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井宏:腳踏實地做個幸福的人

徐井宏:腳踏實地做個幸福的人

© 文/黃曉豔 王麗紅

徐井宏

清華大學研究員,原清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現任中關村龍門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亞傑商會(AAMA)會長,中國企業傢俱樂部(CEC)副理事長,清華企業家協會(TEEC)監事長等。

徐井宏:腳踏實地做個幸福的人

為年輕創業者賦能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2020年2月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財經頻道《創業英雄匯》特別節目《2019CCTV中國創業榜樣》頒獎典禮在央視財經頻道播出,中關村龍門投資董事長徐井宏榮獲CCTV • 最受創業者歡迎的“2019中國十大投資人”。

徐井宏:腳踏實地做個幸福的人

徐井宏作為中國新經濟發展歷程中的參與者與見證人,這位清華科技園的主要創建者,中國最大創新服務業公司啟迪控股的主要創始人,在科技金融、文化產業、科技園區以及創新服務等各個領域都有所建勳的老清華人。他曾用12年的時間,圍繞“空間+孵化+投資+服務”開展工作,打造了全球最大的大學科技園——清華科技園;在他任職清華控股董事長期間,實現了清華控股總資產由580億到4300億的跨越式發展。他不但長期圍繞創新、創業展開工作,還對產學研一體化、科技成果轉化,尤其是創新型企業的孵化與加速做了大量創新探索,推動清華產業在中關村的發展中發揮了更大價值。

多年來,徐井宏一直致力於雙創公益事業,受聘為多家機構的顧問和創業導師,他擔任會長的亞傑商會是中國最早的免費幫扶高新領域創業者、助力他們創新成長的公益組織,所發起的“搖籃計劃”支持了包括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獵聘網戴克彬、中文在線童之磊、兆易創新朱一明、流利說王翌等在內的數百名創業者。16年來,憑藉廣為認同的價值理念和獨特的成長模式,亞傑商會已逐步構建起由“搖籃計劃”、“亞傑基金”和“亞傑匯創始人俱樂部”三駕馬車齊頭並進的發展模式,吸納了一大批業界精英加盟商會,許多“搖籃計劃”的創業者也發展成為行業龍頭企業。16年的堅守和無私的奉獻付出,徐井宏有幸成為整個“搖籃計劃”裡帶學員最多的王牌導師,他所帶過的“徐家班”學員裡,就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多位企業家。而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的流利說創始人王翌,正是徐家班成員之一。

徐井宏:腳踏實地做個幸福的人

2018年,徐井宏從清華控股卸任後,與合夥人一起創辦龍門投資,選擇以投資人的身份再次深情擁抱這個雙創的時代。近年來,作為有情懷的實力投資人,徐井宏活躍於創投領域,給予創業者資金、資源、渠道等多方面扶持,在業界留下許多經典的投資案例,獲得了各種榮譽。

徐井宏參加“2019中國十大投資人”頒獎典禮時表示:創業者的知識層次和國際視野在逐年提升,創業項目的科技含金量也在逐年增強,創新創業的範式正在發生著本質性變化。相信中國大地上創業精神和創業文化必將進一步發揚光大,創業者們一定會書寫出更加美好絢麗的篇章。希望未來,能為中國培育出更多優秀的創新創業領軍人才,不斷推動中國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的發展與完善,一起為發現更廣闊的世界去探索、去創造。

徐井宏不太在乎外界強加給他的企業家、投資家、公益人等各種職務頭銜,他最喜歡的身份還是那張人民教師證。在培養未來的企業家,或者說創新創業人才當中,看到一個個創業者把他們的企業發展成為優秀卓越的企業,最終成長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作為企業和創業者導師的徐井宏當然會覺得很高興。他深有感觸地說:“我無論做什麼,能夠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和形成的經驗跟很多年輕人共同分享,能夠在創新創業這個過程中給他們助力並和他們一起成長,其實比我做成的任何事情都高興,我覺得這也是蠻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我在清華一待就是38年

從1980年考入清華,到2018年卸任清華控股的董事長,徐井宏在清華校園一呆就是38年。8年學習,30年工作。清華對徐井宏這位創新的領導者、助力者和踐行者來說,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快樂時光。那充滿激情燃燒的歲月和奮鬥打拼的日子,讓他終生難忘。

1980年,17歲的徐井宏,從黑龍江偏遠的小鎮蘭西縣走進清華園,成為清華大學的學生。80年代的中國剛剛改革開放,那是一個激情澎湃的年代,每個人都希望把失去的時光補回來,讓自己儘快成長,成為國家和民族事業發展需要的人才。

