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面紅旗】選樹“五面紅旗” 助力鄉村振興之基層黨建“紅旗村”

【五面紅旗】選樹“五面紅旗” 助力鄉村振興之基層黨建“紅旗村”

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縣委通過引導農村基層黨組織從“基層黨建、脫貧攻堅、集體經濟發展、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社會治理”五個方面選樹“紅旗村”,進一步激發了全縣農村幹部幹事創業熱情,提升了基層黨組織引領發展、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學先進、比先進、爭先進的生動局面和濃厚氛圍成為常態,為加快產業興縣、新型工業化強縣建設以及推動鄉村加快發展、維護農村長治久安夯實了組織基礎。為進一步樹典型、立標杆,發揮“紅旗村”典型示範引領作用,2019年,在嚴格審核考察基礎上,我縣選樹了首批30個“紅旗村”。從即日起,“高青黨建”微信公眾平臺開設專欄“選樹‘五面紅旗’,助力鄉村振興”,對“紅旗村”中的典型村進行宣傳報道。

田鎮街道:民主街

【五面红旗】选树“五面红旗” 助力乡村振兴之基层党建“红旗村”

2019年以來,民主街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結合村改居和農村社區轉型的實際,優化村集體經濟結構,增強為民服務實效,打造“幸福眾益”“和諧民主”社區。

一是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充分利用“釘釘”和微信平臺,創新黨員教育管理模式,黨員到會率達到95%以上,黨員政治素養較高。

二是壓實黨員聯戶機制,對已經推行17年的黨員聯戶機制進行完善創新,結合“雙亮”工作和黨員積分量化管理考核,進一步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成為紮實開展各項工作的法寶。

三是以服務為綱,組建5支黨員志願服務隊和1支民兵志願服務隊,在主題教育開展期間,利用國慶節、重陽節等重大節日,組織黨員集體打掃衛生,免費為老年人理髮,開展義診活動,擺“白叟宴”,共開展系列志願服務活動31次,服務居民600餘人次,商家40戶,形成爭先鋒、作表率、為民生的濃厚氛圍。

四是建有1000平方米黨群服務站、黨建文化長廊、文化活動廣場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建活動和群眾娛樂設施充實完善。今後將繼續堅持網格化管理機制,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增強服務群眾能力,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

唐坊鎮:吳家村

【五面红旗】选树“五面红旗” 助力乡村振兴之基层党建“红旗村”

一是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吳夫民是本屆縣人大代表,自1995年以來,一直在村任職,基層經驗豐富,責任意識強,為民服務能力突出。在S316、正茂產業產業園遷佔工作中,帶領支部班子,衝鋒在前,晝夜奮戰,提前完成徵地拆遷任務。

二是班子團結,凝聚力戰鬥力強。村黨支部實行分工負責制度,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實行“1+4+N”幹部包片、“1+8+X”黨員聯戶制度,及時瞭解群眾呼聲,累計處理群眾反映問題近20件次,營造了良好的黨群幹群關係。

三是堅持黨建引領,壯大集體經濟。投資10萬元,提升改造村級黨群服務站,規範14項規章制度。利用“村企合作”模式,與田源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正茂農業產業園等合作,共流轉土地1100餘畝。配套建設車間500平方米,與武漢客商合作,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棉襪產業,已投產達效。2019年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35萬元,村集體累計資金達150餘萬元。

常家鎮:常興村

【五面红旗】选树“五面红旗” 助力乡村振兴之基层党建“红旗村”

常家鎮常興村圍繞爭創“基層黨建紅旗村”,形成了“黨建引領、資源共享、抱團發展”的黨建工作新格局。

光伏引領,打造產業帶頭村。村黨總支開展“光伏惠民”行動,帶動各自然村先後發展1869畝農業光伏示範園項目,戶均實現增收1.2萬元,成為名副其實的“魯北光伏第一村”。

夯實基礎,推進辦公場所提升。結合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在踹鼓張自然村建設佔地360平方米的多功能會議室,鎮黨委將以此為依託,打造“初心學堂”示範點,實現鎮、村主題教育黨員教育培訓全覆蓋。

