上線下的方式,也將是很多普通人新農人的機會。

一場疫情,讓“宅經濟”成為主流,一大批的商業大佬及普通人藉助新媒體,走入直播間,實現了商業價值的逆襲。新媒體及直播電商的模式,幾乎重構了傳統的商業生態,很多傳統企業也走在了戰略轉型的道路上。

對於在這個最難就業季,希望能夠在職場尋求突破的大學生來說,你還會覺得新媒體不重要嗎?

上面我們聊完新媒體對企業及就業形勢的影響,下面我們接著談談大學生如何通過新媒體實現突圍。


大學生如何通過新媒體實現突圍


本文的主題,不是慫恿各個大學生,都去進行新媒體創業,而是要掌握新媒體技巧,去為自己就業及創業賦能。

新媒體創業的門檻很低,但是風險極大,《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數據顯示,畢業半年後自主創業的應屆本科畢業生,3年後超過半數的人退出創業。即便在創業環境較好的省份如浙江,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也只有5%左右。

所以你們在選擇創業時,一定要特別慎重,千萬別在搜刮完父母一生積蓄,讀完大學後,再讓父母舉債,實現你所謂的創業夢想。最好的方式是先積攢社會經驗及財富,再去選準賽道創業。

那麼,新媒體如何為大學生的就業及創業賦能呢?


1、提升你的知名度及個人IP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有段話:“使遂早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百其末見而已。”就是說要想脫穎而出,必須先袋子裡。對於大學生來說,新媒體就是這個能讓你脫穎而出的袋子。

就業形勢如此嚴峻,競爭極其激烈,最終能夠脫穎而出的人,一定是那些善於利用新媒體,放大自己的能力和光芒的人。

怎麼做呢?

每個人都要去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和擅長領域,通過新媒體的形式去進行記錄和運營,舞蹈、健身、遊戲、設計、三農……不管多垂直細分的領域,你都可以找到受眾。

當你在網上通過持續運營與分享,積攢了人氣時,你就會在新媒體平臺上脫穎而出!要知道,很多你夢寐以求的伯樂,都在網上盯著呢。

知名自媒體人萬能的大熊在他的《格局逆襲:普通人的制勝之道》一書中,就曾經提及因為在微博上發表觀點,跟某IT大佬結緣的故事。

記得我此前在新浪面試員工時,第一個必問的問題是:“你有新媒體賬號嗎?”,“有多少粉絲?”,如果面試人回答還沒做,或僅僅只看別人發的內容時,心裡就已經將其PASS掉了,剩下的基本上屬於禮節性問話。


2、提升運營能力和技能


做過內容的人都知道,當你沒有目的性地去GET一項技能時,總是容易半途而廢。但你在做新媒體的過程中,如何剪輯?如何修圖?如何高效製表?一個個小攔路虎,就會逼著你一路升級打怪,並不斷提升你的選題能力及文字組織能力。

這些能力,就算你不從事專門的自媒體工作,也是未來職場上藝多不壓身的好幫手,會讓你在未來的職場上如虎添翼。


3、提升新媒體素養


在社交媒體革命和移動化的大浪潮下,新媒體素養是個人為了適應新的媒介環境和社會關係變化,構建更大、更好的社交網絡,應該掌握的新的能力。

你只有在運營新媒體的過程中,才會理解新媒體的傳播規律,讓其為我所用。如果你是一個公務員,你如何避免陷入網絡負面輿情,影響仕途發展;如果你是一個傳統工廠銷售負責人,你如何通過新媒體去做好品牌宣傳,找到潛在客戶群;如果你是一個企業創始人,你如何適應社交新媒體對產業的衝擊,從而去完成企業轉型。


4、擴大交際圈和人脈


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只有自己做新媒體了,通過這個大網,你才會突破傳統的社交場景,找到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人。

把自己封閉在線下,不接觸外面的圈子,新的學習機會、新的工作機會、新的投資機會、新的創業機會,從哪裡得來?

當然,也有直播間的朋友問,你說的直播帶貨和新媒體我也做過,但沒有什麼效果!這個話題屬於運營技巧的範疇,涉及如何策劃選題,如何把握內容亮點、網絡槽點、社交爆點等問題,大家關注我的視頻號和公眾號,下幾期會給大家分析。

最後,送大家一句達爾文的話,希望都能找到好工作!

能夠生存下來的物種,並不是那些最強壯的,也不是那些頭腦最聰明的,而是那些能夠對環境變化做出最快反應的物種。

——達爾文《物種起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