沐浴在清華這座歷史名校濃厚的學術氛圍和人文氣息下,徐井宏收穫頗多,這裡有太多讓人引以為豪的學術大師、興業之士和治國之才;這裡匯聚著眾多曾經為國家作出過重要貢獻的人文大師、科技巨匠,以及為新中國建設作出不可磨滅貢獻的科學家和傑出人物;這裡還有知識和思想更加豐富的學長,他們對徐井宏的影響頗為深遠。正是在這裡,徐井宏從一個單純少年,慢慢成長為一名成熟有為的青年,他學會了獨立的思考,度過了人生中迷茫和困惑的階段。

談到清華大學在教育培養上最可貴之處有哪些時,徐井宏這樣告訴我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8個字的清華校訓,是每個清華校友都融在骨子裡的。在校園裡若干年的學習中,它自然而然就變成了清華學子的一個行為準則。再加上“行勝於言”的格言,這是清華最著名的12個字。要說比上面12字對我們這代人或者說我本人影響更大的,是“從我做起”這4個字,這是當初在全國大學生裡掀起一個“從我做起”的號召,後來擴展為19個字,叫“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這些思想都深深地刻在了80年代清華學子的骨子裡。

這19個字對徐井宏後來的工作、生活以及事業發展和人生轉折,都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作用。讓他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下,任務的接受中,障礙的突破上,困難的克服和事業的創造等,都會紮紮實實,腳踏實地去踐行這19個字。

徐井宏:腳踏實地做個幸福的人

1988年留校後,徐井宏在清華大學的共青團、機關後勤都工作過。2000年開始籌建啟迪控股有限公司(當年註冊叫清華科技園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真正的開始做企業。那時在中國,面向創業的服務業完全沒有,創業者必須是個全才,什麼都得懂,既得懂技術,又得懂市場,還要懂管理,懂人力資源,懂財務,懂法律,懂各種規則。二十年來,在徐井宏的帶領下,公司一直致力於推動面向創業的服務業在中國興起,賦能科技創新企業,打造了清華科技園面向創新企業的“政、產、學、研、金、介、貿、媒”八大要素充分融合的服務體系。徐井宏對他在清華的工作是這樣評價的:“過去都是給清華大學服務,無論創建啟迪,還是後來擔任清華控股董事長,其實都是一份工作,只不過我把那份工作在力所能及的範圍推進到了一個高度,大家還算滿意,如此而已。”

2018年之後,徐井宏開始組建龍門投資。作為投資人這一新的身份徐井宏表示:從我做清華科技園開始,包括後來到清華控股領導整個清華的產業,最核心的是在做推動創新和創業。其中一件事就是科技創新,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另一件事就是培養大量年輕的創業者,成長為真正的企業家。現在做龍門投資,其實都是萬變不離其宗,我依然在繼續為創新創業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

中國有一個龐大的市場,有足夠大的發展和迴旋空間。總體上我對中國在科技創新、創業推動和未來經濟發展方面是樂觀的。但這種樂觀需要我們在政策層面,政府引導層面,對年輕人的激勵層面,對企業家精神的弘揚層面,都能夠真正落到實處,減少點空談,中國的未來發展取決於我們是否能夠真正建設成為一個創新型國家。

徐井宏:腳踏實地做個幸福的人

要做智慧、勇敢的創業者

創新是一個國家的發展根本,也是一個企業和地方發展的源動力。中國政府的積極性正在逐步走向市場。從國家最高層提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到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到依託“互聯網+”等新技術新模式構建最廣泛的創新平臺,隨著國家科技創新的能力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創投機構和科技平臺,將圍繞創新創業者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對於2014年國家開始推動的“雙創”,徐井宏一直是持讚賞的態度。徐井宏認為,創新創業不僅僅是狹義上的創造一個公司,發明一種技術或創造一種商業模式,更重要的,是創建對人類對社會有價值的事業,它應該是一種精神,一種文化。中國經濟要從過去的資源要素和投資驅動,真正轉型為創新驅動,需要擁有創新創業的精神與文化。“雙創”極大地推動了這種精神和文化,讓創新創業融入到民族精神之中。當一代一代中國年輕人從這種創新創業文化和精神中成長起來,能夠勇敢坦然的面對,無論是創業的成功,還是遇到失敗挫折,這對年輕創業者未來的人生和事業都會有巨大的益處,這就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任何事情都是利弊相兼。創新創業的洪流中,有人倒下,有人前進,有人退縮,最後成功的就是那些少數人,再說許多的成功都是從一個一個的失敗中衍生出來的。徐井宏一直告誡那些創業的年輕人,創新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創新必須和現實結合起來。企業的核心在於創造價值,不要把創業當做一件時髦的事情,不要為創業而創業,要胸懷夢想,去做最擅長的事、最期待的事;要認知自己,不要帶著浮躁和投機的心態去創業;遇到坎坷要一直堅持,不要半途而廢;面對階段性的成功,不要得意忘形;要保持冷靜理性,不要見利忘義;要做一個有智慧的創業者。