以強帶弱,實現村居融合發展。村黨總支開展“強村帶弱村”活動,為各村安裝新路燈,為常家自然村安裝天然氣,為水牛李自然村維修進村路,環境得以提升,民心更加凝聚。

黑裡寨鎮:楊家村

【五面红旗】选树“五面红旗” 助力乡村振兴之基层党建“红旗村”

一、村班子團結穩定講政治。楊家村村班子辦事公正,“三務公開”及時,嚴格執行幹部坐班制度,黨員量化積分管理成效顯著,黨員固定活動日到會率95%以上,“全市流動黨校進農村啟動儀式”在本村召開。

二、黨建“網格化”管理推動重點工作。村內劃分4個網格,村幹部管理網格,黨員聯繫戶,網格抓落實。黨員、村民代表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推動各項工作開展。

三、黨建引領村集體產業發展。黨支部培育昊錕農業合作社和遠航黑牛公司兩大新型經營主體,帶動200餘戶群眾致富。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流轉土地120餘畝發展美國紅櫟套種杭白菊產業,屆時將帶動周邊10餘村發展。利用“三資”清理工作中清理出的建設用地為集體增收85萬元。

木李鎮:乾旺村

【五面红旗】选树“五面红旗” 助力乡村振兴之基层党建“红旗村”

乾旺村堅定“黨建統領、有效融合、抱團發展”思路,抓班子帶隊伍促融合。依託每月主題黨日,規範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等基層黨建工作。投資80萬元打造綜合性黨員幹部教育基地和開放式政治生活教育基地,村內組織體系健全,制度完善,黨建引領作用發揮突出。依託興茹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鼓勵耕地流轉入社,形成“支部+合作社+農戶”三駕馬車並駕齊驅的“村社共建”模式。2019年乾旺村黨組織被評為淄博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高城鎮:大張村

【五面红旗】选树“五面红旗” 助力乡村振兴之基层党建“红旗村”

大張村為高城鎮“迴歸傳統、同心共進型”融合發展典型村。村班子擔當團結,幹事熱情高,分工明確,相互協調。

一是把握機遇,主動探索融合。大張村以村居規模調整為契機,主動打破原有界限,以村班子融合推動黨員隊伍、村民代表融合,高標準落實組織生活制度。

二是致力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大張村有統防統治合作社1個,主要依靠為周邊鄉鎮、村莊提供噴藥服務,實現支部領辦合作社,每年增加村級收入3萬元,該村有54KWp的太陽能發電板,每年增加村集體收入4萬元。

三是嚴實制度,夯實隊伍根基。大張村以黨建為引領,堅持每天至少2名村幹部上班,全村工作緊密圍繞黨支部形成合力,大大加強了黨的領導,以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為時機,落實組織制度、規範黨員隊伍、約束黨員行為、弘揚黨的方針,大張村全體黨員上下一心,突出黨員的榮譽感、歸屬感、使命感。重點工作黨員帶頭、黨員聯戶、黨員包片,以思想領先帶動行動率先。

蘆湖街道:蘆湖村

【五面红旗】选树“五面红旗” 助力乡村振兴之基层党建“红旗村”

持續打造過硬班子,提升黨組織戰鬥力。規範開展政治生活,2019年召開支委會12次,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集中學習4次,書記帶頭上黨課4次,增強村班子帶頭能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抗擊颱風、大棚房清理、脫貧攻堅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年解決群眾關心的硬化、灌溉等問題15餘項。

注重黨員隊伍建設,激發黨員先進性。新發展入黨積極分子2名,預備黨員5名,增強了隊伍活力。成立黨員志願先鋒隊8支,實行黨員聯戶,每名黨員聯繫10戶群眾,為群眾代辦“跑腿”,為獨居老人代購藥品、生活物資等,真正把實事做到群眾心坎上。落實量化積分制,增強黨員工作積極性。

