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用親身經歷告誡我們一個道理

隨著直播帶貨的興起,不僅創造了一個新的消費模式,而且帶火了一批直播網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薇婭,李佳琦,辛巴等等。他們隨便一場帶貨直播的銷量,遠遠超過很多公司一年的收入。這種賺錢速度,誰看到不眼紅,誰不羨慕,殊不知千軍萬馬死傷一大片,只有那麼幾個能到達頂點,靠的不僅是運氣,還有努力。

李佳琦用親身經歷告誡我們一個道理


最近看到了一篇介紹李佳琦的文章,很有感觸。講的都是背後的故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說:看到李佳琦直播的人都知道,他每隔一會就會離開直播間,去上廁所。這個讓人深信不疑的理由,最近被透漏出來,原來是因為壓力太大,離開直播間只是為了去陽臺上調節自己,緩解緊張的心情。原來,一切風光無限的背後,真的都有無盡的努力與辛酸。

咱們話題先繼續聚焦李佳琦,簡單說下他每天的工作日程。每年能做389場直播,平均每天超過一場,從不間斷。每天午飯後,到17:00點,選品和準備直播,19:00點到凌晨1點,連續直播6小時。直播結束後,總結覆盤到凌晨4點。基本上每天工作12個小時,而且是黑白顛倒的作息時間。

李佳琦用親身經歷告誡我們一個道理


看到這個時間排班,那些每天抱怨上天不公平,嫌賺錢太累的人是不是該汗顏了。老天不會無緣無故給我們掉餡餅,好運氣也不會閉著眼睛光臨我們,要相信收穫和付出是永遠成正比的。

自從步入職場之後,我和大多數上班族一樣,每天期待的好運要來到,所以時不時會去買幾張彩票,雖然心裡比誰都清楚,肯定中不了,但是人的本性就是喜歡自欺欺人,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時至今日,始終沒有中過大獎,偶爾中個5塊錢的小獎,就當給自己的一個心裡安慰。這就是典型的一夜暴富心理,如果彩票真有那麼容易中,大家都去買彩票了,整個社會生產力不就亂套了。

李佳琦用親身經歷告誡我們一個道理


人都是有惰性的,我們總在羨慕別人的成功,卻從來不檢討自己的付出。大學還沒畢業那會,我在北京找了一家教育公司做兼職,工作內容就是做PPT,一頁PPT是5塊錢,一個月下來,我能拿1萬多。我們宿舍另外一哥們和我一起的,但是每個月他只能拿三四千。所以總和我抱怨,說他們組的領導哪哪不好,總是不讓他的PPT過審,浪費了很多時間,量一直上不去。

李佳琦用親身經歷告誡我們一個道理


咱倆住在一個宿舍,每次下班回到學校,吃完飯休息會,我的第一任務就是把沒做完的PPT繼續做完,而他就埋頭打遊戲,還總諷刺我太用功,反正我的態度就是笑笑了之。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因為我付出的多,所以比他拿的多很正常,這就是我們很多人的通用毛病,只會怪別人,從來沒有自我認知,總覺得付出很多,收穫永遠不夠,這是一個死循環,如果自己沒有真正付出足夠多,可能永遠也打不開的死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