徐井宏:腳踏實地做個幸福的人

現在這個經濟時代,真正創造並把一切資源、技術、知識轉化為產品和服務就是企業家乾的事情,企業家是推動經濟發展最基礎、最重要的一部分人,中國要高度地、更加深刻地重視企業家群體。只要政策對頭,只要我們更加鼓勵和激勵企業家精神,中國就可能渡過中低收入陷阱。面對著國內外的諸多因素帶給中國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徐井宏直言,這兩年許多企業會面臨極大的困難,困難來源於三個方面:一是科技新的發展使得傳統企業在深耕主業能力時,如何形成創新迭代能力和生態打造能力。二是資本和實體之間的交融關係,三是全球市場格局競爭,市場環境的變化。因此,創業者必須要關注科技在你所處行業的發展趨勢,思考清楚產業實體和資本的融合與互動,與時俱進應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市場格局競爭,市場環境的變化趨勢,在危機中發掘成長的新機遇。

一個完整的人,不僅要有學習的能力,有知識,有創造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堅強的心理,有一個自己對生命的認知。對於用極端態度來對待創業失敗的人,徐井宏抱有極大的惋惜。他指出:過去我們太重視智力,往往忽視還要具備其他的素質和能力。教育包括家庭教育,未來能夠給到孩子的最大財富是他的獨立和勇氣,是他自己對生命意義的認知和那種陽光前行的精神。而現代人往往忽視這些,人的精神和意志反而一直在降低。在一個物質更豐富的時代,年輕人的幸福感反而減弱,這是很悖論的東西,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徐井宏希望創新創業者不管遇到多大的壓力和困難,要以強大的信心去克服一切困難、不怕艱難險阻的堅定意志,執著探尋成長的路徑,要有充滿著勇敢前進的動力,要明白這只是生命對每一個人的考驗。

投資是個專業的活兒

作為創投圈比較資深的前輩,徐井宏在投資管理、私募股權、風險投資和企業孵化等領域具有豐富的操作經驗。談起嚴冬之下對中國創投圈的看法,徐井宏拋開整個金融業,銀行、保險、信託等各種各樣的模式,只談私募股權投資(PE),也就是風險投資(VC)這件事。

他開始娓娓道來:風險投資從最早到現在也就70多年的歷史。80年代全美國的風險投資不超過30億美金。從90年代起,硅谷開始有大量的風險投資湧入。在IDG進入前,中國幾乎沒有風險投資,那時誰想要創業,有錢大企業給投一點。直到2000年左右,中國才算有可以稱之為start up這個類型的創業公司。到2007年啟迪創投成立時,全中國能夠數得上的基金也就百十來家。

可從2014年開始到15、16年,很短的時間內,中國一下子湧現出幾萬只基金。

投資是個很專業的事情,能數出來的只有千把人。對投資這件事有較清楚的認知,募、投、管、退應該怎麼進行,要投到什麼行業,都需要非常專業的知識。過去,可能正好趕上投資人少的浪潮,大家覺得投資都能賺錢,大部分人根本不懂投資是什麼就去做投資,有一批人拿出錢,包括好多民營企業家,相信年輕人,錢給了,全打了水漂。當大批的人跟著浪潮做事,就存在投出的錢打水漂這個問題,這個過程必定會大浪淘沙,是個很正常的現象。

徐井宏認為,自從資本市場誕生並演變到今天,資本市場和實體市場的關係在不斷髮生變化,資本市場的作用越來越大,包括風險投資在內等新的資本模式出現,對現代企業的創新發展帶來了巨大的促進作用。而他個人做投資更傾向於新型科技類企業,也就是能夠對下一步人類的生活和生產,產生影響的一些科技項目。