推進村級融合,提升發展空間。堅持工作一體化統籌安排,同時組織積極拓寬發展路徑,率先開展“三資”清理工作,推進土地流轉,年增加集體收入18萬元。投資3萬元,改造村辦公場所,提升了為黨員群眾服務水平。注重黨員宣傳發動,營造濃厚氛圍,充分做好湖北社區搬遷前群眾思想工作,為搬遷奠定堅實基礎。

青城鎮:振遠村

【五面红旗】选树“五面红旗” 助力乡村振兴之基层党建“红旗村”

青城鎮振遠村以基層組織建設促進新村融合,打破發展瓶頸,走出了一條強基礎、惠民生、促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一是聚焦“組織融合”,下好共建“先手棋”。在“兩委”中開展“舉起一面旗,幹好一件事”黨性實踐活動,班子成員帶頭學習講黨性、帶頭幹事謀發展、帶頭創新比貢獻、帶頭服務建環境、帶頭自律樹形象,切實築牢為民服務根基。

二是聚焦“治理融合”,推進“紅色細胞工程”。開展“雙學雙比雙帶”活動。以“學理論、學技能”為目標,在新、老黨員中倡導互幫、互助;以“帶民風、帶民富”為依託,黨員扛起轉民風、增民收的責任;以“比奉獻、比作為”為抓手,檢驗黨員承諾兌現、作用發揮情況。

三是聚焦“人心融合”,深化“五代理”機制。規範村級運行,提高管理透明度,推行黨員聯戶全覆蓋制度,切實提高群眾認可度。

花溝鎮:城南村

【五面红旗】选树“五面红旗” 助力乡村振兴之基层党建“红旗村”

城南村由肖胡家村、宮旺村2個自然村組成,全村469戶1286人,“兩委”成員6人,黨員45人,2019年集體經營性收入12.3萬元。

一是“支部”堅強有力。支部書記鄭發任主職幹部27年,處事公道,群眾威信高。“三清”各類土地320.82畝,完善、新籤合同99份,新增集體收入4.23萬元。黨員學習到會率超過85%;黨員聯戶150餘次,解決民生問題62件次。主題教育活動中,黨員集資為困難群眾購買物資被“淄博新聞”報道。

二是“兩委”高度融合。行政村調整以來,“兩委”成員主動打破自然村界限,共同參與群眾紅白事23次。為積極配合全鎮於林社區項目建設,“兩委”班子盯上靠上,僅用5天時間,完成全村424戶住房測量評估,未發生一起信訪問題,群眾滿意度100%。

三是廣泛凝聚發展共識。全體黨員掛包群眾戶全覆蓋,主動配合城鎮社區項目建設,參與問卷發放2次,發放“一封信”800餘封,“轉變思維,點‘土’成金——高青縣花溝鎮做活土地文章促進鄉村振興的探索與思考”被市委政研室《決策參考》刊發。

唐坊鎮:名楊村

【五面红旗】选树“五面红旗” 助力乡村振兴之基层党建“红旗村”

一是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延會作為淄博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對上協調能力突出,對下服務認真踏實,在村居融合方面推進有力,把原來三個自然村真正揉合在了一起。在城鄉環境大整治中,帶領黨員多渠道亮身份,帶頭打掃自家及聯戶群眾房前屋後衛生、清理自家樹木。

二是村“兩委”班子成員團結,戰鬥力強,群眾威信較高。實施網格化管理,名楊村51名黨員劃分為3個黨小組,將425戶劃分為51個網格,每名黨員聯繫7-8戶村民。每週召開一次村“兩委”例會,及時解決村內事務,全方位服務群眾。

三是實施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投資168萬元建設新型文化廣場,打造黨建文化長廊,被評為2019年省級鄉村振興示範村。投資140萬元,建設鄉村旅遊休閒項目—名楊驛站,增加村集體收入6萬元。黨支部通過領辦名楊村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整合鄉村振興專項資金,建設高標準蔬菜種植大棚,養殖特色水產;成立淄博名楊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打造鄉村旅遊基地,進一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五面红旗】选树“五面红旗” 助力乡村振兴之基层党建“红旗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