徐井宏:腳踏實地做個幸福的人

事實上,從實驗室的項目成果,到市場上商業化產品,中間有巨大的鴻溝。清華大學每年產生幾百項很牛的科研成果,但最後大部分就放在那裡。在實驗室階段,如果說投入1可以做出一項科研成果,進入中試再投入10,然後進入到產業化投入100,把它商業化要投入1000,這才真正打入市場,這是一個以幾何級數放大的投入過程才能做到,資本顯然在其中起到提速和支撐的作用。孵化器初創企業從研發到盈利要經過漫長的過程,這中間需要來自風險投資的資本。風投公司因看到科技成果的未來價值就會提供支撐,把它一步步從實驗室做到中試,做到產業化,做到商業化。在清華控股時,徐井宏他們就有專門的科技成果轉化基金,來專門做這件事情。

過去一個傳統企業即使是創新性企業,如果連續虧損3年基本就會死掉。今天來看美團、滴滴、京東、還有早期的阿里巴巴都不盈利,每年鉅額虧損,但價值不斷在提升,這就是資本賦予它的能力。有了資本的力量,科技成果產業化和商業化速度得到了加快。所以說,風險投資對真正有價值的企業是長期陪伴,推動企業可以有更好的發展,可以極大帶動現代科學技術轉化成生產力的速度。

但做風險投資同樣要非常的專業,要有真正的前瞻性。光投資還不行,投後還要給企業賦能。徐井宏特別反對很多投資機構一旦投錢就去幹涉企業的成長,就去替代企業的創始人指指點點。徐井宏提出投資人要能把握住自己,要有投資人的專業能力,也要有投資人的本分。徐井宏還表示,投資跟創業一樣,也是一個過程。當我們走向越來越成熟的過程中,留下的投資機構就是更加成熟的投資機構;剩下還活著的創業企業,就可能具有真正的創造力,可以創造出更加有價值的明天。

龍門投資為年輕人成長賦能

中關村通過一系列先行先試、敢為人先,闖出了一條依靠科技進步、創新驅動發展的新路徑,成為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主力軍,中國參與全球科技創新和產業競爭的前沿陣地。從全國範圍來看,中關村已經形成中國最好的早期創業氛圍,創業文化、創業環境;擁有中國最多的投資人,以及最先進的投、管、孵理念。

歷史上包括美國很多城市,都有幾個極具領袖級的企業,例如位於加州舊金山硅谷科技區的Apple 、Intel、Google 、Facebook等公司。在中關村,大家看到了很多能夠發展成行業領袖級的企業,當年北京有聯想,也包括清華,帶動了這樣的一種氛圍。後來的華為、騰訊,帶動了整個產業。中國需要有能夠站在更前沿的領袖級的企業。於是,中關村龍門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了。談到龍門投資的優勢和承擔的使命,徐井宏信心滿滿地說:“龍門基金的使命就是要支持領先企業發展成為領袖企業。我們是一支投後期基金,我們投資的標準必須是已經在行業裡成為了領頭羊,或者是具備成為行業領軍企業的潛力;它所在的行業市場或者產業的上下游應該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投資的企業具有比較強大的技術儲備或者商業模式的創新能力;對創始人團隊、企業的團隊,尤其是主要創始人具備企業家素質和精神的高要求。基於我們這支合夥人團隊多年的實戰經驗,可以看到創業企業的成長髮展,看到它直接成為巨型企業的能力。”

徐井宏:腳踏實地做個幸福的人

龍門投資一年大概會研究幾百個項目。龍門投資領域主要是在信息通訊,先進製造,生命健康,消費升級四個領域。徐井宏親自操刀過,在6年時間裡把一個百億級的企業做到千億級。他清楚,投資的過程中,什麼樣的潛質可以做到?什麼樣的企業基礎可以做到?投資人需要給它加註什麼樣的新的賦能?他更清楚,如今這個科創新時代,產業企業想更好地發展,必須要藉助資本的力量。徐井宏認為企業家要具備洞察力、決策力、執行力和領導力這四種能力。而做好一個企業,要有家國情懷、學者智慧、商業思維、江湖行動四個方面。

徐井宏表示,龍門投資具有一定的經驗,具有更多聯合培養領袖級企業的優勢。通過龍門投資賦能中關村創新創業的公司,但龍門不僅僅做投資,還以龍門營、龍門加速器扮演不同角色盡力,以其它各種方式和創新創業服務機構進行合作,希望能夠全面、更好、更完善的為年輕人成長而賦能。據瞭解,科創板首批上市的25家企業中,有5家企業來自北京中關村,其中天宜上佳、航天宏圖、沃爾德和交控科技4家參與了龍門培訓營。

腳踏實地做個幸福的人

踏踏實實做人,紮紮實實做事,這是我們做人的一個根本。徐井宏早年就給啟迪員工提出要求,第一條叫“做人重於做事”。每個人都應該有做人的底線,首先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的人。要熱愛這個世界,要熱愛你做的事情,熱愛你身邊遇到的每一個人,甚至包括你沒有遇到的整個人類。只有充滿著愛心的人,他的生命才有意義。做人另外一點也很重要,就是真誠。徐井宏覺得,中國的企業要想在全球有更大的影響力,能夠為整個世界作出更大貢獻,首先要紮紮實實提升企業真正的創新能力,企業的價值創造能力。其次,就是要真正能夠把誠信融入到每一個企業家的骨子裡,甚至融入到每個人的骨子裡,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有希望。

未來幾十年,世界變化很快,中國的發展也很快,所有的人都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機遇和現實中存在的困難。徐井宏希望,面對變化中的很多不確定性,與其感到困惑和焦慮,還不如真正靜下心來,想清楚自己要什麼,知道自己不要什麼,去踏踏實實做事就好。在這個過程中,面對誘惑,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要去做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讓人類變得更加幸福的事情。

徐井宏:腳踏實地做個幸福的人

這個世界奇妙就奇妙在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各有各的活法。什麼叫成功?是你的整個一生,用愛、用你的行動創造了一些那怕是點點滴滴的價值,然後覺得自己這一生特別踏實,特別快樂,特別充實,這就是徐井宏理解的真正的成功。未來十年,徐井宏人生規劃就做兩件事。他希望龍門基金能夠真正助力優秀的企業家,能夠投出真正的領袖級的企業。他更希望每年都能帶出一些徒弟,幫助支持更多的年輕人去成長,去發展。

一個人幸福不幸福,只有他自己知道。徐井宏經常會說,“真正影響人生命質量的,其實不是你所獲得的那些身外之物,而是內心真正的情感。只有內心充滿著快樂、健康、喜悅情感的人,才擁有最大的財富。某種意義上,我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多麼成功的人,但我一直是個幸福的人。”是的,徐井宏給別人帶來的感染力就是內在散發出來的,對話過程中,徐井宏不時的散發出冷靜、儒雅、詼諧、幽默和風趣的一面。他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充滿愛心助人和真誠的思想品質讓人敬佩和欣賞。他對成功和幸福的體會讓人印象深刻。

傳承、教育、愛

在下一代的教育上,很多中國企業家都希望孩子能夠繼承自己的衣缽,希望他們將來能夠為社會做更多的貢獻,當然也有一些企業家希望孩子將來能夠做不同的事,走不同的道路。徐井宏非常欣賞像比爾•蓋茨、柳傳志、馬雲這樣的現代企業家,他覺得企業是企業家的事業,當企業做大後,就是社會的事,應該交由最適合它的人,最能夠把它帶到更好的階梯上的人來做,這才是現代企業家的思維。這個時代還會產生偉大的企業家,推動某個企業在某個階段對人類做出貢獻。

徐井宏覺得家庭教育最核心的是薰陶,而不是說教。父母的言傳身教很重要。對下一代的教育就是要讓孩子們自由成長,快樂生活。徐井宏不光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他希望能通過上一代人的努力,讓我們下一代的孩子更加快樂和幸福,更加智慧和擁有獨立的人格。他更相信,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一定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徐井宏:腳踏實地做個幸福的人

在徐井宏關於愛的記憶中,有5個字很難忘,就是刻在父母墓碑上的“愛,所以幸福”。這是母親去世時徐井宏提出來的,他覺得這是對母親一生最貼切的描述。

“愛是一個人真正的內心情感,是你對這個世界,對你遇到的每一個人,對你經歷的所有的事的一種自我感受。擁有金錢和事業成功只能給人帶來短暫的成功和滿足,真正能夠讓人一生幸福的就是“愛”這個字。“愛”這個字在我的心裡神聖無比。我希望整個人類能夠越來越充滿愛的光輝,這樣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的美好。”

在詮釋愛的教育同時,徐井宏覺得人生就是一個歷程,在經歷中去體驗,在體驗中去感悟,這就構成了生命的整個過程。回顧過往人生,徐井宏坦言,自己幾乎沒什麼不滿意的地方,心底最滿意的就是,到今天為止,盡心盡力,不愧對認識過的任何一個人,也不愧對自己做過的任何一件事。

請關注: 曉豔的科技坊

出品人:黃曉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